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2022年10月13日10:59:26 熱門 1592

作為電汽時代的產物,手電筒從誕生至今已經經歷了上百年的更新迭代。手電筒的誕生大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讓我們在夜間出行有了更多的保障。小小的手電筒,只需要輕輕一按,便能形成巨大的光柱,如同激光棒一般。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做過一件事,那就是用手電筒照天空,看那一束光柱直衝漆黑的天幕,或許會想像照出的這束光是否能夠到達太空呢?

理論上來講,光是射線,可以無限傳播,可是當我們關閉手電筒後卻看不到任何光留下的痕迹,不禁讓很多人會發出疑問,打開手電筒再立刻關閉,光線到底是直接會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光

光的本質是一種處於特定頻段的光子流,來自於電場和磁場的相互激發,激發的能量推動了光子的高速運動。

光的發出,首先需要一個光源,光源中原子、分子在運動的過程中產生了光輻射,這種輻射像無數條射線對外無限延伸,就可以將自身的光照到別的物體,根據光源的大小和光輻射強弱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光亮不同的光源。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一切能夠自然發光的物體我們稱之為光源,光源主要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宇宙中有的星球能夠發光,這種星球我們稱之為恆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在發出光的同時還會釋放大量的熱能,太陽光的存在是地球能夠誕生生命的重要條件。有人看着皎潔的月亮或許會問,月亮是否是恆星呢?雖然在我們看來月亮能發出光,但這並不是月亮自身形成的光芒,而是太陽光的反射。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光對於人類乃至整個自然界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光的作用不僅僅只是照明,任何綠色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光合作用,人體內也有多種元素需要在光照下才能合成,可以說光是生命的搖籃。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在未來,隨着各種不可再生資源的匱乏,太陽光攜帶的能量將會是人類重要的能源。人造光源的出現也讓黑夜不再恐懼,只要有人類文明聚集的地方,即使到了黑夜,依然燈火通明,一片明亮。可以說無論是自然光還是自然光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造福了人們的生活。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光的研究歷史

光是一種神奇的物質,我們能看到光照亮物體,觸碰時它卻彷彿空氣一般,為了搞清楚的存在,人類一直以來都沒有停下探索光的步伐。關於光的研究,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和春秋戰國時期。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就通過了世界上第一小孔成像的實驗,就在《墨經》中記錄了關於光的相關知識,解釋了光的傳播,以及光是沿着直線運動的。歐洲的歐幾里得也寫出了《光學》一書,並通過數學定律來論證了光的反射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小孔成像」


墨子和歐幾里得只是對於光的一些基本性質的研究,隨着理論越發的成熟,科學家開始了對光的本質的研究,從物理角度解析什麼是光成為了研究主題。對於光的本質認識,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但始終沒有誕生真正有說服力的學說。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到了十七世紀,才形成了波動說和微粒說兩種相對有信服力的學說,但這兩種學說相互對立,鬥爭了近兩個世紀。波動學說的主張者有笛卡爾和胡可。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笛卡爾通過以太」假說,來說明了光的本性。其認為光的顏色源於以太粒子不同的轉動速度,強調媒介的影響,可以說是波動說的創始人。胡可則是將光波與水波進行類比來證明光的波動性,通過對鑽石進行摩擦使其發光,證明光其實是一種振動。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以太假說:地球行經承載光的介質以太


微粒說的主要推崇者為牛頓,牛頓通過光的色散現象提出了光的微粒學說,也是通過三稜鏡的色散實驗發現了光的多種顏色,牛頓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解釋了光的折射、衍射以及干涉等現象,完善了微粒說。微粒說也因此越來越受認可,幾乎佔據了統治地位。儘管如此,牛頓也並非全部正確的,當時牛頓提出的一些理論在後來也被證實為錯誤的。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到了十九世紀,因為一些研究發現,證明了牛頓一些觀點的錯誤,波動說又逐漸成為主流。最後在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說,康普頓證實了光的粒子性,兩種的結合使人們認識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光的波動性


除了微粒說和波動說,在19世紀,麥克斯韋通過計算髮現,光的速度和電磁波速度相同,後來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存在,馬可尼在二者的理論基礎上,經過多次試驗,發現了多種電磁波,還證明證明了光就是一種電磁波,光與其他電磁波相比,在本質上完全相同,只是在波長和頻率上有很大的差別。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光本身就是一種神奇的物質,它的本質被蒙上了一層層神秘的面紗,歷代的科學家如抽絲剝繭般一層層地尋找真相,後人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前行。到了現代,我們對光的認識已經更深入,更全面。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總體來看,人類對於光的本質認識還是主要圍繞着波動說和微粒說來進行的,在某個歷史階段,隨着相關的研究突破,兩種學說互相佔據優勢,但總體而言,研究方向是前進的。

