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中國台灣省的父親節。
王偉忠的太太林慧晶曬出了這位老父親前段時間去美國參加大女兒婚禮時的合照,祝福他節日快樂。
▲ 圖中間的兩位便是偉忠哥的兩個女兒,王羚(右二)和王嘉(左二)。關於女兒的婚禮和女婿的來頭,下文會詳細聊到噢……
熟悉中國台灣省電視節目的觀眾,一定都對王偉忠的名字耳熟能詳。他被譽為中國台灣省的「綜藝教父」,那些伴隨我們成長的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康熙來了》《國光幫幫忙》《超級星光大道》等等都出自他手;那些佔據中國台灣省綜藝圈大半江山的藝人,郭子乾、洪都拉斯、大小S、黑人陳建州、阿Ken、納豆、陳漢典、謝依霖等等,也都是由他挖掘。
▲ 小S直呼,他既是老闆也是她最崇拜的男人(前三名)。
老實講,偉忠哥這些年在外貌上好像都沒怎麼變。
▲ 2004年上《康熙來了》的他。
▲ 2022年曬跟徐媽媽黃春梅合照的他。最大的變化可能是穿着打扮,減了肥,割了眼袋…不過徐媽媽比他還年長,兩個人的保養得可真好。
《康熙來了》關停之後,中國台灣省綜藝圈離我們越來越遠,王偉忠的名字也甚少再被提及。其實在大眾看不到的地方,他一直還在做時代的弄潮兒,製作的節目《小明星大跟班》依舊熱播,監製的舞台劇《明星養老院》也在演出,今年又開了新的廣播欄目《欸!我說到哪裡了?》,總之是不遺餘力地想要跟上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的風潮。
他好像永遠都在路上,永不停歇,就像他自己說的「我是把自己用到極限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邁向65歲的王偉忠,回顧他從眷村小孩成長為綜藝教父的故事以及他奮鬥大半生之後對於人生對於生活的通透智慧。
眷村小孩
王偉忠,1957年10月26日出生在台南嘉義,自謙是中下級士官的後代,算是標準的眷村小孩,但他骨子裡流淌的是旗人的血。
爺爺那輩祖籍河北保定,打小遷居了北京城,後娶了旗人出身的奶奶。老爸王志剛,成長在戰爭年代,進了當時的空軍,偉忠哥曾自嘲,空軍雖說聽起來高大上(大家如果看過《一把青》,這裡可回顧,就可知在抗戰時代空軍是多得女孩們的青睞),卻也分開飛機的和開發動機的。偏巧,老爸王志剛就是開發動機和卡車的地勤,卻靠着自稱班長把女友哄騙追到了手。
當時的女友,正是後來偉忠哥的媽媽,孫紹琴。
▲ 偉忠哥如今的家裡還掛着一幅繪有北京白塔寺(妙應寺)的畫,因為母親的老家就在白塔寺下(圖源:一條)。
後來老爸就這麼帶着尚未過門的未婚妻從北京南苑機場飛去了青島,又從青島乘船來了中國台灣省。
那時,他倆一個十九歲,一個不過十五六,總以為回到故鄉會是近在眼前的事。
▲ 唯一帶着的家當是一口火鍋,足見美食對王家的重要性。
偉忠哥曾說,母親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面對碧波蕩漾的大海,只要一看到海面掀起的波瀾就會情不自禁想起對岸的爹媽和無法再相逢的親人,哭到淚流滿面不能自已。1988年,開放探親後輾轉再回故土,年邁的姥姥見到女兒時說,「你不是講好就去玩一會的么,怎麼一走就走了四十載。」
初到中國台灣省,老爸王志剛作為空軍士官,被分配到了位於嘉義的眷村居住。
眷村說白了就是大批遷徙人士的「避難所」,大家擠在這樣窄窄小小的平房裡,家家戶戶連着,前門貼着後門,鄰裡間充斥着各地的鄉音。
