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 蘭州新增確診病例16例 無癥狀感染者19例
7月30日上午,蘭州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7月29日0時至24時,蘭州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6例(含10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其中城關區15例,七里河區1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9例,其中城關區18例,七里河區1例。截至7月29日24時,本次疫情全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491例,無癥狀感染者1674例。
截至7月29日 蘭州市累計治癒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599例
7月30日上午,蘭州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7月29日,蘭州市共有33例確診病例治癒出院,57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累計治癒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599例。
7月29日 蘭州市解除隔離2079人 累計解除隔離20572人
7月30日上午,蘭州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啟用集中隔離點192個、房間19831間,正在集中隔離11779人,7月29日解除隔離2079人,累計解除隔離20572人。
據悉,蘭州市對密接者、無法居家隔離的密接的密接人員、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及其他根據防控工作需要應隔盡隔人員嚴格落實集中隔離管控。同時,嚴格做好隔離期滿人員解除隔離前的風險評估,對「人、物、環境」同時採樣進行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後解除隔離。另外,強化解除隔離人員閉環交接,採取「手遞手、點對點」方式,聯動開展基本信息核對、專人專車接送、閉環簽字交接,防止失管漏管,加強重點人群的後續健康管理,毫不鬆懈落實落細社區管理各項措施。
7月29日 蘭州一地劃為高風險區 69個風險區「降級」
7月30日上午,蘭州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7月29日,蘭州市將城關區青白石街道海德郡3號院北苑劃定為高風險區,將七里河區西園街道華林坪第一小學家屬院等33個高風險區降為中風險區,將安寧區蘭州供電公司辦公區域等36個中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
據悉,按照「降級不降責、解封不解防」的原則,蘭州市科學有序推進中高風險區劃定解除工作。截至7月29日24時,本輪疫情蘭州市已將156個高風險區降為中風險區,將170個中風險區降為低風險區。目前,全市共有高風險區72個、中風險區103個。
蘭州市選派1730名「點位長」 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7月30日上午,蘭州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蘭州市統籌「社工委」委員、駐守幹部、志願者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小區管理,採取「包網格、包小區、包樓棟、包點位」的方式,在中高風險區設內外雙點位、低風險區設外點位,選派1730名點位長,宣傳勸導居民非必要不外出,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守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
7月29日,蘭州市城關區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5例、無癥狀感染者18例 均為隔離管控人員
30日,記者在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7月29日0時至24時,城關區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5例(含9例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均為集中隔離人員;新增無癥狀感染者18例,均為隔離管控人員。截至7月29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440例、無癥狀感染者1535例。
新增病例基本情況
病例宋某某,男,現住蘭州市城關區廣武門街道,系集中隔離核酸篩查發現。
病例王某某,女,現住蘭州市城關區廣武門街道,系集中隔離核酸篩查發現。
病例張某,女,現住蘭州市城關區廣武門街道,系集中隔離核酸篩查發現。
病例宋某某,女,現住蘭州市城關區廣武門街道,系集中隔離核酸篩查發現。
病例陳某某,女,現住蘭州市城關區雁南街道,系集中隔離核酸篩查發現。
病例蘇某某,女,現住蘭州市城關區雁南街道,系集中隔離核酸篩查發現。
