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解放軍東部戰區8月5日發佈的消息,當天東部戰區按計劃繼續在台島北部、西南、東部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持續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能力。東部戰區空軍持續出動殲擊機、轟炸機、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等多型戰機赴台島周邊實施制空作戰、支援掩護、空中打擊、偵察預警等實戰化演訓
《解放軍報》發佈的軍艦航行照片也引發熱議,照片顯示,一名解放軍海軍戰士在軍艦甲板上手持望遠鏡觀察的照片,照片近處是一艘艦艇,遠處的則是海岸線和山脈,海岸線上的白色柱狀建築物依稀可見。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台海軍出來攔截的這艘銹跡斑斑的船,從舷號935可以認出,這是台海軍的蘭陽號導彈巡防艦。
這船原本是美國諾克斯級反潛艦的25號艦「約瑟夫•赫韋斯」號,滿載排水量4260噸,是美蘇冷戰的時候為了獵殺蘇聯數量龐大的潛艇設計出來的,它是什麼時候下水的呢?
1970年…也不知道台灣從哪找來的這麼一根老蔥
在美軍服役時的蘭陽號
這艘獵潛艦在美軍服役時基本沒有參加過什麼大的行動,也就巡巡邏,到處溜達一下,唯一一次參加行動是解救擱淺在莫納島的雷吉納號郵輪,結果因為風浪太大行動還失敗了…
蘇聯解體之後,獵潛艦失去用武之地,被大量拋售處理,這艘艦在94年通過租借法案與同型的八條船打包賣給收破爛的台灣海軍(傳統藝能造不如買),改名「蘭陽號」。
台海軍將武三系統及標準一型導彈重新安裝到蘭陽軍艦上,彌補對空能力之不足,將其改造成導彈巡航艦,部署在蘇澳港,主要負擔台灣東北部至東部海域的巡防任務。
是目前除9783噸的基隆級驅逐艦(也是海淘的美國舊貨)外,台海軍噸位最大的主力戰艦之一。
加入台海軍的蘭陽號
蘇澳港在台灣的位置
這艘船在交付台海軍的時候保養狀況還是很好的,畢竟沒怎麼執行任務,一般來說,在灣灣只要保養的好,也不至於銹成這樣,你要是也這麼覺得,那我只能說你太小看保養水平堪比阿三的灣灣了。
這艘蘭陽號在服役的時候多次遭媒體揭露,因為高壓蒸氣鍋爐的妥善率欠佳,造成倒爐等失去動力的意外事件。
在2017年尼莎颱風侵台期間,停泊於基隆港的蘭陽號在台海軍的保護下,勉強躲過了颱風的侵襲,萬萬沒想到停泊在軍艦後方的民間渡輪「麗娜輪」因風浪過大造成捆繩斷裂,漂至前方撞擊到蘭陽號,導致該艦舷尾受損,直升機坪的欄杆斷裂、舷尾雷達偵測線斷裂,要不是在港內,搞不好當場給你表演一個戰艦沉沒。
事後由台海軍和台船檢視評估後,認為至少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修復,而且修理費約在新台幣百萬元,然後騷的地方來了,台海軍決定依偽國防部指示,向渡輪公司索償…
這還不算完,兩年後的2019年,蘭陽號於蘇澳船廠乾塢實施大修外包工程時發生火警,然而灣灣海軍完全沒有應對方案,最後是消防隊開着救火車來救火…
台海軍事後調查發現是因為外包廠商執行船底燒焊工程時溫度過高,造成爐艙控制室大量冒煙,火根本就沒燒起來,消防車過來給它噴水洗了個澡。
反正在灣灣手上一頓折騰,這艘船就成了現在這副拉胯樣
就這,灣灣海軍還捨不得讓它退役,因為台灣沒有造艦能力,軍艦補充全靠美國爸爸甩破爛,退一艘少一艘,這船至今已經有51年的艦齡了,毫無尊老愛幼的美德。
再看看這次穿越海峽中線,抵近高雄外海和台海軍成功級驅逐艦對峙的長春艦,2010年下水,052C級的三號艦,滿載排水量7000噸,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及垂直發射系統,外號「中華神盾」
長春艦
多次組成編隊突破第一島鏈前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高強度訓練,並且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第十六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長春艦這次護航歷時213個日夜,編隊共完成43批115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還和伊朗海軍艦艇在霍爾木茲海峽舉行聯合軍演,這些年可以說是代表我們的解放軍海軍瘋狂秀肌肉,出盡了風頭。
蘭陽艦:你不要過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