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窗,在各家豪門節衣縮食之際,切爾西顯得格格blue。短短几個月時間裏,他們搞定了齊耶赫,搶來了維爾納,砸下了奇爾維爾,免簽了蒂亞戈-席爾瓦,然後以相當低廉的價格搞到了德甲當紅炸子雞哈弗茨。於是,切爾西球迷一邊處於上樹下樹的歡脫之中,一邊歌頌着一個女人的名字。
她就是,瑪麗娜-格拉諾夫斯卡婭。
【跑偏了的俄羅斯藝術美女】
如果你看看瑪麗娜-格拉諾夫斯卡婭的簡歷,就知道她入足球這行當是個意外。這位擁有俄羅斯和加拿大雙重國籍的姐們,小時候一直就讀於以音樂和舞蹈見長的學校。按照父母的規劃,她應該走一條從藝術圈美女到俄國胖大媽的成長路徑。但她的人生,卻因為阿布拉莫維奇跑向了奇怪的方向。
1997年,瑪麗娜畢業於莫斯科州立大學外語專業,她走出大學校門的第一份工作就走進了阿布的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由於出色的談吐、果斷而周到的為人處世方式,瑪麗娜用了短短五年就從一個前台花瓶小秘書變成了大boss阿布的私人顧問。隨着信任度的增加,瑪麗娜開始為阿布在俄羅斯國內打理公司上上下下各種事物。在成為老闆重要的智囊團成員之後,有一天阿布突然告訴她:「我在英國開了一個新副本,你去盯着吧。」
是的,這個副本就是切爾西。2003年6月,阿布出資1.5億英鎊買下切爾西俱樂部,瑪麗娜也在同年從莫斯科搬家到了倫敦。不過,瑪麗娜當時在切爾西只是負責幫老闆和客人們訂飛機訂卡座買英國伴手禮這些小事兒,並沒有過多參與俱樂部的運營。因為……如果你是個老球迷的話,你一定還記得2003年夏窗那條橫行歐洲大陸的定理——凡是切爾西看中的人,別家就沒戲了,甚至連抬一下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那時候在轉會市場上為所欲為的切爾西並不太需要一個財務管家或者談判高手,而且阿布在經營初期完全是個真人FM玩家,無論是買自己的好友舍普琴科還是引入東歐老鄉斯梅爾京、日爾科夫都是他一個人的主意,其他人完全插不上嘴。
然而,一切在2007-08賽季發生了變化。於切爾西而言,那個賽穆里尼奧黯然下課,藍軍告別了阿布入主以來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於阿布而言,那個賽季他和自己的第三任老婆離婚,媳婦分走了他55億歐元的身家,緊接着是2008年次貸危機,阿布的財富再度大幅度縮水。再加上2009年歐足聯出台的財政公平法案……這一切都意味着,切爾西必須換個活法了。
那麼問題來了,沒法子再像以前那樣用錢解決一切的阿布該怎麼掌控切爾西的經營呢?
阿布給出的答案是:瑪麗娜。
【我是切爾西一姐,我為老闆代言】
2009年歐冠半決賽,德羅巴賽後對着攝像機鏡頭大罵裁判「這真是***恥辱」造成了軒然大波。當時正趕上和德羅巴談續約,所以切爾西許多高層都覺得在這風口浪尖上最好還是趁熱乎把德羅巴賣掉。但是,瑪麗娜強硬的站出來反對,並且撂下一句話:「留下德羅巴!如果惹出任何亂子,都由我來負責。」
2009年8月,切爾西與德羅巴續約3年。後來,續約時已經31歲的德羅巴在藍軍又打出了三年的巔峰,不僅幫助切爾西拿到英超冠軍、足總杯冠軍,而且在2011-12賽季率隊拿到了隊史第一座歐冠獎盃。
現如今,切爾西內部人士普遍認為,德羅巴事件是瑪麗娜在切爾西影響力的轉折點。從那之後,阿布在切爾西大到經營方針小到球員關係都會徵詢瑪麗娜的意見,而瑪麗娜也開始成為藍軍的重要人物。
——2010年,瑪麗娜正式成為了阿布在切爾西的代言人,開始參與球員轉會工作,托雷斯的加盟正是她的手筆。
