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跟一些朋友告別,漸行漸遠。
能從稚嫩孩童時就遇到一個人,跟自己一起長大、彼此交心、擁有共同的夢想、並一起為之付出、相互扶持着走過一生,這樣的友情實在太過難得。
這可能也是大家真情實感沉迷「本馬達」的原因,好萊塢兄弟情代表Matt Damon(馬特呆萌,以下簡稱呆萌)和Ben Affleck(本阿弗萊克,以下簡稱大本),
從呆萌10歲、大本8歲那年兩人初次相遇,到現在都成為好萊塢一線巨星,
其中有並肩站上奧斯卡領獎台的榮光,也有人生低谷時期的陪伴,將近四十年的時光里,他們實力詮釋了「人生難得一知己」。
住在珍珠街的兩個少年
呆萌和大本可以說是正宗的「竹馬竹馬」,從小一起在波士頓長大,兩家房子離得不遠,中間有條街叫珍珠街。
記住「珍珠街」這個點,後面要考的。
那時呆萌10歲,大本8歲,這兩個相差兩歲的小孩就在這裡開始了與彼此長達一生的友情。
現在看來相差兩歲,其實不算什麼,但從他們採訪中透露出的時間點來考慮,其實這段友情能夠持續也是一件挺神奇的事。
因為孩子們通常都傾向於跟自己同齡、同年級的朋友玩,呆萌升上高中的時候,大本還在上初中,呆萌高三了,大本還是個高一新生。
這樣代入想一想,一個高一新生和高三生做好朋友,還是挺不可思議的。
但他們似乎並沒有這樣的困擾,總是堅定地站在彼此身邊,現在呆萌回憶起自己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最後一次打架,大本就在他身邊,救他於危難之間。
要知道那時候的大本完全不像現在這樣人高馬大,還只是一個比較矮小的少年,但看到呆萌要被揍,立馬就衝上去保護他了。
呆萌接受採訪講這段的時候,語氣里都是小少年為他挺身而出的驕傲。
「當時因為雪天,學校停課,大家就一起去劍橋公園打橄欖球,
我罵了幾句我認識的一個小夥伴,他身高差不多得快有兩米了,反觀我大概也就一米六,我也忘了說了啥,反正那小夥子就要來揍我。
從我的視角看,就彷彿泰山壓頂,沖我壓過來。
我心想,完犢子了,還沒反應過來呢,我就已經被撲倒在地了,那個小夥子壓在我身上。
我想着,這次絕對會很慘,但就在這一刻,當時身高也只有157的本阿弗萊克猛地一下撲過來把我身上那個人推開了。」
身高157的弟弟為了你冒着生命危險硬扛兩米大漢,如果這都不算真…友情!
在年少呆萌的心裏,看到大本哪怕捨命冒險也要站在他這一邊,保護他,從那一刻起,兩個人友誼的小船就揚帆起航了。
他們在彼此人生中佔據的時間很長,分量很重,漫長的友情時間線沒有模糊掉曾經那些帶來震撼的感人時刻,反而把這些瞬間都銘記在心裏,始終不忘。
呆萌記得大本捨身救他,大本也一直記得呆萌是他堅定做演員的理由。
因為媽媽有個朋友是選角導演,所以大本從小就在演戲,但他那時候並沒有真的下定決心做這件事,
是呆萌的存在,讓他們有了共同的目標和夢想。
「在遇到馬特之前,我一直都是一個人。演戲是我一個人的事,我就只是到處晃一下,出現在一個小電視節目里啥的,我周圍沒有人理解這件事。
突然間,我有了一個朋友,就是馬特,他懂我的感受,懂演戲,他也想要去做這件事,覺得演戲很好玩,想要跟我一起談論這件事。
很快,我們倆都開始演戲了。」
在他們擁有了共同的夢想——拍電影之後,對於這一目標的痴迷貫穿了兩個人的青春期。
「我們都愛上了一樣東西——表演和電影製作,我覺得我們在這段成長的、真正重要的歲月里,
被彼此對表演的痴迷所滋養,並且真正將我們永久地聯繫起來。」
高中的時候,他們倆會一起去吃所謂的「商務午餐」,為未來制定計劃,現在回頭看可能覺得兩個孩子傻裡傻氣的裝大人,
但少年人的夢想卻因為這份真摯閃閃發光,他們真正把對方當成了同路人,在追逐目標的路上,兩個少年要並肩前行。
一根棒棒糖也要分兩半
十幾歲的孩子想要踏足五光十色的好萊塢,這是一件想想都無比困難的事,
但呆萌和大本初生牛犢不畏虎,也可能是有了彼此的陪伴,於是更加有勇氣。
在呆萌16歲、大本14歲時,他們正式開始往返紐約去試鏡,這時的他們真就是憑藉一腔熱血去追夢,畢竟家裡考慮到演員這份工作的不穩定性,雖然不至於反對,但也不是很支持孩子去做這個。
但他倆互相支持着,向父母們捍衛自己選擇演藝事業的權利,呆萌偶爾回想起來,都禁不住會感嘆,那時真是年輕。
