「四方安全對話」(QUAD)是美日印澳四國成立的安全組織。其在2007年啟動,但澳大利亞在2008年因中國表達的擔憂而退出,以美國為首的「四方安全對話」就此暫停。但在美國宣布「印太戰略」一年後,該集團於2017年恢復。該聯盟表示,其官方目標是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不過,外界將這一組織稱為「亞洲版北約」,圍堵中國目的明顯。中國方面表示,美國組織這一組織,是在煽動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在澳大利亞隨美國起舞后,中澳關係直轉直下,目前在外交、貿易上都陷入冰凍狀態。
10月12日,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基廷抨擊美國領導的四方集團是「非法的」和「戰略性的廢話」,他建議堪培拉不要和美國、日本、印度一起「圍堵」中國。
基廷稱,美國對作為盟友的澳大利亞「忘恩負義」,對澳大利亞的全球貢獻更是「毫不感激」,仍由澳大利亞被美國「拿捏」是「不明智的」。他建議澳大利亞退出「AUKUS」。
基廷還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有能力為世界帶來穩定——中國在亞洲地區就實現了這一點。
基廷認為,由所謂「世界上最發達經濟體」組成的G7卻沒將中國納入其中的情況,也顯得十分滑稽。
基廷還認為,中國的發展方賂在西方,而不是東方,因為他強調了「一帶一路」倡議在亞洲以外地區取得的進展。「未來30年,武漢和伊斯坦布爾之間的任何地方都會產生巨大的中國影響力。」
基廷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資助了波羅的海國家以及蘇聯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
價值數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在2013年發起,旨在通過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項目連接東亞與歐洲及其他地區。截至 2022 年 3 月,亞洲、非洲、歐洲、南美和北美共有147 個國家加入了中國支持的全球倡議。
基廷還認為,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國的「霸權」時代已經過去。他說,「美國在20世紀宣揚民主是好的。20世紀屬於美國,但21世紀屬於別人」。
他還表示懷疑,如果北京通過軍事手段推進台灣與大陸的統一,美國是否會去幫助台灣地區。兩岸統一是中國實現「民族復興」目標的一部分,中國的意志很堅決。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初竄台後,大陸加倍承諾將實現兩岸統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勝利」的機會將是「零」。基廷建議澳大利亞政府不要捲入台灣周邊的「地緣政治衝突」。
基廷在1991年12月至1996年3月期間擔任澳大利亞第24任總理與工黨領袖,因脾氣暴躁,髒話連篇而又經濟手段高超,使人又恨又愛,被人稱為魔鬼總理。
在任期間,在澳大利亞外交上,基廷是工黨的獨立派,支持澳大利亞脫離英聯邦獨立。基廷一直努力加強澳大利亞和周邊亞洲地區國家的關係;他還在亞太經合組織的組建過程和初期運行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倡議以區域自由貿易為目的的領導人年會。
他在1996年的聯邦議員大選中被時任自由黨領袖約翰·霍華德擊敗,導致工黨長達13年的執政結束,而他本人也選擇退出政壇。(井上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