——2013年,瑪麗娜進入了俱樂部的董事會,從面子到里子都成了藍軍的實權派。那時候她的話語權有多重?2013年夏天,那不勒斯主席德勞倫蒂斯在被記者問到卡瓦尼是否能轉會切爾西時,德佬說這關鍵取決於瑪麗娜的決定。
——2014年10月,切爾西原CEO羅恩-古爾利離職。從此,切爾西俱樂部大小事務都由瑪麗娜拍板。而瑪麗娜也逐漸表現出黑社會領袖的氣質,那個賽季在和特里談續約時,特裏面對一年一簽的合同很是猶豫,結果瑪麗娜直接對切爾西隊長爆出粗口:「要麼接受,要麼就Fxxxxxx扔那兒」(take it or f****** leave it),特里最終乖乖在一年續約合同上簽字。
這樣的瑪麗娜,已經不是當年的小秘書了。有一次阿布到倫敦想讓瑪麗娜陪他去給朋友買份禮物,然後boss大人收到自己前任秘書的回復是:「我太忙,沒時間配你逛。」
事實確實如此。據英格蘭媒體估計,瑪麗娜每個夏天要進行超過500次談判,基本不是在談判桌前就是在去談判的路上。
雖然這些談判有勝有負有賺有賠,但她的對手在走下談判桌之後卻大多都會感慨一句:
「No姐,你實在太厲害了。」
【No姐,談判桌上的親媽】
說到瑪麗娜的談判功夫,就不得不提她的No姐之名。2010年瑪麗娜上任之初,正值切爾西經營策略轉變,所以她得想方設法幫着藍軍對付FFP。當時無論買人還是賣人,瑪麗娜都是統一的態度。
——買球員時,她會第一時間說no,然後給教練推薦一個plan B。
——賣球員時,無論對方第一份報價是多少錢,她的回應都是no,no,no!
一位經紀人告訴《每日電訊報》:「和瑪麗娜談生意,不行就是不行。一般人說不時,其實意思是讓我們再見個20次面,然後最後敲定一個價格。但是,當她說不的時候,你不會再聽到她的消息。這在足球界真的很少見。」
於是,No姐這個名號就在江湖上傳播開來。
2015年夏窗,No姐來到和恆大俱樂部商討張琳芃的轉會。在No姐剛剛抵達廣州時,恆大方面的代表劉永灼表示:「很感謝你犧牲自己的公眾假期來商討轉會事宜。」然而幾天之後,一直都很有涵養的劉總卻爆了粗口:「我就沒見過這麼談轉會的,她當是在市場上買白菜嗎?」
沒法子,這就是No姐的行事風格。切爾西經常會在轉會窗關閉前一天扎堆官宣一大波球員,因為No姐那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鬆口的作風,甚至連列維都甘拜下風。
但是這樣的風格擱在足球圈裡卻也不全是優點。畢竟,足球場上的好球員是稀缺產品,一味的壓價一不小心就會被別家趁機挖走。這一方面造成了切爾西在轉會市場的一些恐慌性購買,巴巴-拉赫曼、喝水哥、贊帕科斯塔都屬於這一掛的;另一方面,對於預算的控制也讓藍軍和一些好球員擦肩而過,穆里尼奧就曾經抱怨過:「我想買XX,但瑪麗娜說No,然後轉身推薦給我一個身價打六折的球員……」
然而,瑪麗娜的執政確實徹底改變了切爾西人傻錢多的形象,她不斷在談判桌上與對手博弈,奉行一套「賣完人再買還要賺錢」的理財方法,把女人勤儉持家的天性發揮到了極致。特別在賣人方面,瑪麗娜的功力也就是利物浦的愛總能勉強一戰。比如,她以3700萬英鎊的價格把已經在穆里尼奧手下失寵的馬塔賣給了曼聯;又比如,她以4000萬英鎊的價格把當時德轉估值只有2700萬英鎊的馬蒂奇也賣給了曼聯;再比如,她這些年把無數的士賣出了高價,切爾西近10年靠着賣小妖就入賬1.94億英鎊。
不過,瑪麗娜在買人的眼光上一直受人詬病,不僅常常有人諷刺她看顏值買人,而且她有時候也會表現出女人衝動消費的天性——比如連價也沒還,就直接以8000萬歐元砸下的凱帕。對於這種反差極大且令人窒息的操作……好吧,想想自己的親媽在攤位上買菜,為了一塊五毛精打細算,然後反手就買大幾千的保健品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樣子,就是這感覺沒跑了。