「我們那時候自己坐巴士去紐約,花一天時間去試鏡,真的好年輕,我們兩個青少年有點像在過着成年人的生活一樣。」
而這段往事在大本眼裡,就是徹頭徹尾的小孩裝大人,畢竟他那時候還比呆萌小兩歲嘛。
「我們會坐火車,有時候甚至坐飛機,花大概二十美元買票,那時候你還能在飛機上抽煙。
我們倆像白痴一樣抽煙,因為我們以為自己其實應該已經是成年人了。
太傻了。」
除了一塊兒奔紐約試鏡,他們倆最絕的是,還有一個共同的銀行賬戶,裏面的錢都是兩個人拍廣告掙的,
相當於他們的追夢基金,只有在去紐約試鏡需要路費什麼的時候才能用這個賬戶里的錢。
大本小時候拍的廣告
呆萌在2011年接受CNN採訪的時候說,這種兩個人一起掙錢一起花一起追夢的態度是很自然的,因為他們的友誼總是遵循這些規則。
「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錢能買一根棒棒糖,那就買下這根棒棒糖,然後兩個人分着吃,這就是一直以來的做法。」
在他們倆從拍廣告的小孩變成努力謀生的演員之後,還是會有共同收入,
如果一個人有戲拍了,得到了一個角色,那麼另一個人也可以用這份錢,直到下一個角色出現。
這種「哪怕只有一個棒棒糖也要兩個人分」的友情,誰不羨慕,
年少時有個人這麼不顧一切地陪着你一起追夢,回憶起青春的時候都會很快樂吧。
與你一起從地下室到奧斯卡
少年們的追夢之旅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都沒有遇到很適合的角色,
但呆萌後來反而慶幸,幸好沒有高中之後就進娛樂圈,沒有過早地做出職業承諾,不然就失去了上大學、更加深入學習的機會。
1988年,呆萌上了哈佛,兩年後,大本去了佛蒙特大學,雖然在不同的學校,但兩個人的關係依然很親密,
因為除了表演,他們還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棒球、龍與地下城、一起去酒吧,聽同樣的人講同樣的老笑話。
這時的他們回到了相對普通的生活,但依然經常見面,經常打電話,大本曾說,
「馬特和我有着相同的愛好,所以不管我們倆最後是事業成功,還是在道奇隊比賽場里賣熱狗,
我們都知道無論如何,我們最後都會選擇做同樣的事。」
所以,在他們都離開大學、逐夢好萊塢時,依然是兩個人一起。
那個時候他們倆境況比較窘迫,都沒有工作,經常睡在彼此的沙發上,一起窩在地下室里寫電影劇本。
這劇本原來是呆萌為了哈佛大學的劇本寫作課寫的40頁劇本,從哈佛還差12個學分輟學之後,呆萌就帶着這40頁劇本去了洛杉磯,住進大本的公寓,兩個人一起寫。
而這本劇本就是電影《心靈捕手》的雛形,裏面的部分場景就設在他倆的家鄉劍橋,取材自他們自己的經歷。
雖然劇本沒有在ddl(最後期限)前及時完成,雖然賣劇本、討論導演人員的過程經過了一番波折,最後他們還是說服米拉麥克斯買下了劇本。
兩個人對這部電影完全沒有太大的期盼,大本說他們當時的自我定位就是「兩個待在地下室寫東西的白痴」,
所以當《心靈捕手》橫掃奧斯卡七項提名的時候,兩個人感覺就跟做夢一樣!
而當兩個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時候,更是像踩在棉花上一樣暈暈乎乎的,大本說
「這就像是老電影里的一個場景,一份報紙從黑暗中旋轉着出現在屏幕上,上面寫着『票房一億美元!大獎!』」
直到現在,他仍然是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最年輕的作家,25歲,當時的呆萌也只有27歲。
捧着奧斯卡獎盃說獲獎感言的兩個人激動得幾乎語無倫次,在台上一搭一唱地彷彿在說相聲,大本中間直接破音了。
「所有的親朋好友,波士頓的父老鄉親,我們肯定忘了誰,不管我們忘掉了誰,我們都愛你!謝謝謝謝!非常感謝!!」
從一起坐巴士去紐約試鏡、一起睡地下室寫劇本,到一起站上奧斯卡領獎台,年輕的他們實現了年少時的承諾。
【整個好萊塢都在磕的真人CP】
自從1997年他們第一次發表奧斯卡獲獎感言以來,他們已經獲得了很多獎項,一起出現在無數的紅毯活動中。
每次同框,都忍不住令人感嘆,多麼般配的一對…兄弟啊!