一般每家的坪數不過5坪(16平方米),卻要容納孩子接二連三的出生,於是乎,有的搭起了竹籬笆隔開房間,有的違建蓋了小二樓,還有的受不了外面的公共廁所索性選在自家加蓋。
只有地位高階一點的軍官才能住進面積更大的、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大房子里。
▲ 《一把青》的原著作者白先勇先生的父親白崇禧是高官,所以他家住的是松江路的獨幢大宅,就不能說是眷村子弟了,另一個眷村的代表人物是林青霞,她的出生地也在台南嘉義。
因為軍銜的不同,具體到每家的生活品質和物資供應也天差地別。
偉忠哥在提到他的眷村生活時不止一次地強調兩個詞:辛苦、克難,但也正因為這裡是「大人們的難民營,孩子們的遊樂園」,他的無限靈感、創意得以在悄默聲息中瘋狂滋長。
眷村是我的「娘胎」,如果社會上有人認為王偉忠此人活得還算精彩,是因為眷村滋養了我的靈魂。
很多年後,在他們生活的那片眷村即將拆遷之際,王偉忠耗費五年時間拍攝了紀錄片《偉忠媽媽的眷村》,用影像留住關於這片土地的回憶,也算給去世的父親一個交代。
▲ 圖上正是偉忠哥的媽媽和舅舅(圖左)出鏡談及當年離開故土時父母的叮囑。
▲ 還有母親指着破舊的老房子說道,「又進水又淹水,破得不成樣子,也是我住了50年的家。」
▲ 拆遷前,全家最後一次在眷村的家裡過年。
▲ 待到再回去時,房子已經夷為平地,只能在舊家的土地上留下了這張合照。圖最右邊就是偉忠哥的媳婦小慧姐,一直陪在婆婆左右,兩個女孩則是偉忠哥的女兒。
▲ 而搬去統一安置的樓房的老母親,不忘在自家卧室的牆上貼着北平的地圖。
就像偉忠哥在紀錄片開頭用他那醇厚的嗓音、毫不摻雜台灣腔的正宗普通話低喃道,「眷村,記錄著一票遊子變成居民的過程。」
新婚的王家爸媽,也在這裡紮根,生下了他們兄弟姐妹四人。
▲ 他是家中老幺,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
▲ 大姐王蓉蓉,後來常跟着一起出現在綜藝節目上聊做菜;右邊是二姐王偉達。
▲ 至於大哥,王偉忠1994年的結婚照里有他(左起第四),唯二戴墨鏡的就是他們兄弟倆,照片里還有當時得令的童安格。
說說王家這幾個小孩,走的差不多是每個眷村家庭的老路。
▲ 兒時的王偉忠和爸爸、兩個姐姐的合照。
大姐早早出了社會,肩負起養家重擔,曾經一度結了婚還去了一陣子美國,後又恢復單身回到中國台灣省,在台北工作,順便照顧弟弟的飲食起居;二姐,市面上關於她的資料不多,但猜想應該也是大同小異的生活。
大哥呢,在王偉忠口中卻是登徒子,好勇鬥狠打架鬧事,在美國創業失敗重回中國台灣省,指着弟弟把他送進娛樂圈,結果被果斷拒絕。不久後發現罹患癌症,2012年早早病逝,壯志未酬。
▲ 跟哥哥之間微妙的兄弟情,算是偉忠哥人生路上的遺憾之一。
唯一能撐起或者說改變了整個家族命運只有一個人了,那就是王偉忠了。很難說這跟全家都把所有資源傾斜留給作為幺兒的他,不無關係。
1975年高中畢業,他考上了文化大學,成為了家裡唯一一位大學生。雖然這所私立大學的學費不菲,幾乎要把家底掏光。
但老爸王志剛還是拿出了壓箱底的2萬塊錢和一條金項鏈,送兒子北上讀書,並叮囑他要是混不下去就把鏈子當了換錢。
偉忠哥回憶說,自己上大學前來台北不到三次,每次都坐了超過12個小時的車子,那種南部小孩才能體會的對台北的心情,懷抱着朝聖的渴望,又帶着點淡淡的自卑。
他學的是新聞系,放棄了從小當畫家的理想,因為怕讀完後賺不到錢養不了家。
大二那年,王偉忠便開始擠破腦袋跑去電視台打零工、找機會。
當時的中國台灣省電視還處在老三台(台視、華視、中視)的年代,能進台里的大多都是有背景的「關係戶」,他也靠着老爸的打點,混到了一個兼職,但最後能脫穎而出,靠的是敢想敢拼的鬥志和無限創意的點子,為他成功吸引到了業內人士的注意。