所以,切爾西球迷對於瑪麗娜的評價一直是就兩點。
A.賣人90分,買人50分。
B.無論買還是賣,都是個狠人。
其實,瑪麗娜在切爾西的工作一直是毀譽參半,直到2020年夏窗……
狠人瑪麗娜-格拉諾夫斯卡婭,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刻。
【瘋狂買買買,No姐是這個夏窗唯一的神】
2019年2月,切爾西遭遇轉會禁令,兩個轉會窗口都不能買人。於是,瑪麗娜的操作開始了。
她先是以延期發貨的方式買下了普利西奇,又以提前租借註冊的方式買斷了科瓦契奇,讓藍軍在轉會禁令期間也引了倆強援。為了榨出29歲的阿扎爾最後的剩餘價值,瑪麗娜把合同只剩一年的比利時人愣是談出了1.2億歐元的高價;緊接着卡希爾清倉、路易斯甩賣、伊瓜因退租、贊帕科斯塔巴卡約科喝水哥外租,又為切爾西節空出了一大筆薪資空間;然後馬競就早早宣布以5000萬英鎊買斷莫拉塔,讓這個原本就富裕的家庭更加不堪重富;再加上疫情影響導致轉會市場大跌……一個手握重金憋了一整年的闊太太趕上了一場奢侈品的跳樓大甩賣,那還等什麼,血拚啊!
——2月13日,切爾西官宣:齊耶赫以3800萬身價加盟。
——6月18日,切爾西官宣:維爾納將在賽季結束加盟藍軍。
——8月24日,切爾西官宣:以一份1+1的合同免簽了蒂亞戈-席爾瓦。
——8月26日,切爾西官宣:以5000萬英鎊格從萊斯特城簽下了奇爾維爾。
——9月4日,切爾西官宣:簽下轉會市場當紅炸子雞哈弗茨。
在這個大傢伙兒都勒緊褲腰帶過窮日子的夏窗,切爾西成為了整個國際足壇唯一的大戶人家。在距離轉會窗口關閉還剩一個月的時候,報復性消費的No姐已經擲出了2.3億英鎊。就算這樣,她也仍然不忘把德轉身價高達9000萬英鎊的哈弗茨成功殺價成了6200萬英鎊基礎轉會費+800萬英鎊浮動……
這個夏窗的No姐,一戰封神。
所以,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形容瑪麗娜?
——她是典型的談判專家的,總是能在談判桌上保持強勢,試圖壓價,毫不妥協。
——她會第一時間從商業角度去思考問題,在做買賣的狠辣程度上一點兒都不賢妻良母。
——自打接手球隊經營之後,她每個夏窗都要經手120份左右的合同,從青訓簽約到大牌引援,從搞定經紀人到降服球員,從和球員父母談判到給新援安排住宿,事無巨細。
——她非常注意外租大軍的青訓發展,曾經多次被人看到與維特斯的俄羅斯籍老闆亞歷山大-齊吉林斯基一起觀看維特斯的比賽,甚至曾經與維特斯的前市場部經理彼得-岡斯勒一起拉過英國Truphone移動通訊公司的巨額商業贊助。
——雖然困難重重,但她依然在謀劃為切爾西建造一座容量更大、設施更先進的新球場,如能成功,將有可能幫助切爾西超過曼聯成為英超票房第一的俱樂部。
2003年之後,阿布換了3個老婆,切爾西換了13個教練,唯有她一直在阿布和切爾西身邊。現如今,切爾西董事會有3個成員,分別是主席布魯斯-巴克、董事尤金-特內鮑姆、董事格拉諾夫斯卡婭。三人中,前面兩位都已經基本退居幕後。
至今,她仍然沒有維基百科的介紹,也不玩臉書、推特等社交網絡,只有一個LinkedIn賬號,但上面也只有基本的教育背景和職位信息。
對於瑪麗娜,你很難使用「不吹不黑」這個詞,對她的評價總是非吹即黑的兩極。不過,無論是褒獎還是諷刺,你都不能否認這個女人的能力和野心。
按照切爾西內部人士的形容:「她對成為名媛沒有絲毫興趣,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大權在握。」
其實,這句話便是真實的瑪麗娜-格拉諾夫斯卡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