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驍龍8Gen1、驍龍7Gen1採用三星工藝後,能效嚴重翻車。採用台積電6nm的驍龍778G,就成了消費者眼中的「救命稻草」。手機廠商們對這一事實也是心知肚明,從千元機到4000元價位的中端機,你都能看見驍龍778G的身影,可以說是風頭一時無兩。
就連在海外市場名噪一時的Nothing Phone,也對驍龍778G系列格外推崇,甚至聲稱其為「最均衡的選擇」。明明不是旗艦規格,驍龍778G卻在圈內火得一塌糊塗。相比之下,紙面參數全面碾壓驍龍778G的天璣8100,卻被坐上了「冷板凳」。聯發科要說不羨慕,那肯定是假的。
打不過,就加入。既然驍龍778G這麼「均衡」的芯片如此受寵,那聯發科也要來湊熱鬧了。不久前,聯發科發佈了最新芯片天璣1080,作為天璣920的迭代。按照業內人士的看法,聯發科推出天璣1080的意圖,是「針對」驍龍778G這一中端熱門芯片。問題來了,天璣1080是什麼水平?
平心而論,從規格上來看,天璣1080是令人失望的。它和天機920一樣,採用的是台積電6nm工藝,CPU架構是2個A78 2.6GHz,以及6個A55 2.0GHz,GPU架構是Mali G68 MC4。只有兩個大核,就註定了它的定位高不起來。
而且簡單對比就可以發現,天璣1080的架構和天璣920一樣,區別只有兩點:A78大核的頻率增加了0.1GHz,攝像頭支持2億像素。要知道,天璣920本身就是「擠牙膏」的產物,那天璣1080隻能用牙膏沫來形容了。只希望到時候手機廠商別拿天璣1080當賣點,不然我們真的會很尷尬。
實在是沒想到,聯發科也開始擠牙膏了。數碼圈很多人都感到疑惑:聯發科已經把天璣8100下放到1500元價位了,和驍龍778G機型幾乎沒有差價,某些情況下甚至要更便宜。聯發科特意推出天璣1080,來針對驍龍778G,真的有必要嗎?
根據業內人士的透露,天璣1080的定位和驍龍778G一樣,但是價格要便宜太多。因此,同樣的預算,天璣1080機型的外圍規格要比驍龍778G更豪華。比如同樣是千元機,驍龍778G只能用33W快充,但是天璣1080機型可以用67W快充,120W快充,打出差異化優勢。
也許天璣8100讓聯發科意識到,瘋狂堆料不一定有用。不破壞市場,推出和驍龍「對半開」的芯片,而且價格有略微優勢,才是正解。拋開消費者的需求不談,手機廠商們都有自己的顧忌。它們並不喜歡在非旗艦機型上,配備高規格神U,反而喜歡用驍龍778G這種平庸的中端芯。
往後,我們可能很難看見像天璣8000系列這麼「用力過猛」的產品了。總而言之,天璣1080隻是天璣920的「牙膏沫」,沒必要為了這個芯片而換機。對此你怎麼看,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