其中就包括郎祖筠的父親郎承林,他稱他為郎叔,也是師傅。
還有既是恩師又是老闆的江吉雄。
江吉雄何許人也?《綜藝100》的製作人,後來來大陸做了大家都很熟的《正大綜藝》。
▲ 圖源:東方早報
1979年,王偉忠大學畢業之際,正好趕上了老三台改革的時機,制播分離,電視台允許跟外部製作公司開始合作,而江吉雄就效仿日本模式成立了麗群製作公司,王偉忠便是他第一個員工。
▲ 圖上提到江吉雄娶兒媳婦,娶的正是蔣家第四代,蔣孝嚴的二女兒蔣惠筠。
在經歷當兵、退伍後,1981年,王偉忠重新回到電視圈,正式開啟他大殺四方的年代。
獨闖江湖
回看偉忠哥早些年製作的節目,像《電視街》、《嘎嘎嗚啦啦》等,我們大陸觀眾並不熟悉,卻為他日後的節目形態打下了基礎。
▲ 特別是兒童節目《嘎嘎嗚啦啦》,還拿過紐約電視獎銀牌。當時其實是因為主持費有限,請來了陶大偉(陶喆的爸爸)就沒錢請他的老搭檔孫越。王偉忠索性依照孫越的樣子創造了一個卡通形象,孫小毛,自己上陣配音主持起了節目。那時的他留着一頭長髮,文藝氣息十足。如今孫小毛已經變成了孫老毛,偉忠哥依舊會透過這個形象發聲,在網絡上表達着自我觀點。
說起來算是相當幸運,趕上電視台改革,再加上自己有本事,拚命抓住機遇,才做到了年少成名。
▲ 但他也說過,那時台里的人各個都有背景,不發火不立威,壓根沒人聽個他這個毛頭小伙的話。
1986年的《連環泡》是偉忠哥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從此奠定了江湖地位。
當時正值有線電視蓬勃發展,家家戶戶對電視節目的需求增多,加上華視的政策相對比較寬鬆,給予了他足夠的發展空間去實踐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
他便把單純坐着播新聞變成以黑色幽默的方式結合時事諷刺社會現象的短劇,從此開創了綜藝短劇的新風潮。
▲ 被稱為「綜藝一姐」,「女丑之王」的方芳,常在裏面一人分飾多角。
又因為節目製作成本有限,請不起大牌明星,他就索性找來各種新人,包括幕後工作人員,齊上陣充數。像如今中國台灣省綜藝圈的很多大前輩們都是從這個節目里出來的,比如洪都拉斯、胡瓜。
▲ 他說這是一種平民精神。
▲ 能看出圖上這是年輕時候的洪都拉斯么?
▲ 而我們寫過的胡瓜也是從這個節目開始正式走紅的,點這裡回顧。
《連環泡》憑藉創意的形式收穫了超高收視率和大眾認可度,但做這種帶狀節目,其實是很辛苦很累人的,就跟現在要求每天日更的自媒體差不多,整合當天的新聞素材馬不停蹄地寫稿,下午錄影,晚上播出,再凌晨繼續寫稿,周而復始,神經緊繃。
而也就是《連環泡》開播的同一年,他遇到了後來的太太林慧晶(人稱小慧姐)。
這裡不得不插播一段偉忠哥的戀愛史,好奇這麼忙的他,怎麼還有時間去談戀愛的?果真成功人士都有着天賦異稟的旺盛精力。
說起兩人的相識是1986年5月19日在一家牛肉麵館:
▲ 自詡是文藝青年的王偉忠留着一頭飄逸的長髮。這裡的字幕錯了,並不是什麼大學照,當時他已經是快30歲的人了。
▲ 再來一張海灘健美照。
偉忠哥在節目里從不掩飾自己年輕志得意滿時的風流,前女友名單包括學生時代可以送他去留學的有錢女友:
▲ 這段文字算是坦白了「鳳凰男」的心路歷程,本來希望女方家可以支持他出國讀書,結果他畢業去當了兵,女方去了日本,回來兩人就散了。他一度氣到跑去人家家樓下大罵,也自知自己太沒風度,太混蛋了。
還有後來陶大偉的親戚:
▲ 節目上沒有指名道姓,但應該就是陶君薇,陶喆的堂姐。下圖是1986年TTV電視周刊上關於她的內容,不過後來陶君薇沒當模特,而是成為了MTV音樂頻道的VJ。
