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收穫的季節
10月16日是第42個世界糧食日
其所在周也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
為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濰坊高新區各學校開展了
形式多樣的「世界糧食日」主題系列活動
進一步讓孩子們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濰坊高新區汶泉學校組織開展了
「收穫玉米,體驗快樂」
勞動實踐活動
汶泉學校師生共聚勞動實踐基地
親手收穫前期栽種的玉米
學生們在玉米地里來回穿梭
每一個流程都積极參与、用心體會
濰坊高新區汶泉學校學生劉興霖說:「在這次勞動里,我們累並快樂着,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也體會到了豐收的喜悅。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以班級為單位
開設收穫玉米的勞動課
既提高了孩子們的勞動積極性
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收穫完成後
老師還組織同學們現場開展了一堂主題班會
引導孩子們對自然知識進行探究和觀察
濰坊高新區汶泉學校教師王曉麗說
學校比較重視勞動實踐課程
老師們每周都會帶學生進行兩到三次的勞動體驗
依託勞動基地
學校開展勞動教育與學科融合教學
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科文化素養
在汶泉學校的種植地里
一次搶挖地瓜的勞動實踐活動正在展開
孩子們忙碌搶收的同時
也親身體會到豐收的快樂
高新教育分局教科院工作人員王欣香介紹
依託於
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
高新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
豐富多彩的糧食主題課程和勞動課程
旨在引導全區師生形成
愛糧、節糧、護糧的意識和良好習慣
在清平小學勞動實踐基地
幾十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收穫花生
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清平小學勞動課程包括
生活勞動和生產勞動兩方面
生活勞動以課堂講授為主
主要培養同學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具備一定的生活技能
生產勞動則依託
學校蔬菜、農作物兩個種植實踐基地
形成勞動與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模式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清平小學綜合辦公室主任謝鑫介紹
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特色課程
比如麥收課程、落花生課程
還有神奇的蔬菜課程
這一系列的勞動實踐活動
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還能夠在活動中培養他們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