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出席中共二十大的京外代表團陸續抵京,中共二十大揭幕進入最後倒計時,管先生,你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注意到,周三(12日)發佈的七中全會公報,最後一句話是這樣表述的,為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作了充分準備。那麼隨着京外代表團的陸續抵達,承載全國9600多萬名中共黨員重託的2200多名代表,向大會報到,這也意味着「二十大時間」正式開啟,已經萬事俱備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在屏住呼吸,盯着16日上午的北京人民大會堂,等着聆聽中共二十大報告解開所有問號。
今天新華社還刊播了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對二十大報告意見的消息電稿,習近平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談到報告起草,總書記特別談到三點總體要求,就是要順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要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也要適應黨和國家工作新形勢新任務。那麼新時代我們面臨哪些新形勢新任務,老百姓有哪些新期待新訴求,執政黨又會拿出哪些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概而言之,新時代新征程大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路線圖如何擘畫,中共二十大報告將作出系統、全面的回答。
此外,總書記曾多次指出, 「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那麼何為第一大黨「大的樣子」,對外界而言,五年一次的黨代會,是最權威也是最直觀的觀察窗口。當然,不僅關乎國家及執政黨路向與發展,也關係到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這是大國領袖在新年賀詞中的堅定承諾,8月30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七中全會及二十大籌備,部署下階段工作,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繼續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紮實推進」如何落實體現在公共政策上,關聯每家每戶每個人的錢袋子,所以,「二十大時間」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今天的新華社電稿顯示,這次座談會8月31日召開,也就是在政治局會議研究七中全會及二十大會議籌備工作的第二天,這場座談會本身無疑也是二十大會議籌備工作的一部分,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政治議程上分量最重的二十大報告起草過程中的程序體現。
直新聞:周三(12日)公布的七中全會公報也是海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有港媒特別注意到,報告首次提及烏克蘭危機應對,你對此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俄烏衝突,被國際戰略學界普遍視作2022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其影響與衝擊當然不限俄烏境內,國際能源安全及糧食安全受到巨大衝擊。現在歐洲大陸無疑是傷情最重的重災區,通脹猛於虎,已引發一系列社會動蕩,德國為主要穩定居民及產業能源保障的救援基金規模,已達2000億歐元之巨。在此背景下,我們就能更加深刻地領會,七中全會公報對外部形勢的研判了。
對於外部形勢,公報有兩次研判表述,使用的都是「複雜嚴峻」這兩個詞,只不過排序不同,但危機感還是撲面而來。公報談過去一年,使用表述是「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而在總結黨的十九大以來五年的工作時,也有如下表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守正創新,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公報明確提及,中國妥善應對烏克蘭危機帶來的風險挑戰。鑒於俄烏衝突仍在持續,甚至不排除有進一步失控升級之勢,一旦戰爭風險代價與外溢成本繼續推高,如何更有效地統籌發展和安全,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這無疑也是外界對二十大報告的一個重要關注點。
說到「黑天鵝」,就不能不提另一個與之對應的關鍵詞「灰犀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最近在出席聯大會議期間,在知名智庫亞洲協會紐約總部發表演說時,談及台海議題時的一個妙喻出了圈: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獨」這頭破壞力極強的「灰犀牛」正在向我們衝來,應當予以堅決制止。應對 「灰犀牛」「黑天鵝」之類巨大風險挑戰,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複雜嚴峻外部形勢帶來的危與機,大國靠什麼?總書記說得明明白白,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正如公報指出的,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大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空軍發言人申進科大校談大國戰略空軍十年之變,是這樣說的:有了飛得遠的新佩劍,更有了飛出去的主心骨,這十年,飛了過去沒有飛過的航線,到了過去沒有到過的區域,我認為,這就是我們降服 「灰犀牛」應對「黑天鵝」的底氣所在,也是信心所在,是實實在在的硬核功夫。
作者丨管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