在《心靈捕手》之後,他們又合作了好幾部電影,兩個人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好萊塢的各大活動中。
就算只是一個人的活動,另一個人不在也會被cue。
之前大本上節目,被問到「在哪裡能找到馬特達蒙」,大本的回答是「沙灘、酒吧和我床上。」
主持人:謝謝,
這兩個人跟雞毛長達數十年的「恩怨糾葛」也很好玩,呆萌為了報復雞毛每次節目最後都要提到他的名字,
就跟雞毛女朋友拍了一部《我上了馬特達蒙》。
雞毛看完之後果斷應戰,
「既然你奪走了我愛的人,那我也要以牙還牙奪走你愛的人。」
然後他找大本拍了一部《我上了本阿弗萊克》,這部mv里陣容超級豪華,網友戲說「半個好萊塢都在裏面了。」
果然資本主義兄弟情,整個好萊塢磕了都說好,記者們也沖在磕cp的最前線。
有時候在活動上採訪他們,就算不是兩個人一起出現,記者採訪的問題里也要cue到對方。
有一次,呆萌整個人掛在大本身上「混」進了雞毛秀的節目現場,馬上就有記者在採訪大本的時候問到這件事。
大本立馬開始眉飛色舞、聲情並茂地講述當時的場景,旁邊靜靜盯着大本聆聽的亨利卡維爾:感覺有被秀到。
跟安娜卡德里克一起宣傳《會計刺客》的時候,也要提到呆萌,
「我們之所以能寫出《心靈捕手》來都是生活所迫,因為我們一起住好幾年,都沒有工作。
現在我們各自的工作又多了,也不住一起了。
這兩點就是阻礙我們倆花時間一起寫東西的主要原因。」
記者問呆萌:如果你某天一覺醒來變成了女人,那你想要約會哪個男明星呢?
呆萌:我肯定得跟大本約會啊,對吧。
不要以為只有媒體在磕,好萊塢明星們都很吃這一對竹馬的糖。
跟呆萌合作了《應許之地》的約翰卡拉辛斯基,作為呆萌的編劇搭檔,那段時間每周末都會去呆萌家一起寫劇本。
甚至有傳言說,他會破壞大本和呆萌之間的兄弟情(bromance),而這個傳言被他本人激烈否認了。
「我不能破壞這一對兄弟情!不然我覺得我會被扔進車裡從此消失音訊全無,他們倆是不能觸及的領域。
尤其我作為一個來自波士頓的孩子,一丟丟都別想着去破壞大本和呆萌。
聽起來有點像那種越軌的小三,不行,不可以這麼做,我絕對不會這麼做,他們的事他們自己想幹嘛就幹嘛,與我無瓜。」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我可不敢拆CP。
這兩個男人的兄弟情真到什麼地步?不但他們自己舞,其他明星舞,各大媒體舞,整個好萊塢都在舞,就連他們老婆都認證了。
一次活動上,大本當時的妻子詹妮弗加納出席致辭,就直接提到了老公和呆萌的基情。
「大本是從古至今感人至深愛情故事中的一位主人公,另一個人不是我,好萊塢偉大兄弟情的典範——馬特和大本,大本和馬特」。
「事實證明,在好萊塢,真愛依然存在,至少對我親愛的丈夫(大本)和我丈夫親愛的丈夫(呆萌)來說,真愛確實存在。」
這兩個人之間之所以這麼真,不只是因為他們的甜蜜,
還有從小到大、從波士頓到好萊塢,兩個人不管巔峰還是低谷始終堅守在對方身邊的真摯。
大本因為和JLo的戀情被群嘲,成為小報追逐的談資時,呆萌在採訪里為朋友說話。
「作為他的朋友,這一切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因為我覺得這對他並不公平。」
2017年,大本因為嗜酒成癮住進康復中心時,呆萌也一直在他身邊支持他。
《美國周刊》上的原話是,「只要本需要,他就會一直在他身邊」。
2018年,大本背上的彩色龍文身被拍到再次引發群嘲,這次呆萌依然沒有浪費任何時間、迅速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好朋友。
「別人沒有資格對另一個人想要在自己的背上做什麼指指點點,我支持他,支持他所有的『藝術表達』。」
他們之間感人的友情就連金球獎著名的毒舌主持人瑞奇·熱維斯都認證了,
在2016年金球獎上直接說「呆萌是大本唯一一個不會背叛的人。」
從小到大的友情,將近四十年的陪伴,無論什麼都無法將他們分開,兒時曾經一起住的珍珠街,也成了友情的標誌之一。
1998年,呆萌和大本創建了珍珠街電影公司。
2010年,他倆再次合作創建製作公司,名字還是以小時候那條街來命名——珍珠街電影公司。
這兩個人的友情開始於對電影的共同熱愛和追逐,同樣也在電影中有所體現,
就在那部讓他們倆一炮而紅的《心靈捕手》里,他們倆寫下關於友情的經典對白。
呆萌飾演的Will對自己的好朋友(大本飾演的Chuckie)說:
「我下輩子都要住在這裡,我們就住在彼此隔壁做鄰居,帶着我們的孩子一起打小聯盟。」
這句話也許在電影里沒有實現,卻在現實中成真了。
現在,他們就住在同一條街上,像四十年前的那兩個孩子一樣,像他們在劇本里寫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