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小學生在"七巧板"比賽
「七巧板」,又名為「益智圖」「智慧板」「東方魔板」。它對開發中小生智力有很大助益,是中小學生最喜愛的玩具之一。18世紀,七巧板傳到國外,立刻引起極大的興趣,有些外國人通宵達旦地玩它,並叫它"唐圖",意思是"來自中國的拼圖"。李約瑟稱它為「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 。拿破崙·波拿巴、亞當、杜雷、愛倫坡特以及卡洛爾等知名人士都是它的粉絲。
「七巧板」的發展經歷了「(北宋)燕几圖→(明朝)蝶翅幾→(清初)七巧板」三個階段。
「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賓宴用的案幾。「燕几圖」的開發者是北宋邵武人黃伯思。他先設計了六件長方形案幾,在宴會時能視賓客多寡適當調整位置,隨後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幾全拼在一起,會變成一個大長方形,分開組合可變化無窮。這已經和現代的七巧板相差無幾了。
清代陸以湉《冷廬雜識》說:「宋黃伯思宴幾圖,以方几七,長段相參,衍為二十五體,變為六十八名。明嚴瀓蝶幾圖,則又變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錯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數十有三,其變化之式,凡一百有餘。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 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
黃伯思(1079-1118),福建邵武人,北宋進士,字長睿,別字霄賓,號雲林子,朝廷資政殿大學士黃履的孫子,是北宋晚期重要的文字學家、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宋史》二百零二卷有載黃伯思生平事迹。(黃邵輝)
附:黃伯思事迹(選自《宋史》二百零二卷)
黃伯思,字長睿,其遠祖自光州固始徙閩,為邵武人。祖履,資政殿大學士。父應求,饒州司錄。伯思體弱,如不勝衣,風韻灑落,飄飄有凌雲意。自幼警敏,不好弄,日誦書千餘言。每聽履講經史,退與他兒言,無遺誤者。嘗夢孔雀集於庭,覺而賦之,詞采甚麗。以履任為假承務郎。甫冠,入太學,校藝屢占上游。履將以恩例奏增秩,伯思固辭,履益奇之。元符三年,進士高等,調磁州司法參軍,久不任,改通州司戶。丁內艱,服除,除河南府戶曹參軍,治劇不勞而辦。秩滿,留守鄧洵武辟知右軍巡院。
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漢彝器款識,研究字畫體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書討論備盡。初,淳化中博求古法書,命待詔王著續正法帖,伯思病其乖偽龐雜,考引載籍,咸有依據,作《刊誤》二卷。由是篆、隸、正、行、草、章草、飛白皆至妙絕,得其尺牘者,多藏弆。又二年,除詳定《九域圖志》所編修官兼《六典》檢閱文字,改京秩。尋監護崇恩太后園陵使司,掌管箋奏。以修書恩,升朝列,擢秘書省校書郎。未幾,遷秘書郎。縱觀冊府藏書,至忘寢食,自《六經》及歷代史書、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歷卜筮之說無不精詣。凡詔講明前世典章文物、集古器考定真贗,以素學與聞,議論發明居多,館閣諸公自以為不及也。逾再考,丁外艱,宿抱羸瘵,因喪尤甚。服除,復舊職。
伯思頗好道家,自號雲林子,別字霄賓。及至京,夢人告曰:"子非久人間,上帝有命典司文翰。"覺而書之。不逾月,以政和八年卒,年四十。伯思學問慕揚雄,詩慕李白,文慕柳宗元。有文集五十卷、《翼騷》一卷。
譯文:
黃伯思,字長睿,他的祖先從光州固始搬到福建,成為邵武人。祖父名叫履,擔任資政殿大學士。父名叫應求,擔任饒州司錄。伯思體弱,好象衣服都穿不住,但是風韻洒脫,飄飄然象有凌雲壯志。自小機敏,不喜歡玩耍,每天讀書千餘句。每次聽祖父講經史,回來後與別的孩子說話,沒有遺漏失誤之處。曾夢見孔雀聚集在院子里,醒來為這事寫了一首賦,詞采很華麗。因為祖父的緣故被任命為假承務郎。剛成人,就進入太學,成績名列前茅。祖父憑藉恩例上奏朝廷希望給黃伯思陞官加薪,伯思堅決推辭,祖父更加為他驚奇。元符三年,中進士,調任磁州司法參軍,很久也沒赴任,改任通州司戶。父死守喪,喪期滿後,擔任河南府戶曹參軍,輕鬆完成工作。任期滿後,擔任鄧洵武辟知右軍巡院。
伯思喜歡古文奇字,洛陽一帶公卿家商、周、秦、漢彝器落款標誌,研究字畫風格,都能明辨對錯,說出根由,於是憑藉古文知識成為名家,所有的書法字畫都精通。當初,淳化年間,皇帝到處尋找古代法書,命令待詔王著接着修正法帖,黃伯思認為法帖有錯誤、偽造和雜亂的毛病,於是考證援引書籍,都有依據,寫成《刊誤》二卷。因此篆、隸、正、行、草、章草、飛白等書法都極妙,得到伯思的作品的人,大多收藏。過了二年,擔任詳定《九域圖志》所編修官兼任《六典》檢閱文字,改任京秩一職。不久監護崇恩太后園陵使司,掌管箋奏等事。來編修書恩,升任朝列,又被提拔為秘書省校書郎。不久,升任秘書郎。觀看所有的冊府藏書,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從《六經》到歷代史書、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歷卜筮之說無不精通。凡是詔書提及的前世典章文物、集古器考定真假,憑學問聞名於世,見解深刻的很多,館閣里的諸位大臣都認為不及他。後來他為祖父守喪,因為向來體弱,又逢喪事,更加勞累。喪期滿後,復任舊職。
伯思非常喜歡道家,自號雲林子,別字霄賓,到了京城後,夢到有人告訴他,你在人間呆不久了,上天有命讓他擔任典司文翰,醒來後寫下這件事,不到一月,於政和八年時去世,享年四十。伯思學問方面仰慕揚雄,詩歌方面仰慕李白,文章方面仰慕柳宗元。著有文集五十卷、《翼騷》一卷。 (作者系市民盟主委)
【鏈接】
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玩具,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板組成的。而這七塊板可拼成許多圖形(1600種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種人物、形象、動物、橋、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發明,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兩代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一中寫道: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餘。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遊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在18世紀,七巧板流傳到了國外。李約瑟說它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裏還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譜》。
來源:邵武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