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今年的國慶檔,其實呈現出了兩大特點。
第一,真實事件(故事)改編的電影佔比較高,其中7部新片中,有3部都是如此。
第二,票房呈現出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檔期過半,有6部票房均未破億。
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簡直又「猛到爆炸」——
上映15小時,票房破億,2天的時間,票房又迅速衝到了4億。
這部電影就是張譯、殷桃主演的《萬里歸途》。
在票房之外,影片又掀起了觀眾「平常不曾見到的」輿論發酵。
比如這位在阿富汗工作的趙領事。
他難掩興奮之情,洋洋洒洒寫了幾百字的影評,來表達對影片的喜歡。
我們熟悉的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罕見地為一部電影打call。
導演饒曉志一向以低調內斂著稱,但他這次也非常自信地給自己的作品打了滿分。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這個故事,可以說自帶優勢和風險。
優勢在於,片中的努米亞是個虛構的國家,但撤僑的背景,卻都取材於真實的新聞事件。
大家過去10年在新聞中或多或少都有過了解,因此觀看時特別有代入感。
風險在於兩個字,「撤僑」。
撤僑並不是一個多麼新鮮的話題。
之前的《戰狼2》《紅海行動》都涉及過這個話題。
不過在這些電影里,「撤僑」只是個背景板,這些影本質上,還是凸顯「個人英雄主義」的爽片。
而《萬里歸途》完全不同。
張譯和王俊凱飾演的外交官,都是手無寸鐵的普通人。
在撤僑過程中他們既要做到不干涉別國內政,又要保護同胞的安危。
難度堪比芝麻上繡花,整部片弱化了傳奇性,凸顯的是平凡人身上的光輝。
要拍好,很難。
01、
很多人去看這部影片,是衝著張譯和殷桃去的。
張譯剛剛憑藉《懸崖之上》拿了金雞獎影帝。
殷桃也在年初的《人世間》里,憑藉鄭娟一角大放異彩,他倆就是絕對的演技保證。
張譯在影片中飾演的外交官宗大偉是個「平民英雄」。
他沒有鐵齒銅牙和三頭六臂,卻把這個角色詮釋得立體生動。
比如他為了安慰妻子,身處戰亂之中,他還穿着阿拉伯的滑稽衣服逗妻子開心;
比如他為了營救同胞,用金錢收買叛亂分子,甚至和對方的頭頭談笑風生;
比如他也會懦弱,面對成朗(王俊凱 飾)的質疑,也會惱羞成怒。
但是他能在怯懦之後,爆發匹夫之勇,在《星星點燈》的音樂聲中開車衝出重圍。
宗大偉這個人物有小情有大義,為了救人可以選擇圓滑,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守得住底線。
特別是最後勇敢參與「俄羅斯輪盤」的遊戲,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而殷桃呢,在影片中又飾演了一個苦情的角色。
片中,她飾演的角色是中國駐非洲的某公司經理白嫿。
她的丈夫章寧(張子賢 飾)是宗大偉的同事,在開始的一場動亂中中彈犧牲。
所以白嫿是忍受着巨大的喪夫之痛,參與到撤僑行動中的。
不同於《人世間》,本片中給她宣洩悲傷情緒的鏡頭極少,更多的時候,白嫿是選擇隱忍。
所以我們看到殷桃飾演這個角色時,狀態始終是緊繃的。
白嫿身為經理,有條不紊地指揮大家撤退,給大家打氣。
她越是泰然自若,觀眾越是能感受到她撕裂的內心,這種狀態直到影片結尾才得到釋放。
在回國的飛機上,白嫿抱着丈夫的骨灰盒。
憂傷的臉,像是剛剛發生過激烈鬥爭,來不及打掃的戰場,而她平靜的眼神,則告訴觀眾一切終將過去。
02、
張譯和殷桃的表演固然精彩。
但是《萬里歸途》的看點不僅僅於此。
作為一部主旋律影片,拍出過《無名之輩》的饒曉志,真的給出了不一樣的答卷。
撐起7億+票房的,也不是別的,正是電影里「打破常規」的5種改變。
影片完全摒棄了,很多主旋律電影「大而空」的弊病,選擇了「小而精」的路子進行了精準打擊。
這是第一種改變。
