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員被冤殺!遺腹女後來說:要不是毛主席,沒人能替我父親平反

2022年10月13日05:55:06 熱門 1460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達成了協議,開始第二次合作,聯合抗日。在南方八省境內13塊游擊區(廣東省瓊崖地區除外)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了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張雲逸任參謀長,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任副參謀長,鄧子恢任政治部副主任。

新四軍成立之初,下轄4個支隊:第1支隊由湘鄂贛邊、湘贛邊、贛粵邊、皖浙贛邊、湘南等地紅軍和游擊隊編成,陳毅任司令員,傅秋濤任副司令員,轄第1、第2團;

第2支隊由閩西、閩贛邊、閩粵邊及浙南等地紅軍和游擊隊編成,張鼎丞任司令員,譚震林任副司令員(後粟裕),轄第3、第4團;

第3支隊由閩北、閩東紅軍和游擊隊編成,張雲逸兼司令員,後譚震林任副司令員,轄第5、第6團;

第4支隊由活動在鄂豫皖邊的紅28軍和鄂豫邊游擊隊編成,紅28軍(不設軍長)政委高敬亭任司令員,轄第7、第8、第9團和手槍團;

此外,還有一個軍部直屬的特務營,由湘南、閩中等地紅軍和游擊隊編成。

新四軍的軍長葉挺此時已是黨外人士(廣州起義後脫黨),他是國共兩黨都能接受的領導人。但新四軍的真正領導權在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的手裡,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後改為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項英兼任軍分會書記。

也就是說,軍長葉挺只是新四軍名義上的一把手,真正的一把手是兼任軍分會書記的副軍長項英。

新四軍所轄的4個支隊共有10個團,前3個支隊各轄兩個團,而第4支隊卻轄有4個團,是4個支隊中實力最強、裝備最好的一支部隊。

第4支隊司令員高敬亭此時的職務,高於後來成為開國大將的粟裕、開國上將傅秋濤等人,實力則強於平級的陳毅,這無疑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司令員被冤殺!遺腹女後來說:要不是毛主席,沒人能替我父親平反 - 天天要聞

高敬亭也是最年輕的一位支隊司令員,年僅30歲,可謂前途無量。當時第1支隊司令員陳毅36歲,第2支隊司令員張鼎丞39歲,第3支隊司令員張雲逸45歲。

如果高敬亭不犯錯誤,且能活到建國後授銜時,有可能授銜大將,至少是上將軍銜。

很多如果,只能是如果而已。歷史,有時候是用來嘆息的。

紅軍時期,高敬亭就是有名的悍將。他生於1907年,河南省光山縣董家店(今屬河南新縣)人,1928年參加革命,1929年入黨,逐步成長為鄂豫皖邊區一名堅定的革命者。

1931年5月張國燾到鄂豫皖邊區後,高敬亭受其賞識,被越級提拔到根據地黨政軍最高領導層,歷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員、省委組織部長,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25軍政治部主任等要職。

紅四方面軍、紅25軍主力先後離開鄂豫皖蘇區後,面對敵人的瘋狂「圍剿」,高敬亭臨危受命,牽頭成立了紅28軍,任軍政委(紅28軍不設軍長),堅持武裝鬥爭,不斷給前來圍剿的國民黨重兵以重創,逼得蔣介石連續換了3任總指揮,而最後1任總指揮衛立煌更是懸賞10萬大洋買高敬亭的人頭!

.三年游擊戰中,高敬亭幾度身陷險境,國民黨又多次以重金利誘,但他正氣凜然,堅貞不屈,從不動搖,堅持與數十倍於已的強敵作鬥爭,使大別山黨的旗幟一直飄揚。

1938年5月的安徽巢縣蔣家河口戰鬥,打響了新四軍開赴敵後打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這一仗,就是高敬亭指揮新四軍第4支隊打的。