以上6人經專家組會診,診斷為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全部為輕型病例,均已轉運至定點醫院救治,相關流調、排查、管控工作正在進行。
馬某某等18人經專家組會診,診斷為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均已轉運至定點醫院隔離醫學觀察。相關流調、排查、管控工作正在進行。
截至7月29日,蘭州市城關區累計判定密接人員27874人
30日,記者在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截至7月29日,城關區累計判定密接人員27874人、密接的密接人員7498人。累計向外地接收推送協查信息1446份,涉及風險人員3967人。
截至目前,蘭州市城關區累計治癒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405人
30日,記者在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城關區累計治癒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405人,其中,120人入住愛心驛站,23人已解除健康監測。
對照疫情防控九版工作方案,城關區對治癒出院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嚴格落實7天居家健康監測,對不具備居家健康監測條件的,統一安排至愛心驛站開展健康監測。按照「一人一檔」要求,登記造冊,督促出院(艙)患者每日早、晚各測量一次體溫,居家後第3天、第7天組織採樣人員上門開展核酸檢測。同時,摸清孕產婦、透析病人等居家健康監測特殊人員情況,統籌「社工委」、志願者和駐守幹部等力量,及時收集居家健康監測人員需求,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關愛服務。
目前,蘭州市城關區保供行業從業人員閉環管理點56個 閉環管理928人
30日,記者在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目前,城關區已設立標準化菜市場、快遞物流、中央廚房等保供行業從業人員的閉環管理點56個,閉環管理928人。
城關區嚴格落實保供從業人員「白名單」制度和閉環管理要求,按照「民生托底、貨運暢通、生產循環」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保供力度,確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運轉。全面排摸轄區內重點保供企業人員情況,組建工作專班,強化閉環管理,做好服務保障。同時,主動了解群眾需求,按需調配蔬菜和生活用品,7月29日,向拱星墩等12個街道配送蔬菜標準包2335份,向全區高中低風險區160個生活物資保供點配送蔬菜229噸。
蘭州城關區落實落細各項救助政策,將疫情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
30日,記者在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城關區民政局落實落細各項救助政策,織密築牢養老機構疫情防線,將疫情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
此輪疫情發生後,城關區迅速開展對服務對象全覆蓋的排摸,主動、精準、高效展開救助,保障服務對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牢牢地兜住社會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一是全面落實救助資金,加強物資保供。紮實做好社會救助資金髮放工作,提前足額發放8月份低保金、特困供養金等各類救助金586.95萬元,惠及困難群眾4458戶14004人。對中高風險區域內的保障對象,按照群眾的實際需求,分批次送去蔬菜、牛奶等生活物資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愛心包」590份。
二是及時實施臨時救助,強化兜底保障。對部分社會救助政策暫時無法覆蓋的困境家庭或個人,通過臨時救助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生活保障。對確診病例中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等困難群眾,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加大救助力度。對因家庭成員被隔離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以及其他生活困難的確診患者及其家庭,在戶籍地或常住地申請及時納入臨時救助範圍。對因疫滯留且在住宿、飲食等方面遭遇臨時困難的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提供臨時住宿、飲食、衣物等幫扶。目前,已為94戶、119人發放臨時救助金46.33萬元。
