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芬蘭就在積極地為加入北約做準備。近段時間以來,芬蘭首相桑娜·馬林更是在各個場合對外頻頻暗示或明示,他們將在不久之後做出加入北約的決定。本就因為俄烏衝突而神經緊繃的普京政府,面對此番挑動顯然不會無動於衷。同時,俄方高層人士也不斷在向芬蘭發出警告,並明示了他們強行加入北約將導致的嚴重後果。
(圖註:芬蘭首相桑娜·馬林)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9日消息,俄羅斯外交部副外長亞歷山大·格魯什科再次發出警告稱,如果芬蘭加入北約,莫斯科不會無動於衷。在此基礎上他還強調了一點,那就是從戰略安全的角度來說,俄羅斯軍隊將考慮依法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維護國防安全。
俄羅斯副外長這番話,可供解讀的空間其實是相當大的。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完全可以看作是普京政府對芬蘭入約一事對外發出的動武信號,甚至於芬蘭和瑞典就此淪為「烏克蘭第二」,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圖註:俄羅斯外交部副外長亞歷山大·格魯什科)
一般認為,芬蘭和瑞典是在烏克蘭危機的背景下,開始討論放棄長期中立加入北約的可能性的。根據今年3份的一項民意調查數據,就是否加入北約一事,46%的瑞典人表示贊成。而這一比例在芬蘭,更是高達61%。
這當中,芬蘭作為俄羅斯的北方鄰國,實際上一直受益於中立地位,並在冷戰期間獲得了無數的好處。芬蘭利用蘇芬特殊關係,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同時可以與東/西方陣營進行經貿往來,具有壟斷性的貿易渠道優勢。一系列利好因素之下,戰後的芬蘭迅速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人均收入居世界前列的發達國家。
但是,冷戰結束之後,北約在美國的主導下,長期以來一直以各種聯合演習或訓練為幌子,試圖將瑞典和芬蘭納入到北約的體系中。同時,北約完全無視俄羅斯的安全關切,不斷推進東擴進程,以圖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力量,並擠壓其戰略空間。
芬蘭希望加入北約,表面上是受到烏克蘭危機的影響。但更深層次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推波助瀾與其複雜的歷史因素互相交織的結果。在新的背景下,芬蘭對自身安全環境的認知發生了重大改變。特別是因為芬蘭同俄羅斯接壤,地緣安全和歷史的經驗教訓讓芬蘭人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其結果直接體現在希望加入北約的芬蘭人比例急劇增加。
此外,儘管芬蘭武裝力量的規模也不大,從短期來看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但是,芬蘭同俄羅斯之間有着漫長的邊境線,因此一旦芬蘭加入北約,俄羅斯的整個西北部將暴露在北約的威脅之下,這無疑將打破歐洲多年來形成的戰略平衡。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很明顯了,芬蘭希望通過加入北約來獲得安全上的保障,但是結果可能並不如人意。而芬蘭單方面追求安全保障,卻忽略了俄羅斯對戰略安全的關切,也必然將自己推向北約同俄羅斯對抗的第一線,甚至有淪為「烏克蘭第二」的風險。
因為害怕陷入戰火,而把自己強行幫上北約的戰車,並且不惜淪為對俄一線,也要換取所謂的安全保障。這種前後矛盾與本末倒置的行為,芬蘭政府不覺得有哪裡不對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