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歡走路,因為那樣可以看清每個過客的容情,甚至了解他們的過去;
他喜歡電影,每天一部,15年如此,如果可以的話願意一輩子這樣下去;
他國文不好,只喜歡書寫,結果在每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地方都得到賞識;
他沒有背景,寫歌還債,就這樣走進唱片圈,迄今創作過1400首作品。
他在情歌里體會了很多人都沒能參透的同理心,讓很多人在歌詞里收穫溫柔的治癒。
他是充滿浪漫色彩的人,擅長解答情感問題,他是音樂人星球的金牌合作大師、華語樂壇著名作詞人——許常德。
01.阿德年少時
重組家庭在那個年代一般寓意着「不幸福」,跟隨母親改嫁後的人生是缺愛的。依附着別人為生的母親愛賭,所以許常德不僅缺愛,還缺錢。
剛上國中他就開始靠打零工過活,自己賺學費、生活費,只為順利畢業。
他雖然功課不是很好,但愛書和文字,也和別人一樣喜歡音樂、綜藝和各種影視劇。那時他獨自在外,要養活自己,卻還堅持每天讀書。
也是在那時候看完了《邊城》(沈從文)感慨萬千,才有了後來黃磊的專輯《等等等等》。
自力更生的成長經歷帶給阿德很多敏感,以至於讓他在喜歡的一切事物中可以找到情感共鳴,比同齡人更早擁有獨立思考的人格。
所以他們說,藝術的起源是感受痛苦,是真的。
許常德也曾與人表示,自己更願意在內心掙扎時寫歌,那樣創作出的文字,會更令人動容。
挨過痛苦算什麼?樂意苦痛才難得。
或許也是因為自己有過困苦,所以之後在伍佰、迪克牛仔、許美靜潦倒的時候,許常德都伸出過援手。
高中畢業後,他將自己送入大學,選擇了編採專業,命運與文字就再也沒有分開。
02.阿德入行時
許常德一直堅稱自己功課很差,說畢業在出版社工作的時候,還常常搞不清標點符號。
但無論他在文學上有多少瑕疵,身上的閃光點依然會得到業內人的賞識。
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他都依然堅持讀書和寫作。
他在兒童出版社工作期間,曾將自己寫的六七十首歌詞投稿到唱片公司,創作能力可見一斑。
之後比莉的專輯《心腸》中那首《蚊子》,成為了他26歲入行的第一個作品。
需要VIP,好聽!
如今每當人問起他當初為什麼想寫歌詞的時候,他總是回答:為了賺錢(還債)。
進入唱片圈,是因為發現自己可以寫歌,能靠它賺錢。
再後來,經過駐場歌手引薦,許常德認識了音樂人林東松,寫的歌也得到齊秦工作室的收用。
漸漸地,他在業內擁有了一些名氣,還與范曉萱的師傅李亞明一起製作專輯《鳥和樹》。
由於團隊人員配置不完整,他一個人承擔了唱片企劃中的很多工作,從而管理和規劃能力得到鍛煉。
待到齊秦成為上華唱片主管,他又邀請阿德前來助力。
捧紅了許美靜、熊天平、裘海正、迪克牛仔、動力火車、李翊君、姜育恆等一眾歌手。
03.阿德成名時
為籌備許茹芸的新專輯,他把原本寫給齊秦的《淚海》轉作她的主打歌,並找到當時對許茹芸心懷情愫的季忠平作曲,給了他一個聊表心意的機會。
這首《如果雲知道》不僅有浪漫的起源,還讓許茹芸一夜爆紅,讓那英為之傾倒,讓音樂響徹歌壇至今。
而他與季忠平的創作故事還不止於此。
許常德最初在兒童出版社的工作時,一直在堅持寫兒童小說,三年寫了11本,共計數百萬字。
「我覺得真正為兒童着想的產品實在太少了,所以後來會想到要做范曉萱《小魔女的魔法書》,這其實只是落實我當初在雜誌社的想法。」
但兒歌的風格並不是長久之計,並且范曉萱也擔心這樣的人設太過於根深蒂固,想要儘快轉型。
在轉型期的新歌企劃會上,許常德臨場發揮的一首歌詞,並且玩心大發地和季忠平比賽,促使他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裏譜完了曲。
於是就有了《雪人》這首歌。
他寫過的爆紅歌曲還有多。
比如王菲的《矜持》,比如齊秦的《往事隨風》,比如張雨生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魚》......不勝枚舉。
一個樂壇詞人的傳奇看在後輩的眼裡,都是閃着光的遙不可及,但其實都是為了生活在不斷努力和打拚。
所以,我們用音樂人星球簽約作詞人導師——許常德的故事告訴所有音樂人:
才華需要磨礪,你且慢慢來,無需着急。
- // -
編輯:Riki
文稿:Riki
配圖: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