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劍
據央視新聞等報道,近期中東地區再次爆發激戰,作為美國「小弟」的以色列打響第一槍,率先對加沙地帶發起大規模空襲,而當地武裝也不甘示弱,立即發射大批火箭彈襲擊以境內目標。
(以軍空襲加沙)
報道顯示,以軍行動從8月5日下午開始打響,目前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根據以色列國防軍方面公布的消息,他們的軍事行動可能將持續一周左右,期間不太可能考慮談判。此次以軍打擊的矛頭,主要是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武裝力量「傑哈德」。在遭到打擊之後,武裝力量也發起反擊,目前已經有超過160枚火箭彈從加沙升空飛往以色列,其中不到130枚進入以空域,但大部分被「鐵穹」攔截或是進入無人區。以軍空襲則至少致死10人,其中包括一名5歲孩童,另外還有60多人受傷。
(加沙發射火箭彈)
此次大規模衝突並非沒有前兆,因為就在一周之前,以色列軍警就在約旦河西岸地區抓了一名「傑哈德」軍官,這給事件升級埋下了導火索。在加沙武裝揚言報復之後,以方升級了警戒,並在8月5日搶先於「傑哈德」發起大規模空襲。以色列總理拉皮德聯合該國防長甘茨的聲明聲稱——此次軍事行動就是要「先發制人」打擊對手,以確保以色列不會遭受威脅。
其實類似的事情以色列在以前也干過,去年5月份以色列也曾在加沙地帶發起大規模戰爭行動,當時以軍指責加沙武裝發射超過4000枚火箭彈襲擊以色列,而以軍也對加沙進行了狂轟濫炸,甚至一度集結地面力量準備強攻。不過,最後雙方仍然達成了協議,衝突告一段落。當然,之後斷斷續續的摩擦仍然不斷出現,約旦河西岸的衝突也反覆上演,最近,以軍還在當地射殺了一名半島電視台的女性記者。
(以軍之前轟炸加沙的畫面)
由此可見,以色列對加沙等地的打擊實際上處於反反覆復的狀態,以軍行動除了「捍衛以色列」之外,也可能受國際形勢的影響。尤其在最近,美國和伊朗再次就伊核協議談判展開新一輪博弈,但以色列是堅決反對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所以不排除以色列也是要把局勢搞混,通過升級危機的方式來干擾美伊協議達成的可能性。
(伊核談判或有恢復可能)
不管如何,此次衝突已經拉開了帷幕,而且從以色列的表態來看,危機可能又要持續一段時間了。眼下國際形勢並不穩定,尤其在俄烏衝突仍然處於激烈交鋒狀態之際,中東局勢再起風雲,恐怕又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