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環,正舉全市之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多個重大平台和一批重大項目給東莞的未來發展提供支撐。

當天,東莞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莞邑春來早、奔跑追夢時」新春媒體行活動,媒體一行走進濱海灣新區、虎門二橋、華堅集團、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莞城元宵遊園會,實地感受各行各業奮鬥者謀劃開工建設的場景。這也是東莞市委網信辦組建後,組織開展的首場大型網絡主題宣傳和集中採訪活動。
濱海灣新區
灘涂變綠地,生態先行引來「鳳凰」
濱海灣新區是東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對外開放的戰略平台之一。
今年春節假期,濱海灣新區交椅灣啟動區成了不少東莞市民的「打卡」地。一年前,這本是伶仃洋畔1800畝的鹽鹼荒灘涂。而現在,這裡被改造成了花草茂盛、魚翔鳥躍的的濱海景觀帶。一幅幅美景的背後,彰顯了濱海灣新區踐行「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價值追求的堅定決心與堅實行動。
去年以來,濱海灣新區按照「綠化、凈化、美化」的「三部曲」思路,快速推動啟動區景觀提升。為加快啟動區綠化進程,新區幹部不避風雨,每周到啟動區義務勞動一次。經過近幾個月努力,基本實現啟動區綠化全覆蓋。除了在區域內各色花卉外,新區還種植了東莞的特色作物莞香樹和莞草,愈加體現出東莞本土特色。

濱海灣新區是東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的重大戰略平台。新區是東莞具備山、海、河、林、田、草融為一體的區域。在灣區群雄競合的時代,濱海灣新區正着力打造生態濱海灣,努力爭當「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先行者與實踐者。
栽下梧桐木,引得鳳凰棲。高品質打造濱海景觀長廊的背後,是濱海灣新區以改善生態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行動,而優美的環境發揮吸引高端優質產業的磁吸效應也逐步彰顯。

2月15日上午,濱海灣新區迎來首宗地塊招拍掛。濱海灣新區交椅灣近80萬㎡工業用地土地使用權由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競得。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將在該地塊建設OPPO智能製造中心項目,項目建設工期為3年。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主要從事移動終端設備及周邊產品的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主要建設智能製造生產中心、智能製造研發中心、新型移動智能終端研發中心、產品技術研發中心等。
19日,OPPO智能製造中心項目緊鑼密鼓動工,實現了新區招商項目落地「零」突破。 同時,新區還與正中集團簽訂正中創新綜合體項目投資協議,將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與智能智造、生物醫藥為核心的優質產業集群,給力「產業之芯」建設。

今年將是濱海灣新區的「項目落地年」,新區已申報市重大建設項目11個,計劃完成投資達46.46億 。
「新區將繼續強化組織保障,落實專人服務,開闢綠色通道,提升服務效能,全心服務大項目,全力推動大發展。」濱海灣新區、東莞港管委會主任,虎門鎮委書記劉傑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新區上下和各項目公司將以攻堅克難、啃硬骨頭的精神狀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奮力將新區打造興業宜居智慧灣區新城、東莞未來發展新引擎。
虎門二橋
建設者春節無休,確保5月前通車
新春伊始,在虎門二橋施工現場,忙碌的景象隨處可見:2月18日上午,雨天現場的工程運輸車輛仍在穿行來往;雨歇後,戶外施工的工人第一時間趕回崗位,埋頭苦幹……

虎門二橋起於廣州南沙,止於東莞沙田,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廣州和東莞的重要過江通道,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大橋的規劃建設創下多個全國和世界之最。虎門二橋設計為雙向8車道,設計日均標準車流量10萬車次,建成後可以大大提升來往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交通量,並讓從廣州到東莞的路程縮短10公里,縮短約半小時車程。同時,能讓運輸成本降低,推動區域間人流、物流等經濟發展要素快速流動。
為加快虎門二橋的建設進度,確保如期在5月前建成通車,今年春節期間,駐守虎門二橋的近500名工作人員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選擇堅守在崗位上。施工隊員吳建新就是當中的一員。
吳建新祖籍湖南,曾參加過港珠澳大橋建設。他所在的施工隊從去年7月進駐虎門二橋項目,負責瀝青鋪裝。由於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從去年11月開始,吳建新和工程隊的200多名工友每天起早摸黑趕進度,一天工作近14個小時。今年春節假期,為了趕工期,吳建新和工友們放棄了和家人團圓的機會,堅守在一線施工。除了在除夕夜和工友一起吃年飯、辦了一場簡單的晚會外,整個假期他們都像平日一樣在加班加點趕工期。

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虎門二橋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彥兵表示,經過項目組上下日夜奮戰,以及春節期間駐橋工人的堅守,目前虎門二橋工程進度已完成超過90%,有望如期實現目標,在今年5月前建成通車。
路通財通,虎門二橋通車之時,南沙自貿片區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時間、空間距離縮短,更是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打通了一條重要的交通大動脈。
伴隨着虎門二橋通車時間日益臨近,這座橋給東莞帶來的新機遇已經顯現。以東莞沙田鎮為例,虎門二橋的建設,不僅緩解了區域的交通壓力,還有助於強化沙田與南沙自貿片區的聯繫,使其更好地嵌入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圈。沙田正進一步健全城市交通配套,打造東莞西部、珠江東岸的重要交通樞紐。從沙田出發,30分鐘可達寶安機場、香港西九龍站,60分鐘可通白雲機場,90分鐘可抵澳門,北上南下、東進西出,交通十分便捷。
不但如此,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核心,沙田「臨港現代產業帶」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大創新節點之一,加上擁有東莞全市乃至整個珠三角核心區域難得的可供成規模連片開發土地,具有充足空間承接更多的大灣區輻射,在新一輪發展中將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伴隨着虎門二橋交通圈和經濟圈疊加效應的充分釋放,2018年沙田鎮首次躍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全鎮生產總值152.01億元,同比增長10.5%。近兩年來,沙田鎮成功引進貝克思、搜於特、唯美等優質項目,招商引資總額已超千億元。 去年,沙田鎮一舉簽下了思貝克科技港灣新城項目、梅塞爾格里斯海姆(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工業氣體項目、密爾克衛東莞化工交易中心項目,三個項目總投資額達607.4億元,每年將帶來數百億元營收。
采寫:南都記者 肖佩佩 通訊員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