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檢察事業謀新篇」系列述評之四


★
歷史,忠實地記錄著檢察機關走過的印記。
從最高人民檢察署成立到人民檢察制度憲法地位的確立,從「文革」中遭受重創到檢察機關恢復重建,從檢察職能調整到化轉隸為轉機……新中國70年滄桑巨變,檢察機關始終以自己的方式詮釋着初心使命。
誕生於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服務於黨和國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工作大局,70年來,檢察機關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以辦案為中心,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於1950年9月偵悉美國政府特務間諜李安東、山口隆一等從事重大的陰謀武裝暴動罪行,乃於同年9月26日首先將李安東、山口隆一等加以逮捕,搜獲軍火武器、情報等大批罪證……」
1951年8月17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軍法處內,李安東等7人美國間諜案在此審判。作為公訴人,北京市人民檢察署檢察長羅瑞卿宣讀起訴書。
長達24頁的起訴書,列舉了李安東等人的大量犯罪事實。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軍法處對該案作出判決,主犯李安東、山口隆一被判處死刑。
成功辦理這起轟動一時的美國間諜案,是建國初期檢察機關以辦案為中心,發揮檢察職能,鞏固新生國家政權的一個縮影。
回望歷史我們發現,在新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檢察工作作為黨中央工作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始終堅持以辦案為中心,自覺在大局下行動,扛起檢察機關的責任擔當。
——發揮檢察職能,捍衛新生國家政權。新中國成立後,處於創建階段的檢察機關,發揮檢察職能,全力以赴投入到「鎮反」運動中,參與審核案件,起訴重大犯罪。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鎮反」運動中,經檢察機關起訴和辦理的反革命案件約20萬件。各地檢察機關還參與了「三反」「五反」運動,把檢察起訴國家工作人員的貪污案件和不法資本家的經濟犯罪案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積極履職,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起步時期,全國撥亂反正,各級檢察機關積极參与平反冤假錯案工作;最高檢組成特別檢察廳公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維護了社會主義法治尊嚴;全力參與「嚴打」鬥爭,增強了人民群眾安全感;改革開放發展時期,檢察機關根據黨中央部署,嚴懲經濟領域中的嚴重犯罪活動,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法治保障。
——進入新時代,檢察機關積極主動服務保障「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落實。投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拳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嚴懲相關領域刑事犯罪;維護食品藥品安全,部署開展專項行動,最高檢掛牌督辦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等引起社會關注的案件;改版並發佈指導性案例,以案釋法,為檢察辦案提供生動樣板。
一個個典型的案例,一項項生動的實踐,檢察機關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着檢察力量。
領導幹部帶頭辦案,發揮頭雁效應
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幹部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帶動全黨全國一起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
時針撥回到1952年2月10日,河北保定。
這一天,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案在此審理,2萬多人參加了公審大會。
這是共和國首例高官巨貪案。河北省人民檢察署組成了以該省檢察署檢察長孫光瑞為組長的聯合調查組,查清了二人的貪腐罪行。經河北省人民檢察署提起公訴,最終劉青山、張子善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66年後,千里之外的成都。四川省檢察院檢察長馮鍵在一起特大販賣、運輸毒品案的二審法庭出庭履職,該省高級法院院長王樹江擔任審判長,這是該省法檢「兩長」第一次同庭履職。「庭審質量非常高,彰顯了庭審的高質量和大法官、大檢察官的辦案水平。」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葯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在旁聽庭審後說。
檢察工作最大的實踐就是辦案。檢察長帶頭辦案,這一要求在最高檢工作報告中有着生動的體現。
「各級檢察長帶頭辦案,帶頭抓大案要案的偵查工作。」1989年3月29日,時任最高檢檢察長劉復之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報告檢察機關開展打擊貪污、受賄犯罪鬥爭工作時,提到各級檢察長帶頭辦案是檢察機關重點抓的幾項工作之一。
「堅持檢察長帶頭辦案,加重上級檢察機關的責任,下級查辦有困難的上級查,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逐案抓落實。」1996年3月12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相似的表述出現在繼任檢察長張思卿所作的最高檢工作報告中。