蔣家河口一帶河道縱橫,蘆葦叢生。新四軍第4支隊在此設伏,只用了約20分鐘,擊斃25名日本鬼子,繳槍15支和一些其他戰利品,而新四軍第4支隊指戰員無一傷亡。

蔣介石於5月16日為此專門給新四軍葉挺、項英發來祝賀的電報:「貴軍四支隊蔣家河口出奇挫敵,殊堪嘉慰。希飭繼續努力為要。」

從蔣家河口一戰至1939年6月,新四軍第4支隊在高敬亭的率領下,先後進行90餘次戰鬥,斃傷日軍1700餘名,成為一支抗日勁旅,為開闢華中根據地做出了巨大貢獻。

高敬亭也成為了響噹噹的抗日名將。

但是,在抗戰期間,高敬亭屢屢犯錯誤,而且有的錯誤還很嚴重。

他曾排斥過中央派到新四軍第4支隊的政工幹部,向中央討價還價。

新四軍第4支隊成立後不久,黨中央就派來派來曾為鄂豫皖根據地主要領導人之一的鄭位三擔第任第4支隊副司令員(對內為政委)、蕭望東任政治部主任。結果高敬亭怎麼也不同意鄭位三在第4支隊任職,竟然要求黨中央另換戴季英來取代鄭位三。結果黨中央為了大局,只好屈從了高敬亭的要求,鄭位三和蕭望東被調離第4支隊。戴季英從延安被派到第4支隊後,高敬亭很快又與戴季英鬧翻了。戴季英與高敬亭在紅軍時期的鄂豫皖根據地都是肅反過火者,他害怕高敬亭除掉自己,就帶着一批政工幹部逃離了第4支隊。

違抗軍令,抵制東進,是高敬亭犯下的又一個嚴重錯誤。

黨中央給新四軍的戰略任務是東進,高敬亭及其領導的第4支隊卻對這個決策很抵觸。新四軍軍部派軍參謀長張雲逸到江北,推動高敬亭部東進,無果。1939年4月底,新四軍軍長葉挺率軍政治部副主任鄧子恢、軍參謀處長賴傳珠等人從皖南過江,做高敬亭的思想工作。高敬亭迫於大勢所趨,表示同意東進。但是當葉挺走後,部隊開始移動時,高敬亭卻命令第7、9團停止東進。

高敬亭的問題,很複雜,還扯上了陳昌浩、張國燾。

1937年春,西路軍兵敗隴西之前,徐向前、陳昌浩奉中央命令去延安,陳昌浩卻藐視上命,先返回湖北老家省親,其間曾到鄂豫皖邊區尋找紅四方面軍舊部,給高敬亭去過一封信。這封信後來從別的渠道讓黨中央的領導同志知道了,自然很不高興。

1938年4月中旬,張國燾在武漢投靠了國民黨,併到處發信聯絡其舊部反水。鑒於高敬亭是張國燾到鄂豫皖後越級提拔的幹部,在湖北威望極高的董必武專程赴皖中舒城,向高敬亭當面傳達中共中央關於開除張國燾黨籍的決定,鼓勵他堅定立場,革命到底。高敬亭也表示要和張國燾劃清界限,但這無疑也是上級對高敬亭不放心的原因之一。

手下兩位得力幹將的叛逃,更是使高敬亭的處境雪上加霜。第4支隊的主力是第7團,第7團的團長楊克志、副團長(對內是政委)曹玉福,原是紅28軍時期高敬亭的秘書和警衛員。1939年5月20日,楊克志、曹玉福攜2個班武裝投靠國民黨桂系,並在《皖報》上發表反共聲明。這一惡劣事件。至少說明高敬亭馭下不嚴,搞得他灰頭土臉。

為防止高敬亭步楊克志、曹玉福的後塵,走張國燾的道路,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於6月4日以開會為名,在合肥以東青龍廠將高敬亭扣押審查。

6月下旬,在青龍廠召開了為時3天的批判公審大會,葉挺、張雲逸等人都講了話,軍政治部副主任鄧子恢曆數高敬亭「反黨、反中央、反軍部、違反統一戰線、逃避抗戰、貪污腐化、破壞優良傳統」等七大罪狀,最後決定開除他黨籍、軍籍

對這些罪狀,高敬亭一條也不承認。

1939年6月24日,高敬亭被執行槍決。

司令員被冤殺!遺腹女後來說:要不是毛主席,沒人能替我父親平反 - 天天要聞

是誰批准槍決高敬亭的呢,至今仍是個謎團。

新四軍江北指揮所和新四軍總部應該是向延安的黨中央以及國民黨當局請示過的。蔣介石回電「所請將高敬亭處以槍刑照準」——他當然樂見其成。延安黨中央回電:「對高採取一些過渡辦法,利用目前機會由軍部派遣一得力幹部到4支隊工作,以幫助4支隊之改造與整理。」至於高敬亭本人,中央準備調他去延安學習。

戴季英晚年時曾說:「是黨中央批准槍斃高敬亭的,葉挺親自給我看的電報。」戴季英這個人在黨史上惡行不少,他的話也無證據支持,似不足為信。

多年以後,鄭位三這樣說過高敬亭的結局:「當時如果把他送到延安就不會有危險,但交通不便不能送去,於是決定殺他。殺了他,就有把握挽救那幾百幹部;不殺他,幾百幹部如果跑到國民黨那就危險。當時研究不夠,實際上關起來教育幾年更好些。」

