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據鉅亨網報道,7月14日,大立光舉行法說會,執行長林恩平表示,下半年受惠手機拉貨帶動,預計7月營收將優於6月,8月營收將優於7月,其中,7P、8P等高階鏡頸,第三、四季有較多訂單,但是實際的出貨量要看客戶端銷售狀況而定。
不過,林恩平認為,在全球通脹陰影籠罩下,雖然在客戶的開案量變多,但所有客戶都很悲觀,目前相對於今年上半年供應鏈缺料,現在供應鏈問題是庫存比較嚴重,且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大立光目前的產能利用率,隨着進入市場需求旺季,已回到與去年同期同樣水準,林恩平說,高階手機鏡頭價格還是沒有太大壓力,只是市場需求很弱,就大立光而言,要有獲利的鏡頭開發案才會接。
至於客戶端手機鏡頭規格升級趨勢,林恩平指出,包括可變光圈,DOUBLEFREEFORM,有些8P的規格都蠻高,2023年上半年廠商升級態度有積極些,但市場普遍都很悲觀,且不期待搭載高階鏡頭手機能賣的多;至於更高階的9P鏡頭,目前也還在推廣中。
林恩平指出,今年VCM(音圈馬達)擴充生產投資,已在上半年完成,產能足以因應需求,預估今年VCM業務量會比去年多,雖然大立光單一VCM產品毛利率會比高規格鏡頭低,但公司擴充自有VCM產能態度堅決,主要因VCM是鏡頭關鍵零組件,且是為因應未來客戶設計搭載特殊規格的鏡頭組所用。
另外,日系索尼手機已開發潛望式鏡頭,切入市場銷售,引發市場關注,對於投入潛望式手機鏡頭,林恩平說,有些設計為了壓低鏡頭高度,鏡頭要切邊,這種比較難做,要壓高度,不能做圓形,兩個邊要剪掉,比較難做,要看良率多少,大立光現在還在試做。另外,潛望式鏡頭有P數也有形狀上改變,要看客戶需求,而模組內反射的稜鏡以玻璃或塑膠生產,也各有優點,也還在測試中。
除了手機鏡頭外,林恩平表示,車用光學模組一直以來都有供應給品牌電動車,但規格還不高,其中以抗耀光解法較重要,大立光先前獲導入的解法,到目前都還再被車廠使用,顯見車用光學要配合軟體解決方案及認證,廠商升級速度比較慢。
大立光同時跨入AR/VR/MR光學產品應用,林恩平說明,像Pancake這種鏡頭比較大顆,對光學精細度要求不高,要求重點在於耐磨擦、不能有壞點,跟一般鏡頭比較重視精細度不同,大立光的現有設備就可以做。
至於在AR產品中,光學廠能做的是在眼前兩片鏡片之間的貼合,過去大立光曾試過塑膠+塑膠的小鏡片貼合,及塑膠+玻璃的小鏡片貼合,但大鏡片光學貼合離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而VR使用的鏡頭,主要是在做眼球追蹤,連VGA都太高檔,10幾萬畫素就夠用。
大立光台中首座新廠,將在明年第三季啟用,林恩平說,建築工程因缺工略有拖延,但仍掌握進度,至於設備是由客戶指定,理論上明年可以交,主要也與鏡頭業務有關。
同時,大立光公布第二季財報,毛利率回升到55.8%,優於第一季53.38%,稅後純益49.46億元,季減10.28%,年增67.09%,每股純益為37.06元,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104.58億元,年增26.38%。
(校對/xiao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