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臨河區:稻浪翻滾迎豐收 魚蟹共生美環境

2022年11月02日17:48:15 熱門 1285

8月下旬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魚蟹稻共生農業園的水稻進入抽穗期,初秋的陽光灑在稻田裡,一陣風吹過,水稻在田裡翻滾着。「原來水稻長這樣!」「以前只在電視里見過水稻,快看,那兒有條小魚!」不遠處,幾位遊人在田埂上遊玩,在稻田的隱秘處,有幾個小水泡冒起,這是魚、蟹探出身子在覓食,早前,工作人員已經把煮熟的玉米粒等飼料撒進了稻田兩邊的水溝,看着即將豐收的稻田,遊人們一邊用手機拍攝,一邊在朋友圈「曬」視頻。

內蒙古臨河區:稻浪翻滾迎豐收 魚蟹共生美環境 - 天天要聞

這是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魚蟹稻共生農業園

「水稻具備抗病蟲、耐鹽鹼的特點,我們村大片荒廢的河灘地有望變廢為寶。」進步村黨委書記陳茂偉說,過去進步村的絕大部分土地都是水土條件惡劣的鹽鹼地,農戶之前在這裡種葵花一年下來只能收一百多斤,最好的也只有三百多斤,玉米也只能收五六百斤,在土地利用率低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棄種了。今年年初,雙河鎮引進內蒙古德欣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實施無公害優質水稻及稻下養魚蟹的項目,項目啟動後,進步村農戶以每畝200至350元的價格共流轉了5000畝河灘地,魚蟹稻項目的建設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利潤倍增,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魚、蟹、稻長勢喜人。

陳茂偉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平均畝產600公斤測算,每畝水稻可收入2280元,再加上每畝稻田可養殖1~1.5斤草魚20條,螃蟹8斤,鯽魚10~15斤,合計收入可達3580元。除去每畝投入資金約2180元,畝均純收入達2000元,項目年收益1000萬元。「下一步我們打算走『公司 企業 農民』的路子,持續深化農企合作,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綠色優質水稻種植基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說到下一步的打算,陳茂偉信心滿滿。

「水稻 」綠色生產模式不僅帶來了經濟利益,還獲得了生態效益。水質清新、水溫適宜的稻田促進浮游生物生長,為魚、蟹提供部分餌料資源,魚、蟹可以疏鬆土壤,它們的糞便又可以作為肥料,促進水稻的生長,形成生態循環鏈。雙河鎮進步村魚蟹稻共生農業園這只是臨河區發展魚蟹稻共生現代立體農業,探索優勢互補、資源綜合利用的一個縮影。

內蒙古臨河區:稻浪翻滾迎豐收 魚蟹共生美環境 - 天天要聞

這是臨河區烏蘭圖克鎮水稻種植基地

同樣化鹽鹼地為良田的還有烏蘭圖克鎮團結村。2019年,烏蘭圖克鎮與雲海秋林公司引進合作夥伴,按照「公司 基地 合作社」的發展思路,推行「魚蝦蟹稻」共生模式,家禽養殖,發揮鹽鹼地改良示範效應,園區總面積達1.1萬畝,其中奶牛養殖區1千畝,種植水稻2千畝、飼草8千畝。「園區和村民簽訂了訂單草玉米,每畝能產4~5噸,由合作社按每噸450元收購,一畝地能收入1800~2000元,農民在閑暇時間還能來園區打工。」烏蘭圖克鎮鎮長樊海寬說,下一步,按照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思路,園區還將進一步完善農企利益鏈結機制,帶動更多的人使用有機肥,實現發展與美麗共贏。(閆鑫)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