在鏡頭語言上,饒曉志放棄了那種主旋律影片特有的那種大紅喜氣風。
全片剛開始,導演用大量手持攝影和長鏡頭,用灰濛濛的濾鏡,呈現了一個搖搖晃晃身處戰亂中的險惡環境。
其中不乏斷肢爆頭的大尺度鏡頭。
特別是一個小男孩在爆炸後身首異處,苦苦掙扎讓人看了咋舌,寫實的畫風像極了《黑鷹墜落》。
劍走偏鋒,不避諱尺度,現實主義敘事,這是第二種改變。
幾大主角身為外交官,穿着也不講究,甚至是有些灰頭土臉。
影片開始的一場戲裏,導演甚至故意讓外交官章寧講了一個關於「尿出的尿有些黃」的粗鄙玩笑。
就是為了對主旋律影片的主角進行「祛魅」,讓主角褪去光環成為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
這是第三種改變。
在劇情設計的張力上,你也能感受到明顯的不一樣。
本片最讓我佩服之處在於沒有選擇煽情的路線,拍得十分克制,沒有刻意讓觀眾哭。
它都是通過設計,來讓劇情張力拉滿。
影片前面一片死寂,但是宗大偉開車前往迪拉特的路上,車上的音響突然播放起了鄭智化的《星星點燈》。
一首老歌,放在其中立刻有了新的生命力,車上三人應和着節奏打着節拍,氣氛也一下子活躍起來。
宗大偉他們面對叛軍的威脅,作為普通人他們沒法像吳京一樣快意恩仇。
但是在危難之際,他們拿出了中國護照,抵住了叛軍黑洞洞的槍口,就這一個鏡頭,足可以叫人落淚。
最後宗大偉、成朗都來了一次爆發,宗大偉扣動了扳機,參與到生死遊戲中;成朗以攝像機為武器,厲聲警告叛軍頭領,都讓人看得頭皮發麻。
這是第四種改變。
第五種改變,體現在影片的畫風呈現上。
影片的畫風是粗糲的,但是其中卻藏着很多精巧的構思。
比如顏色處理上,全片幾乎所有事物的色彩都是灰暗無光,可是只有中國的國旗、燃燒的火焰、童話書《一千零一夜》的封面卻是十分鮮艷的。
這些都是絕望世界之中的希望,這不禁讓人想起了《辛德勒的名單》的穿紅衣服的小女孩。
比如在畫面對比上,本片用到了極致。
你可以看到車外是屍橫遍野,車內幾個同事,卻在互相開玩笑打氣;
你可以看到街道一角是紛飛的戰火,不遠處幾個非洲小孩,卻在快樂地踢球;
你會看到宗大偉回到家後,家門外是他帶着愧疚的身影,家門中卻是其樂融融的氣氛,當他跨入家門,一切誤會瞬間消弭。
一部主旋律影片能捨棄掉情緒化敘事,用費力不討好的方式拍出這麼多新意,真的值得我們尊敬。
韓國影片《摩加迪沙》也是講述撤僑題材,但是看過《萬里歸途》後,比起《摩加迪沙》不自信的誇張,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一句,撞題材不可怕,誰弱誰才尷尬。
《摩加迪沙》
導演饒曉志並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
本片的製片人是郭帆,而饒曉志和郭帆又是寧浩和徐崢用「壞猴子72變」計劃扶持出的青年導演。
寧浩徐崢,他們帶領的這一幫年輕導演,已經接過了第六代導演的接力棒。
03、
我們再說說其他演員的表演,也都是亮點滿滿。
比如開頭的張子賢。
他之前在《受益人》《叛逆者》中都飾演過搞笑角色,本片中他演的外交官章宇也是個搞笑咖。
觀眾都以為他會在全片中成為氣氛擔當,可是剛出場沒多久就中彈犧牲了,讓我們直呼「意外」。
比如李雪健客串出演了坐鎮後方的外交官一角。
大家都知道李雪健因為鼻咽癌說話不清晰,觀看本片時我剛開始也是捏了一把汗。
但實際看下來還是被震撼了,李雪健飾演的外交官動情地說:「祖國不會放棄一個同胞,我們一定帶大家回家!」
我們能明顯感覺到李雪健的嗓音變得沙啞,但是觀眾還是被他飽滿的情緒給深深感染,這句台詞也成為全片一大淚點。
比如萬茜。
她在《人潮洶湧》後再次和饒曉志合作,不得不說萬茜真的長了一張銀幕臉,看上去端莊大氣。
影片中她飾演宗大偉的妻子,夫妻倆一個在北京一個在非洲。
所以萬茜幾乎全部的戲份都是打電話的獨角戲,但是她把這個懷孕焦慮的妻子演繹得十分到位。
前面幾場電話戲她用臉部微表情演出了3種層次感,從懷疑到得知真相再到焦慮最後到理解丈夫。
影片最後夫妻倆重聚後擁抱,溫馨又感人。
當然演員中引起討論最多的還是王俊凱。
老實說,看完預告片後,看到王俊凱還是捨不得剃掉劉海,我心裏還是不太看好他,覺得他有偶像包袱。
