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加速構建生物產業全流程垂直生態體系

2022年10月16日17:52:08 熱門 1180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

上周舉行的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活動上,兩所大學奠基、18位院士受聘、8個科技創新的項目簽約,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打開新局面,啟航新征程。

生物產業是松山湖科學城重點突破的產業之一。作為永不落幕的朝陽行業,經過多年發展,松山湖已落戶超過400家生物技術企業,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和醫療保健品等領域集聚態勢明顯,初具規模。

「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將加速人才等科創資源匯聚,助力東莞生物產業發展。東莞生技公司將通過抓龍頭、強存量,建平台、引增量,補短板、促發展,建中心、全服務等多措並舉,加速形成生物產業研發、孵化、中試生產、臨床註冊、產業化全流程垂直生態體系。」東莞生物技術行業協會會長、東莞理工學院顧問、東莞市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技公司」)董事長宋濤表示。

東莞加速構建生物產業全流程垂直生態體系 - 天天要聞

生物技術產業大廈——松湖葯港產業園工程效果圖

迎紅利期:

科學城啟動,加速人才等科創資源匯聚

兩所大學奠基、18位院士受聘、8個科技創新項目簽約……一座冉冉升起的科學城,離不開源頭創新的大科學裝置,離不開英才匯聚的大學,也離不開肥沃的產業土壤。

生物產業是松山湖科學城重點突破和打造的七大產業之一。在去年9月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快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中提出,松山湖科學城將圍繞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7大產業,依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前沿基礎研究平台,建設一批新型協同創新平台、產業創新聯盟,開展核心技術集中攻關。

製造業名城的東莞,自2012年下半年正式決定建設「東莞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以來,經過多年發展,生物產業已然初具規模,實現了從無到有量的積累。

松山湖科學城將為東莞生物產業帶來哪些發展優勢?

早在去年8月,中國散裂中子源相關技術催生的首個產業化項目,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以下簡稱「BNCT」)產生強中子束流,對腫瘤進行中子照射。這也是我國自主研製成功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

隨着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的有序推進,未來,BNCT治療中心在惠及全國患者的同時,將催生新動能,加速東莞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東莞加快推進建設BNCT治療中心並儘快開展臨床試驗,對於造福患者和提升國內BNCT的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副經理傅世年認為。

大科學裝置的建設,以10年為單位,自2011年動工建設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為東莞生物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研發的實力,提供了多數城市無法比擬的發展優勢。

大科學裝置對於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由此可見一斑。《意見》提出,要依託大科學裝置,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基礎支撐服務平台,加快中子治療技術探索設施、大科學智能計算數據中心、大灣區電鏡中心、材料科學用戶實驗設施等項目建設,形成大科學裝置與前沿技術攻關鏈式協同,為產業關鍵技術突破提供支撐,催生更多從「0」到「1」的重大創新成果。

隨着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未來所呈現的前景更讓人期待。

在啟動活動期間,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同日奠基,兩所高水平大學在改變東莞教育格局的同時,更為產業的發展帶來可以預期的發展契機。

據了解,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將設立包括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在內的4個學院,這對於高技術含量的生物產業而言,未來將補強在人才資源方面的短板。

大灣區大學主要建設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關大科學裝置、新型研發機構融合辦學的學科領域,設立相關領域研究生院和研究院,承擔產學研相關功能。

就在上周,由東莞理工學院主辦,松山湖管委會、東莞市科技局協辦的2021松山湖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隆重舉行,包括生物產業在內等11個重大項目、平台集中揭牌,參與到松山湖科學城建設中來。研討環節,宋濤等專家共同討論了東莞理工學院建設生命健康技術學院的可行性建議和未來發展。

探討成立有關生命健康技術學院是東莞生物產業在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之際,主動作為,搶抓機遇的生動體現。

「經過多年發展,東莞生物產業已經初具規模,隨着國家戰略落地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不遠的將來,東莞生物產業將迎來科技創新資源加速匯聚的紅利期。」此次論壇上,宋濤在發言時表示。

東莞加速構建生物產業全流程垂直生態體系 - 天天要聞

莞台生物技術合作育成中心

打造新動能:

建設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製造基地

10年前,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式動工建設,10年後,松山湖科學城這一國家戰略全面啟動。2012年,在東莞轉型升級的產業發展需求下,東莞正式進入生物產業。