三是優化簡化工作流程,提升救助時效。按照「先行救助,後置審批」原則,由街道直接啟動救助備用金,中高風險區「小額救助」審批權限由800元提高至1000元,確保及時足額將資金髮放到困難群眾手中。在轄區內設置臨時救助點,管控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討人員這一「流動的風險點」,目前街面跟蹤救助18人,臨時救助點內救助14人。暢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四是廣泛匯聚社會力量,關愛溫暖心靈。指導城關區慈善協會發佈慈善倡議,榆中、臨洮等地愛心人士為困難群眾捐贈蔬菜近6噸。依託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項目,線上開展課業輔導、雲上閱讀等豐富居家生活。指導心理服務機構、社工機構等開展特殊困難群體心理慰藉、疏導工作。這些「關愛」不僅溫暖了困難群眾的心靈,也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來自全社會的關懷。
針對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城關區迅速對全區養老服務機構實行封閉管理。抽調幹部點對點包干、聯絡養老機構做好監督與服務工作;區民政局發佈倡議號召老人科學抗疫;區衛健局全面保障養老機構「雙檢測」,即核酸檢測、抗原自測,已發放抗原試劑盒8115份,監測13輪次,結果均是陰性;及時為養老機構發放各類防疫消殺物資,包括30000瓶84消毒液、酒精、消毒凝露,20000隻手套、2000套防護服,10萬隻口罩等;協調解決養老機構生活物資和藥品供應、配送等問題。社會力量也積极參与物資保障,愛心人士為養老機構捐贈120袋米、面以及近8噸的蔬菜。
蘭州市西園街道:「硬核」舉措以「三快」「三嚴」「三保」守好省門、市門、家門
30日,記者在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處於城鄉結合部七里河區西園街道,以「三快」「三嚴」「三保」守好省門、市門、家門。
西園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志然介紹,西園街道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外防輸入」壓力巨大。疫情一開始,市區黨委就考慮到西園街道轄區平房院落多、自建房屋多、居民平均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偏低的實際,抽調區紀委、區執法局等工作力量,組織社工委成員、駐守幹部和志願者開展聯勤服務,全力支持西園街道開展防控工作。
街道構建「社工委」快速反應指揮體系,把轄區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駐守幹部等全部做為社工委應急處置力量,分工協同,明晰職責,建立了街道社工委疫情防控偏平化指揮體系,調度社工委各專班力量進行「快追快管快報轉」。充分發揮「三公(工)協同」工作優勢,在「追陽」流調中第一時間核實人員基本情況,快速找到人,形成初步流調報告進行風險研判,做到「快追」;發揮志願者骨幹力量引領作用,帶動轄區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志願者積極投身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三馬子快管工作隊」,從發現混管到管控小區最快僅約40分鐘,做到快速管住人,降低區域感染傳播風險;發揮駐地企業和社會組織平台作用,引導居民參與到疫情防控當中,在熟悉的小區樓棟開展人員摸排,快速甄別篩查有風險人員,做到快速轉走人。
在實際工作中,街道「嚴格制度、嚴查出入、嚴加管控」,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首先由街道統籌規定,向社區發放號段,由社區統一出具有號段的志願者工作證明和車輛通行證,確定工作人員和車輛數,規範了志願者服務隊伍,嚴格了制度。其次,對小區樓院實施「靜態」駐點值守和「動態」巡查聯動,在設置的「大包圍小分割」6個重點卡口點位、117個臨時管控場所門口和劃定的6個高風險區範圍的出入口實行志願者、駐守幹部、社區工作人員等「五人守一點」,嚴查了人員出入。最後,在風險區及風險範圍內實行巡邏、巡查、服務、協調和聯絡等「五組管一片」,嚴加管控小區,確保了高風險區「足不出戶、上門服務」、中風險區「人不出區、錯時取物」和全市臨時管控要求落到實處。
通過夯實社工委疫情防控服務保障職能,做到「保安全、保供應、保核酸採樣」。細化了風險區網格,明確了人崗對應的職責,成立了綜合協調、安全保衛、後勤保障、健康監測、醫護保障、消殺、轉運等7個工作組開展疫情防控,勸告居民居家,非必要不出門,確保了轄區安全。對接市區兩級糧食商務農業等行業部門,在街道各社區布置48個蔬菜糧油保供點位,調度保供企業24家,每天平均「線上」保供下單約1.1萬單次、「線下」派送高原夏菜蔬菜包及糧油等生活物品2萬餘份、動用物資保供流動車105台,切實保障了轄區居民群眾的健康有序生活。協調區疾控部門增派核酸檢測力量,最多時出動360名醫護,配備280名志願者,推動10個社區的核酸檢測進小區進樓棟進家門,避免了扎堆擁擠和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摸排關愛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體,慰問贈送米面油菜等生活物資約20噸,為透析孕檢等病人提供愛心車隊就醫服務155台次。
朱志然稱,下一步,街道將在三不管樓院派人防、在平房院落設門防、在物業小區建「群」防等方式進行人防物防技防,嚴格落實出入證和一掃三查制度,進一步加強小區管控;全力開展重點場所和行業的拉網排查,督促落實「四方責任」;主動發動轄區更多志願者力量加入社工委應急處置機制中,增加轄區核酸檢測服務點位,壯大核酸檢查隊伍。
來源:中國甘肅網
記者:程健 沈文剛 任磊
來源: 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