偉忠哥說自己熱愛的其實是追求人的過程,是造夢的感覺:
但愛上小慧,就是一剎那的事。
第一眼見到林慧晶便覺得驚為天人。其實這後面還跟着一段話,他在那一秒已經想了很遠,「這姑娘真有氣質,一定家境不錯,將來說不定有靠山了」……只是沒料到,小慧的情況比他家還糟糕。
家道中落,父親欠下一屁股高利貸,母親離家出走,她跟弟弟相依為命,年紀輕輕就不得不出來做事,賺錢養家。
兩人初相識時,小慧不過21歲,王偉忠已經29了,卻一點也不着急要結婚。
戀愛談了七八年,王偉忠作為知名製作人,跟各路女流的緋聞也是炒得滿城風雨。但被問及時,小慧的態度篤定又帶着股自信,相信他不會背着自己干真正的壞事。
或許是怕擔責任,或許是怕被套牢,三十好幾也始終不肯下定決心結婚:
直到發現小慧這邊有了新的追求者,還很認真,他終於有點慌了。
再加上父親離世的痛楚,未能見證他成家的遺憾,促使着王偉忠去完成母親的心愿,在36歲那年,下定決心踏入婚姻。
▲ 當時結婚喜帖的封面,也是當天喜宴的背景圖,是偉忠哥自己畫的漫畫。
1995年9月,大女兒王羚出生,1999年又生下了小女兒王嘉。
說到這,讓我們先跳回事業上。 結婚初期的王偉忠,向來順風順水的王偉忠,第一次體會到了停滯不前甚至走彎路的感覺。
《連環泡》後期,他被年代集團的邱復生和福隆製作的葛福鴻邀請到剛成立不久的TVBS做電視台副總經理,但很快就因為年代主打新聞的路數跟他的綜藝娛樂細胞並不匹配而草草退出。
1995年,他又被MCA(環球音樂集團前身)聘任為中國台灣省分公司的總裁。說起來當初會答應任職的原因就兩個字,逞能。
他坦言,年輕時候想去國外念書的夢始終沒圓,所以一旦有了能力,就拚命想要彌補自己。聽到能加入跨國公司,立馬應允,以為會高人一等,殊不知這種國際集團的文化氛圍和行事作風,完全不適合他。既沒興趣又不擅長,實在是登高跌重,一塌糊塗。
直到1996年的《我猜我猜我猜猜》,他的事業才算是又重回正軌,還開啟了綜藝娛樂的新紀元。
▲ 跟吳宗憲的情誼也是從《我猜》時期就開始了……憲哥的故事我們之前寫過,點這裡。
同一時期,王偉忠任職的福隆製作改組成為了現在的金星娛樂,他開始自己當老闆,也不再局限於只做電視節目,而是當起了藝人們的經紀人。手頭簽約的藝人從早期的大小S、黑人陳建州,到後來的阿Ken、納豆、陳漢典、謝依霖……
他還是和過去一樣慧眼如炬,持續挖掘新人,給他們出頭的機會,更把他們當孩子一樣對待。
▲ 比如黑人,在人生最混沌的時期被S姐妹介紹進了公司,才有了後來上節目主持獨當一面的機會,他一直稱呼偉忠哥為「老爸」。
▲ 前兩天的廣播節目《欸!我說到哪裡了?》還採訪了黑人,聊到當年簽約前後的往事。感慨一句,雖然很多時候大家都愛吐槽怎麼哪裡都有黑人范范夫妻倆,但他的人生經歷還真的蠻坎坷。離異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經歷父親空難去世,差點誤入歧途,想打籃球結果幾度受傷職業生涯中斷。他能有如今的生活真的要感謝偉忠哥的提攜,當然最該謝謝的或許是從不曾放棄的他自己。
偉忠哥談過他招新人,看的就是一點,特別!「寧可不通,不可普通」。同時他也講究江湖道義,不挖角、不算計,只求慢慢培養。
於很多人而言,這份恩情重如泰山,所以就算有朝一日離開公司自立門戶,也不會輕易割捨曾經的情誼。
▲ 大家還是會定期敘舊,也有各種合作機會。
▲ 像曾經《康熙來了》的製作人B2陳彥銘,離開金星娛樂後自組公司B2 Studio,後又成立了泰坦星文創。之前小S的《花花萬物》,現在的《熙娣想聊》、《小姐不熙娣》都是他們公司的作品。
▲ 而陳漢典離開公司後一度因為「口不擇言」被媒體瞎寫新聞,還專門向媒體記者說明澄清,並跟偉忠哥道歉。
