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富士康迫於外界壓力,在10月26日主動回應社會傳聞,也許很多人並不清楚鄭州富士康經歷了什麼。從26日極具敷衍的回應中不難看出,目前鄭州富士康的情況真的很嚴重。
這輪疫情中,鄭州不幸趕上了,全市近千萬人口從10月9日開始,陸續經歷了區域封控,道路阻斷,小區封閉,足不出戶階段。儘管有關部門宣布即日起部分區域開始解封,逐步恢復正常秩序,但從目前來看,整體情況依然十分嚴峻。
在大家關注鄭州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同時,無意中網上傳開的關於鄭州富士康的消息猶如一個霹雷,驚嚇了很多鄭州人。從各種視頻中不難看出,鄭州富士康疫情很嚴重,上萬人被困在宿舍隔離,生活物資匱乏,衛生狀況堪憂。
鄭州富士康是鴻海股份在內地最重要的廠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產品代工廠。目前在鄭州有3個廠區,最多時有將近35萬人在廠里上班。目前爆發疫情的是鄭州富士康航空港廠區,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廠區。保守也有近30萬人的規模。
在今天對於網上的質疑回應中,有關報道用了闢謠兩個字,稱網傳2萬人感染嚴重失實,目前廠區生產經營穩定,公司將配合政府政策,儘力保障物質供應和訴求反饋。並稱對集團影響程度可控。
很讓人不解的是,作為一個企業,富士康的回應充滿了敷衍。既然2萬例確診不實,那到底有多少確診。生產經營穩定是如何保障的,在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重點強調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是不是重心放錯了。
不得不承認,富士康對一個城市的影響,可以這樣說,沒有富士康就沒有鄭州航空港。35萬人就業對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地區都是舉足輕重的,當年為了引進富士康鄭州各級政府確實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爭取來的。
無論企業多大,都不應該作為凌駕於法律法規的特殊存在。按照目前的防疫政策,鄭州還有哪個廠能做到在情況如此嚴重,成千上萬人感染的情況下堅持生產的。別說這個規模,哪怕有一例估計就要全場停產並且集中隔離了。
富士康沒有說疫情到底多嚴重,但從很多富士康內部員工發的視頻可以看出,一邊是很多員工確診,上萬人密接規模被封在廠區宿舍隔離。宿舍樓道垃圾無人清掃,很多人稱生活沒有保障。
另一邊卻是廠區員工在被鐵皮圍擋的阻隔下,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通道,員工不分晝夜上班加班,幾萬人在交接班時蜂擁而出,場面蔚為壯觀。這和目前鄭州大街上的空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富士康無論對當地有多大的貢獻,首先它應該是一個企業。像類似疫情這類對城市有巨大影響的事件發生時,必須依靠政府部門的介入。而富士康一直強調鄭州疫情對公司集團業績的影響,在這種語境下,極不合適。
對於富士康來說,作為全球最大的蘋果產品代工廠,正好趕上蘋果14上市,停工一天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所以即便是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公司依然想盡辦法首先保障正常生產,至於其他的被放在第二位。
富士康再重要,也沒有千萬人口的生計重要。集團業績再重要,也沒有幾十萬員工的健康重要。據員工反映,為了減少影響,富士康鄭州廠區臨時提高了加班補貼,每天最高可達100元的加班費以及一個月最高1500的全勤獎。
用經濟手段讓員工為了經濟利益而忽略健康威脅,只為了達到集團業績。這種思維下,我們不應該再指望一個企業自覺盡到社會責任,承擔義務。應該一視同仁地按照有關法規加強對企業的管控,必要的停產也比千萬人口潛在風險代價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