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川麻美,也許你會不知道她是誰,但是如果提到她飾演的電視劇,也許你一定會有熟悉感。
畢竟,國內買下版權以後,分別翻拍了兩部曲,分別是由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圖鑑》以及王真兒主演的《上海女子圖鑑》,這兩部就算你沒有看過完整的電視劇,但是短視頻平台內一定刷到過她們的片段。
而這兩部電視劇的正是翻拍於水川麻美的《東京女子圖鑑》,同樣是講述小鎮女孩在大城市奮鬥的故事,為什麼國內的兩部直接撲街,而《東京女子圖鑑》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更是11萬人點評中,還可以獲得8.2的高分呢?
Part 1
小鎮女孩到達了大城市,相比于海燕和陳可依都是為了能夠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一起,只不過因為意外,都和男友分道揚鑣,而自己留在了一線城市奮鬥,綾是為了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和男友留在了城市。
綾從一開始就對一線城市有所嚮往,從綾照鏡子幻想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中,她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依附「別人而選擇了城市。
最開始綾也沉迷於小女生的戀愛,和男朋友植樹每天過着簡單的生活,直到後來綾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並且看到身邊的朋友有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綾的醒悟並不是來自於某個很「電視劇「的片段,相反的,她的醒悟源自某次和男友進行親密行為以後,發現了自己那條破的脫線的內褲,她覺得,自己想要的不是這樣的生活。
所以,綾選擇了主動分手,在後來的戀愛中,從「消失的男友」到「有婦之夫」,從「醜男出軌」到「軟飯硬吃」,似乎所有的壞運氣都到了綾的身上,而綾也在感情中逐漸成長。
直到後面發現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才是最懂自己的那個人的時候,已然錯過,而某天再次遇到植樹,發現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家庭,並且生活幸福。
最後綾也找到了可以陪伴自己的人,在路途中,看到了一個年輕的女孩,身上穿着GUCCI,一身名牌,卻又充滿慾望的眼神,像極了年輕的自己……
Part 2
雖然綾的感情線中充滿了壞運氣,這些看似遙遠的事情,卻是當下不少大城市女孩的感情縮影(當然不可能倒霉到每個都遇到)。
快節奏的城市衝刺快節奏的感情,綾從早期的抱有期待到後面的理性對待,也象徵著綾在逐步地融入到東京這個大都市中,而這樣的感情不僅接地氣,更能夠引起共鳴。
而除去感情線,《東京女子圖鑑》也能夠真實反饋出東京當下女性的工作困窘,即便是有能力,但是因為當時的女性地位不高,分配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茶水小妹的工作。
並且在要求漲工資的時候還被前上司一頓羞辱,認為綾只值這個價格。
好在綾很幸運找到了一份工作,上司是個女強人,也是她的貴人,雖然嚴格的讓綾想要崩潰,但是後來才知道她的上司是希望她能夠和自己一樣獨立。
在上司的「打壓「下,綾一步步的努力,變成了後來大牌的主編,手下也有了10來號人,實現了經濟自由,也讓綾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了」東京圈「的一員,實現了事業上的成功。
Part 3
當然,如果《東京女子圖鑑》僅僅就憑藉富有「地方特色「的情感線和事業線,怕也是無法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它最加分的地方,應該是對於」現實「的刻畫。
綾的媽媽是從大城市「下嫁「到鄉下,而當她在和朋友們炫耀自己的首飾,享受着朋友的讚揚的時候,綾卻對此有些看不上。
所以從小鎮來的姑娘想要努力地融入城市,如看不上真正從城市來的「姑娘「,這個鮮明的對比顯得非常刺眼。
鏡頭中,小女孩向植樹奔跑而來,並且叫了一聲『爸爸「,以及綾約好「基友」在橋上聊天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才是現實,無論有多麼合適,錯過就是錯過,沒有騎士會一直等着公主,也沒有地老天荒的非你莫屬,留下的都是生活內短暫相交以後越來越遠的兩條線。
強行的感情線,不是奇蹟就是電視劇,少了那麼些生活氣。唯有當綾最後挽着別人的手的時候,你才會感慨,這才是真的生活。
最後綾遇到的那個像自己的女孩,更是升華了主題,大都市年年都有新人進來,她們用自己的年輕活力,或者是野心與慾望,才能夠讓這個城市更加的富有生機。
綾並不是第一個,但是也並不是最後一個,就像現在還在大城市奮鬥的女孩兒一樣,帶着自己的赤誠之心讓東京如此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