本世紀初的十年,王偉忠算得上是中國台灣省綜藝的現象級人物。他手頭的熱門節目除了康熙,還有《大小愛吃》、《我愛黑澀會》、《模范棒棒堂》、《國光幫幫忙》、《超級星光大道》:
▲ 《國光幫幫忙》開設的契機正是因為一票國光藝校的同學在《康熙來了》聊他們的故事,看收視率超高,索性單獨出來做了檔節目,一做就是十幾年。我們之前在聊庹宗康的時候詳細講過,點這裡回顧。
▲ 《超級星光大道》則是看大陸超女選秀之後萌生的點子,但改變了投票方式。能看出這位參賽選手是楊宗緯么……
▲ 他信任旗下的製作人,給予空間,自由發揮。
後期由於康熙在兩岸越來越火,偉忠哥作為幕後推手,也來大陸參加了很多檔節目。
▲ 包括上《開講了》分享人生心得感悟。
▲ 現身《中國達人秀》當嘉賓評審。
▲ 中間有一段時間他還在杭州開過媒體公司。
家庭幸福
說完事業,接下來說說家庭吧。
王偉忠自謙認為自己一生沒有順利過,但說到底,他還真是個幸福的男人。
或許早年的眷村生活的確吃過苦,但至少爸媽恩愛,給了他寬鬆的成長環境。
母親愛做菜,又把廚藝傳授給了長姐王蓉蓉,姐姐在他忙事業的階段索性來台北照顧弟弟的飲食起居。
再到他結婚後,太太小慧特意學做他愛吃的眷村菜。
還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寶貝女兒,亭亭玉立,視作掌上明珠。
生活在女人堆里的王偉忠,還真是萬花叢中的那一點綠。
當然,混跡娛樂圈,很難避免各種鶯鶯燕燕,也保不齊人生真的有過風流時刻。但就像他說的,思想要浪漫,行為要自律,家和萬事興。那種骨子裡想要維繫一個家庭、照顧妻小的責任感,支撐着他們這個小家的穩定。
當然,一切更離不開太太小慧在其間發揮的作用。
小慧姐愛做菜也很會做菜,但千萬不要覺得她只是位家庭主婦或者坐享其成的闊太,同樣苦日子出身的她才是這個家的中堅力量。
早年小慧姐當過業務員,跟各種客戶打交道,練就了一身銷售本領,後來又在廣告界、公關業大展拳腳。
直到2002年看準時機,成為了Nubra(絕世好波)中國台灣省地區的代理商。
還記得早年看電視上的綜藝節目常會聽到明星們都在推薦這款產品,卻沒想到這是偉忠哥自家的生意,滿足女性需求,真的是賺到盆滿缽滿。
從2002年代理至今,從專註中國台灣省本土發展到整個亞太地區,林慧晶的事業版圖很低調卻絕對不普通。
▲ 曾報道,公司每年銷售額超過上億台幣。
除了這項外,與她關聯的還有偉忠哥的金星娛樂和專門經營眷村食品的福忠字號。
甚至於在金星娛樂的股東名單里,是她跟另一位製作人詹仁雄(陳孝萱前夫)持股,並沒有王偉忠本人的份。
說到福忠字號,算是發揚眷村文化、留住眷村味道的一個念想。
▲ 當年開業時來站台的明星,圖裡有兩位已經不在了…
雖說對外是以長姐王蓉蓉的名義做的生意,但其實大股東和幕後推手都還是老婆小慧:
▲ 自家店鋪牆上貼着過去眷村的老照片和跟賴聲川導演排的舞台劇《寶島一村》的海報。
▲ 官網推出的速食裝,雖不及曾國城的「曾拌面」業務版圖廣泛都賣去了澳大利亞,至少從2012年開業至今,經歷疫情還能活着,就已經算是幸運了。
這些年,小慧姐又要照顧老公小孩,又要經營自己的事業,還得做好家人的紐帶,實在是勞苦功高,不得不說看上去滋潤的台北太太可不是坐享其成的小嬌妻,她們一個一個都辛苦極了,相當的拼,不但要保持美貌,還要兼顧事業,照顧老公兒女婆婆一家大小,王偉忠對太太也欣賞有加,說她「很女人,但又有男人的乾脆」。
確實,這樣長袖善舞,隨便做哪個公司的CEO也不在話下。
2007年,新聞爆出王偉忠夫婦置入了位於台北中正區的豪宅「元大喜園」,登記在了小慧姐的名下。按當時的報道來看,房子坪數約145坪(近480平方米,還有兩個車位),總花費超過1億2200萬台幣。