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情況新形勢新問題,最高檢針對領導幹部帶頭辦案作出更明確、更深入的部署,對領導幹部帶頭辦案的倡導和示範,給全國檢察機關帶來深刻影響。
——認真落實檢察長列席同級法院審委會會議制度,共同維護司法公正。2018年6月11日,最高檢檢察長張軍首次列席最高法審委會會議,針對齊某強姦、猥褻兒童案發表了抗訴意見,最終,最高法採納了最高檢的全部抗訴意見,改判齊某無期徒刑。各地檢察院檢察長在最高檢領導的帶領下,積極落實檢察長列席法院審委會會議制度,2018年,各級檢察長、副檢察長列席審委會會議8713人次,省級檢察院檢察長首次全部列席。
——檢察長帶頭閱卷,讓司法為民落實到每一個具體案件中。2019年3月,張軍檢察長在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于都縣檢察院調研,調研組當場翻閱案卷,直接指出問題。僅隔數日,幾個檢察院針對調研組提出的問題研究整改方案,列出整改措施。
——全國四級檢察長帶頭辦案正在成為常態。2018年,全國31個省級檢察院檢察長共辦理案件705件,各省級院檢察長直接辦理的案件覆蓋「四大檢察」,並且辦理的多為重大疑難複雜案件。今年4月,最高檢下發了《關於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辦理案件有關問題的意見》,對領導幹部辦案作出進一步具體規定。
一級帶着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各級檢察院檢察長帶頭辦案,努力推動檢察事業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
優化創新檢察監督方式,推動新時代檢察工作發展
70年波瀾壯闊,創新是檢察機關不斷前進的旋律。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着內涵更豐富、水平更高的新要求。面對新要求,檢察機關如何讓為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帶來的幸福感更有保障,帶來的安全感更可持續?
從不停滯,永不懈怠。行動說明一切。
2019年4月29日,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民灘村江邊,佔用長江濕地11年的揚州廣進船業有限公司被拆除了。
作為辦案組負責人,廣陵區檢察院檢察長王珺子代表該院向沙頭鎮政府等4家單位發送訴前檢察建議書,建議各單位依法履職,取締拆除廣進船業,對已造成的損害進行生態修復。在王珺子等辦案人員的努力下,廣陵區人大常委會還通過了《關於加強檢察建議工作的決議》。
「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狀態。」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張軍檢察長作最高檢工作報告時如是說。
訴訟不是目的,幫助有關部門共同解決公益難題,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才是檢察機關真正的目標。循着這一目標,檢察機關不斷探索,優化創新檢察監督方式:
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跟蹤檢察建議落實情況;
對難度大、影響大的檢察建議當面公開送達,爭取被建議單位積極配合,將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
始於辦案,又不止於辦案。在辦案中深入剖析案件反映出的傾向性問題和管理漏洞,做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
為增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整體實效,2018年5月,最高檢在全國部分省(區、市)檢察機關部署開展監獄巡迴檢察試點工作,監獄檢察迎來「派駐」改「巡迴+派駐」的重大改革。
敢闖善試,檢察機關在不斷探索中積累經驗。
湖北構建了日常巡迴檢察、交叉巡迴檢察、省院巡迴檢察三級巡迴檢察模式。四川突出「司法辦案」這個工作中心,強化刑事執行活動中違法行為監督案件的辦理……「巡迴檢察是事關監督理念、監督方式、監督內容和辦案方式的一項重大創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一次重大創新。」媒體這樣評價。
創新還體現在以辦案為中心的工作理念上。
「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更加註重、更加自覺將刑事訴訟監督融入批捕、起訴工作中,一體提升辦案、監督質量和效率。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2018年下半年開始,最高檢發佈的指導性案例「全新改版」。「改版」後的指導性案例在體例、制發思路上有了較大調整,在體例內容上增加了「指控與證明犯罪」,再現檢察機關組織、運用證據指控與證明犯罪的過程,揭示犯罪行為的本質特徵。今年4月,最高檢修訂了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對指導性案例的發佈主體、條件及徵集遴選程序等進一步規範完善,充分發揮指導性案例對檢察辦案工作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檢察機關嚴格公正司法。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檢察機關將繼續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持續更新檢察監督理念,以紮實的舉措為法治中國建設匯聚更加磅礴的力量,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

雲南省檢察院新媒體出品
文字 | 白鷗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本期編輯丨余青
策劃 | 王翠雲 楊健鴻
監製 | 肖鳳珍
來源 | 檢察日報
聯繫(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