影片前半段,王俊凱飾演的成朗也不討喜。
身為外交官,王俊凱的造型像個高中生,而且做事很魯莽,不帶腦子。
比如一開始,就是因為他拿着攝像機拍攝,導致整個團隊被叛軍抓捕;
比如撤退途中,大家出於禮貌,稱呼他為「領導」、「朗哥」,這個愣頭青竟然照單全收,毫無愧意。
比如宗大偉帶着大家前往迪拉特避難,那裡本來是沒有援助的,宗大偉不得已騙了大家。
明眼人都知道宗大偉用的是「望梅止渴」,用善意的謊言激勵大家前行,可是成朗這個愣頭青卻非要戳破謊言,讓宗大偉難堪;
以上種種「惡行」都讓成朗這個角色不討喜。
在觀影時,我甚至能聽到旁邊兩個阿姨一直在吐槽成朗拖了大家後腿。
可是看到後來,我看到了成朗這個角色有了很大的成長。
這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開始慢慢理解了宗大偉,他用自己的微笑感染了周圍的人。
影片也為他安排了救贖情節,他拿着一個沒有電的攝像機,假裝拍攝叛軍暴行,同樣用一個勇敢的謊言來拯救了大哥宗大偉。
影片最後,他面對宗大偉,也開玩笑地稱呼大哥為「小宗」,前面輩分的爭議,也被這個玩笑輕鬆化解了。
觀影時我也注意到王俊凱的正面照很帥氣,側面照有一些臃腫。
後來才了解到他為了這個角色增肥近20斤,就是為了演出成朗在逃亡途中身體浮腫的狀態。
可以肯定地說,比之前的《重生之門》和《斷·橋》,王俊凱在《萬里歸途》里確實有了明顯的進步。
04、
最後,我們還要說一下影片最大的懸念:那把左輪手槍中究竟有沒有子彈?以及片中2個彩蛋
以下涉及到劇透。
本片的高潮戲是張譯和叛軍頭子穆夫塔玩了一把「俄羅斯輪盤」,這是個經典的殘酷遊戲,賭的是人的性命。
影片中穆夫塔在左輪手槍的6個彈槽中放入一顆子彈,隨意宣傳後關閉轉輪。
然後他和宗大偉輪流對着自己的頭扣動扳機,中槍者丟掉性命,輸掉比賽。
宗大偉是被迫加入這場賭博的,兩人輪流扣動扳機,最多3輪,必有1人被那顆子彈帶走性命。
宗大偉克服巨大的壓力,每一次扣動扳機都好像要克服萬鈞之力;而穆夫塔好像勝券在握一般,淡定地扣動扳機。
兩人一來一回扣動了5次扳機,結果全都死裡逃生,這時手槍遞到穆夫塔手裡,他徹底慌了神,根據規則他必死無疑,無奈之下,穆夫塔只好耍賴退出了這個遊戲。
其實簡單分析一下就能看出玄機。
作為叛軍首領,他們雖然無法無天,但也有忌憚,他們想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絕不可能當眾殺死中國外交官,更不可能以自己的性命為賭注來參與這場死亡遊戲。
可與此同時,叛軍中軍心不穩,身為頭領,必須用這麼一個殘酷的遊戲來證明自己是那個「天選之子」來穩定民心。
因此,穆夫塔在裝子彈時一定動了手腳,手槍里並沒有子彈,這也解釋了他為啥前2次開槍都那麼淡定,他就是在賭宗大偉不敢開槍,自己贏了比賽,還穩定住了軍心。
萬萬沒想到,他碰到了宗大偉這個硬釘子,接連開了3次空槍,最後一槍如果他打出去,要麼有子彈,自己死掉;要麼沒有子彈,自己謊言被揭穿。
槍里究竟有沒有子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編劇能把一個古老的賭博遊戲放進電影中產生出了多義性的解讀,真的很高明。
影片結束後,還有兩大彩蛋。
一個是天后王菲演唱了主題曲《歸途有風》,不得不說,天后空靈的嗓音真的很治癒,經歷了2個小時的跌宕起伏後,聽着這首歌,瞬間被治癒了。
第二個彩蛋里有吳京。
吳京客串出演了成朗的父親,完成撤僑後,宗大偉和他們父子二人來到沙灘度假,幾個人回憶起這場撤僑之旅,仍然心有餘悸。
宗大偉還調侃成朗的父親,是不是去過外太空,打過洋鬼子,當過戰狼,讓人忍俊不禁。
這也算是《流浪地球2》和《萬里歸途》的一次夢幻聯動吧。
總之,《萬里歸途》絕對是國慶檔的第一選擇。
它或許不是簡單粗暴的爽片,但是耐心看下來會發現它的爽點一點兒也不比傳統的爽片少。
口碑、票房也證明,這樣的國產良心好片,一定能火向全國,被更多人看到。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