光的運動狀態

在小學的數學課本上,我們會對線進行認識,線可以分為直線、射線和線段用這個性質來看,光其實就是一條射線。從理論上來講,光由光源發出後是可以無限向四周傳播的,但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光卻射程有限,這其實就關係到了光的運動狀態。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墨子通過小孔成像實驗發現了光的直線傳播,牛頓根據光的直線傳播性質,認為光是微粒流,並以此對光的直線傳播做出了進一步分析。其認為是由於光源向外射出微粒,在真空或者均勻物質內因為慣性做出了直線運動。正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光是不會轉彎的。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光的運動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而電磁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當我們打開手電筒時,一瞬間眼前就能變得明亮,當我們切斷電源時,電子和磁場也就停止了工作,光芒也就消失了。

有人認為太陽光可以傳送到地球,那麼手電筒的光應該也能傳播很遠,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首先我們之所以在地球能看到太陽光,那是因為太陽射出的光微粒以光速穿過大氣層,最終來到地球表面。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太陽距離地球太過遙遠,以致於太陽光以光速到達地球也需要八分鐘,依靠太陽的不斷輸出,和太陽光中蘊含的強大能量,太陽光最終才能來到地球。身處地球,經過宇宙和大氣層的過濾後,我們只能感受到柔和的陽光,但事實上太陽具有強大的能量,如果沒有大氣層,整個地球就如同在烤爐上一樣。在太陽光照到地球的過程中,這些能量在不斷地被消耗,最後支撐着太陽光來到地球。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我們的手電筒雖然也能發出光,但是這個光所蘊含的能量極為弱小,根本不足以支持手電光在長距離的傳播。當手電筒打開後,在向前傳播的過程中因為空氣中的微粒,能量會逐漸被消耗,所以最後的射程有限。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之所以我們打開手電筒能看到一個光柱,就是因為手電筒在源源不斷地發出光芒,支撐了光柱的延續。但是因為能量不足,這個光柱只能維持在一定範圍內,一旦我們關閉電筒後,沒有了能量的支撐,光也就消失了。所以當我們打開手電筒又立馬關閉,即使空氣中的光會傳播,但是傳出的距離微乎其微,相當於是直接消失了。

光的效應

光的運動雖然是呈直線運動,但是在運動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各種介質發生折射,我們所說的海市蜃樓就是因為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自然現象。人造光在速度上與太陽光其實沒有區別,但是因為手電筒蘊含的能量太弱,使得手電筒光難以獲得好的穿透力,往往在射出後不久就消耗殆盡。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光的能量在運動中體現在多個方面,最直白的就是體現在熱量上,光蘊含的能量越多,往往越熱比如我們在夏天時,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北半球距離太陽變近。太陽光到達地球的距離變短,能量消耗減少,所以氣候也變得熱了起來,植物也生長得更快。人造光同樣如此,現在有的手電筒打開後,照得非常亮,非常遠,但是這種手電筒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往往也會發燙。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其實從理論上來說,只要能量足夠強,手電光也是可以長距離傳播的。曾經在奧特曼大電影中就有過一個劇情,因為太陽的消失,科學家研發出了一個人造太陽,這個太陽照耀了整個星球,即使在宇宙中也能看到。隨着科技的發展,或許未來我們也能發明出可以照到太空的手電。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事實上,從衛星照片中,我們看到當夜幕降臨時,地球會出現很多的小光點,可是一旦停電,就會消失,這也證明了光的傳播需要有能量供給,失去能源供給後,光即使能傳播,但也會有能量耗盡消失的時候。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我們通過巨型望遠鏡觀察宇宙,也與光密不可分,宇宙中除了太陽之外還有許多的恆星,它們的光通過折射反射等多種方式,最終向地球所在方位散發,我們在接受後就能復原出某一時刻某個地方的場景。光是神奇的,並不只是照明,往往還蘊含著各種信息。

光的運用

光對於人類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許多人或許不了解光,但是光的運用卻是十分廣泛的,在能源,電子、通信都有着廣泛的應用。因為對光的研究,我們發現了光的顏色,讓我們看到了彩色電視因為對光成像的研究,我們找到了治療近視的方法,讓我們在室內利用光能,進行大棚蔬菜的種植,讓我們可以吃到反季節的蔬菜。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光能同樣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可用於發電等,在未來還會被進一步廣泛運用,可以說對光能的研究大大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打開手電筒後,再馬上關閉,這條光線會直接消失還是繼續傳播呢? - 天天要聞


對於光的研究,人類一直未曾停止腳步,有人提出過猜想,如果當運動的速度超過光速,是否就能研究出時光機,對此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隨着科技的發展,時間終會告訴我們答案。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