近10年過去,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東莞生技公司推動生物產業實現從「0」到「1」,由小及大的發展,已然初具規模。

據悉,目前,松山湖高新區已落戶超過400家生物技術企業,包括國內創新葯龍頭東陽光葯業、生物製藥領軍企業三生製藥、國內最大的體外診斷試劑原料供應商菲鵬生物、國內DR(數字化X射線影像系統)行業標準的起草與制定單位安健科技、全球先心封堵器系列產品的第二大供應商先健科技、全球義齒加工行業最大的公司現代牙科、國內高壓造影行業的領軍企業安特高科、國內彩超設備領軍企業開立醫療等一批獨具創新特色和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這是東莞生物產業開啟新征程的強大基礎和動力。這也是松山湖生物產業成為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重要條件。

今年2月,《東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規劃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發佈,東莞生物產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根據《實施方案》,總規劃面積2489畝的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將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等產業,建設國內極具潛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今年以來,東莞首次提出「打造新動能」。新動能的抓手,首先是新產業。生物醫藥被稱為永不落幕的朝陽產業,尤其是新冠疫情以來,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更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博邁醫療研發的冠脈球囊已經入選了全國20個地方的集采名單。」位於松山湖的廣東博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斌說。

2012年在松山湖高新區成立的博邁醫療,經過9年發展,擁有多個全球獨家的技術和產品,已經成長為中國血管介入球囊產品和技術的領軍企業。其冠脈介入球囊系列產品已遠銷包括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在內的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過去,冠脈球囊導管導絲等一次性高值耗材類產品,屬於進口壟斷的倒掛格局,進口替代市場潛力巨大,國產品牌任重而道遠。博邁醫療從事其研發和投產之後,短短兩年半時間在冠脈球囊導管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已名列前茅。

2月出台的《實施方案》明確,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選址松山湖三角地及台灣科技園部分,總規劃面積2489畝,約1.66平方公里。其未來的發展目標為,立足國家級高新區的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等產業,建設國內極具潛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實施方案》還提出,要推動國內外大型生物研究機構和企業在東莞發展,着力突破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等領域,培育壯大大健康和生命產業集群,打造國內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製造基地。

在重點發展領域方面,東莞將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承接海外授權新葯的研發生產,加快發展中藥新葯、現代新型中藥的研發與培育,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型新葯研發機構。重點發展精準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加快數字化醫療影像設備、新型醫用診斷設備、可穿戴智能設備等電子醫療設備的研發與生產。

除此之外,東莞還將培育發展智慧醫療產業,建立市域醫療大數據中心,支持人工智能在醫療大數據分析和診療中的創新應用。

在惠及民生方面,東莞將布局具有聯網功能的家用自我診斷和個人健康監控穿戴設備等智能醫療產品研發,鼓勵開發和應用各類健康相關軟件,發展設備、醫療、數據與服務融合的新興業態。

構建新平台:

重點打造資本平台和CRO/CMO平台

政策指引發展的方向,大科學裝置賦能產業未來,對於生物產業自身而言,在同時面臨廣深兩大超級城市的虹吸效應下,如何持續夯實產業基礎,搶抓機遇?

自東莞建設「東莞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以來,作為東莞生物產業主要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國資生技公司董事長宋濤對於產業發展的未來有着清晰的發展目標。

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帶動生物技術產業優化升級的主力軍,在推動經濟增長、帶動中小企業發展、解決社會就業、拓展市場、推進轉型升級、提升地區形象等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月7日,東莞生技公司連同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廣東東陽光葯業有限公司舉行項目簽約儀式,後兩者投資廣東東陽光葯業有限公司,助力松山湖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加速成長。

這是國資東莞公司推動東莞生物產業發展的生動案例。在此之前,松山湖龍頭企業廣東東陽光葯業由於整體融資額度高,完成難度較大,東莞生技公司的出手,助力企業未來上市實現葯研資產證券化