高敬亭確實犯有嚴重錯誤,但罪不至死。接替高敬亭新四軍第4支隊司令員職務的徐海東大將後來也說:"殺高是極其錯誤的,高敬亭同志堅持三年游擊戰爭,把鄂豫皖蘇區的紅旗扛下來,是有功的。他雖然在'肅反'擴大化等方面有嚴重的錯誤,但這是執行錯誤路線的錯誤。他的問題主要是思想問題,是認識問題,絕不是什麼反革命問題。"

1943年,曾任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團長的周駿鳴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毛主席想起了高敬亭,就問:「他不殺頭可不可以?」周駿鳴回答:「應該可以。」

1952年2月,毛主席到皖中視察工作。安慶地委書記傅大章在彙報工作時說:「高敬亭同志在這裡影響很大,至今上年紀的人還常提到他。」毛主席低沉地說:「高敬亭不該殺。中央發電叫不殺,他們不聽,還是殺了。」

被處決前,高敬亭留下了這樣的遺言:「死對共產黨人無所畏懼,我的做法是正確的,我是共產黨員,我要死在紅地毯上。請代轉史玉清同志(高敬亭愛人),孩子送給人民撫養。我是忠於工農革命的軍人!」

高敬亭的妻子史玉清是15歲就參加革命、1931年入黨的老紅軍,她生於1916年,安徽金寨人。1937年10月,經陝南地區商南縣委書記張富介紹,史玉清與高敬亭結為革命伴侶。結婚非常簡單,什麼東西也沒有,警衛員將兩人的背包放在一個房間就算結婚了。

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他們便有了大女兒高鳳蘭。正當第二個孩子懷孕腹中時,史玉清卻遭遇了高敬亭被冤殺、自己背上「反革命家屬」罪名、受到開除黨籍處分的厄運,被關押起來接受審查。

在高敬亭被錯殺兩個月後的1939年8月,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來到人世間,這就是高鳳英。

漫長的審查結束後,史玉清又回到部隊。新四軍新成立了第5支隊(在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的基礎上組建的),由司令員羅炳輝率領東進,前往津浦鐵路的路東開闢淮南根據地。史玉清也帶着鳳蘭和鳳英兩姐妹,隨隊伍一起,來到江蘇盱眙縣。

史玉清把大女兒鳳蘭寄養在古城街附近的一戶老百姓,把二女兒鳳英寄養在大山深處的謝家港石頂子村的賀家。

1942年,史玉清重新入黨,成為一名民運工作幹部,逐步成長為正團級指導員。1949年3月,史玉清又跟隨大部隊從東北一路南下,來到安徽的皖北行署工作。

1950年,史玉清到盱眙古城尋找鳳蘭、鳳英姐妹倆。不幸的是,前幾年盱眙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流行性霍亂」,收養鳳蘭的這家人全部染上「霍亂」,一家8口連同鳳蘭皆罹難了。

收養鳳英的謝家港石頂子村的賀家,則把鳳英撫養得很好。

高鳳英就此回到了母親史玉清的身邊。1958年上高中之後,她才知道父親的死因。此前母親也一直沒告訴過她,因為母親怕她知道事情原委後會仇恨共產黨。

蕪湖醫專畢業後,高鳳英一直從事醫務工作。她的丈夫方正平,是她就讀蕪湖醫專時該校校長的兒子。

1975年11月10日,在安徽省105醫院任軍醫的高鳳英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請求黨中央澄清其父被殺原因,並作出結論。

此時,離高敬亭被冤殺已過去了36年。

司令員被冤殺!遺腹女後來說:要不是毛主席,沒人能替我父親平反 - 天天要聞

病中的毛主席收到信後20天,也就是11月30日,便叫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調查高敬亭的案子,並囑「以其結果告其女高鳳英」。

1977年4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終於正式發出《關於給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敬亭同志參加革命後,在毛主席黨中央領導下,在堅持鄂豫皖地區的革命鬥爭中是有功的,雖在四支隊工作期間犯有嚴重錯誤,但是可以教育的,處死高敬亭同志是錯誤的,遵照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的批示,中央軍委決定對高敬亭同志給予平反,並恢複名譽。」

不久,民政部又專門發文,追認高敬亭為革命烈士。

高敬亭的平反,很長時間以來阻力很大。高鳳英後來說,要不是毛主席,沒人能替我父親平反。

退休前,高鳳英任安徽省105醫院眼科主任,享受正師級待遇。(劉繼興)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