作為中國市場佔有率最大的體外診斷試劑核心原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菲鵬生物是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核心原材料研發、生產並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菲鵬生物從2016年起在東莞紮根發展。松山湖管委會、東莞生技公司對於公司的落地、發展提供了周到細緻的服務。目前取得了飛速發展的成績,預計2020年收入在5個億左右,在東莞松山湖呈現快速發展態勢。」菲鵬生物總經理歐高兵表示,松山湖周邊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很看好松山湖生物產業未來的發展。 「東莞生物公司將通過抓龍頭、強存量,建平台、引增量等多措並舉,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持續提供動力。」宋濤表示,目前,松山湖有20餘家購地企業,分屬各細分領域的龍頭,東莞生技公司將重點服務好這些龍頭企業,協助解決其發展過程中的各項困難,推動其邁向更高發展水平。

此外,在中小企業方面,東莞生技公司將以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性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遴選和重點培育10-20家成長潛力大、發展速度快的創新型企業,加大企業支持力度,爭取在生物醫藥領域培育出一批掌握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強的行業骨幹企業和獨角獸。

生物產業是一個典型的高技術含量行業。「今年,東莞生技公司將重點打造園區的資本平台和CRO/CMO平台(研發外包/生產外包)。在資本平台方面,我們將率先成立規模為4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金,重點投資已落戶或即將落戶松山湖的創新型生技企業,加速企業發展。」宋濤表示,目前東莞市和松山湖在籌措100億元規模的產業母基金,通過撬動社會資本,有望放大到500億元的規模。這些資金將重點投資到包括生物產業在內的東莞7大戰略新興產業,為生物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資本支持。

在公共服務平台方面,今年,東莞生技公司將重點打造醫藥臨床前和臨床CRO,醫藥CMO/CDMO,醫療器械臨床CRO等三大公共服務平台。目前,東莞生技公司正在和上述領域的優秀上市公司洽談合作方案,三大平台建成後,醫藥和醫療器械從研發到生產的核心產業關鍵得以打通。

打通全鏈條:

加速形成生物產業全流程垂直生態體系

松山湖生物產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如何推動產業實現從「1」到「100」的騰飛。「東莞生技公司將從產業價值鏈、人才、政策等多角度補齊短板。同時,將加速形成生物產業研發、孵化、中試生產、臨床註冊、產業化全流程垂直生態體系。」宋濤表示。

在產業價值鏈方面,東莞將精心梳理現有生物企業的產業鏈,找出現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通過加強關鍵環節的配置,促進整個產業鏈的深度融合發展。

同時,結合東莞信息技術的優勢,東莞生技公司將推動產業鏈之間的跨界融合發展,積極推動「醫療+智能機器」「醫療+大數據」「醫療+移動互聯網」等跨界融合發展。例如,目前東莞生技公司正在推動金域醫學東莞項目與華為在醫療+大數據方面的合作,促進病理檢測分析的智能化、高效化。

此外,在人才方面,東莞生技公司將持續加強與本地高校,特別是東莞理工學院的合作,加強生物技術基礎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產業發展輸送優質人才。東莞生技公司的宋濤董事長已被敦聘為東莞理工學院顧問,將致力於東莞理工學院在生物技術方面產學研平台的搭建,在學校人才與企業之間建立起溝通橋樑。在產業生態圈方面,東莞生技公司將攜手生物技術行業協會,聯合廣深兩地的生物技術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服務機構,構建廣深科技走廊生物技術產業合作聯盟,推動聯盟內的技術交流、資源共享、人才流通,形成健康活力的產業環境。

毋庸直言,松山湖生物技術產業前期完成了基礎的集聚,但是分佈還是相對分散,沒有形成專業化園區、服務中心。

「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已正式掛牌,下一步,我們將建設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的專業園區和服務中心,構建生物產業研發、孵化、中試生產、臨床註冊、產業化全流程垂直生態體系,將是松山湖生物產業的企業中心、展示中心、公共服務配套中心、會務交流中心和政務服務中心,成為園區發展生物產業的策源地。」宋濤表示。

據了解,松山湖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專業園區——松湖葯港佔地167畝,總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打造一個生態科技、花園式的東莞生物產業中心園區。

未來,東莞生技公司將依靠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華為、東陽光等一流平台和企業,聚集更多高端高層次專業人才,搭建科學家與企業家溝通、對接與合作的平台,強化註冊申報、知識產權、市場營銷等專業產業服務,加速生物產業鏈的全生命周期運轉。

文字:張華橋

攝影:受訪單位供圖

編輯:符德明

本文來自【東莞時間網-i東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及傳播服務。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