▲ 他們現在還住在這裡。圖為2020年沈玉琳代班的一期節目就是去他家樓下接他。
《一條》有去家中實地拍攝過:
▲ 入戶玄關處的紅磚正代表着眷村(圖源:一條)。
▲ 寬敞明亮的客廳,窗邊放着Herman Miller的躺椅,盡顯生活品味(圖源:一條)。
▲ 餐桌旁邊的另一個空間是廚房,太太經常在這裡做菜(圖源:一條)。
▲ 這是她在油管放的燒臘飯教程,能看到背後滿滿當當的醬料罐,充滿生活氣息。
▲ 至於卧室,老兩口分床不分房(圖源:一條)。
▲ 平時就跟太太各自待在自己的空間里,互不打擾又能相互關心(圖源:一條)。
耳順之年的王偉忠對已經攜手走過快三十載的夫妻關係有着清醒的認識,他說夫妻老了其實就是室友,兩個女兒都在美國讀書、生活,偶爾回來更像是做客。
▲ 當然女兒難得回來時,老爹還是全程陪同,當好苦力。
空巢家庭的父母難掩失落,幸好還有熱愛的事業,投身其中,各忙各的。
只是偶爾會驚覺,原來男人老了在家庭的地位確實是此消彼長的。年輕時候靠他養家,妻女也在他的威嚴下生活,老了才發現,自己才是那個離開太太壓根活不下去的人。
相比於他這個「工作狂」,太太林慧晶的生活可是十分精彩,日常出入台北貴婦圈:
▲ 合照里的人好多我們都寫過了。張清芳(點這裡)、富邦蔡家的Maggie姐(點這裡)、蔡依珊(點這裡)、曾馨瑩、李靚蕾……
▲ 這張里有Melody(點這裡),盧南君(關穎的表哥邱耀正的前妻)、weiwei劉薇(蘇見信說分手又被拍到複合的17年女友)。
▲ 「微風幫」的孫芸芸、廖曉喬(點這裡),左一是小慧姐和偉忠哥的大女兒王羚。
▲ 關穎(點這裡),還有右一是孫芸芸他姐孫瑩瑩的素顏。
合照的也大多都是各路明星名流。
▲ 張學友、劉嘉玲。
▲ 李玟金馬獎演完出直接來她家吃飯。
▲ 跟老公一起參加黃曉明和AB當年的世紀婚禮,旁邊還站着汪小菲(圖源:新浪娛樂)。
▲ 參加小燕姐的生日派對,同場的還有張清芳、舒淇、楊謹華(點這裡)、屈中恆的老婆Vicky(最左)等等。
偶爾女兒會陪伴旅行:
也不忘去繼續深造:
六月份在美國參加完大女兒的婚禮後,她索性跟着閨蜜游歐洲去了,瀟洒愜意了一個月多還沒回來。
留偉忠哥獨自一人回到台北忙事業……
還寫了一篇超級傷感的專欄文章,分享了嫁女兒的心情。
說到女兒。同一家庭出來的兩姐妹,長相個性卻截然不同。
▲ 母親林慧晶在接受Tatler採訪時對女兒的評價:大女兒王羚溫婉和順善解人意,小女兒王嘉則遺傳了爹媽基因里的火爆面,更俏皮也更做自己。
▲ 姐妹倆的自我總結,一個Nice,一個Naughty。
▲ 就連跟爸媽合照的姿勢都能看出一二。
偉忠哥呢,很愛大女兒,卻更常吐槽小女兒一些:
▲ 說給她發消息好似漂流瓶,時常石沉大海。
▲ 但也贊她更有主見更特別。
▲ ins的日常照片都超級火辣。
▲ 如果女兒需要什麼資源,一定全力相挺。
姐妹倆都在加州洛杉磯念書,姐姐讀的是南加大(USC):
▲ 王羚的領英顯示專業是公共關係、市場營銷。
妹妹則是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
▲ 王嘉的領英寫着專業是心理學。
而姐姐王羚新婚的丈夫正是她在南加大時期的同學。
兩人從2016年開始交往。
2019年5月求婚:
▲ 事後偉忠哥在採訪里回應,是男方眼看女兒簽證到期要回中國台灣省,不舍分開,便決定迅速套牢。
▲ 他感慨女兒不過24歲,結婚有點太早,但又稱讚男方人很好。
其實同年9月,他倆就已經在美國登記完婚了。也搞了場小型結婚派對,兩家人都有出席同樂。
▲ 偉忠哥坦言自己哭得像是豬頭。
只不過因為疫情關係,宴請各種賓客的正式儀式拖到了今年才辦。
▲ 六月的婚禮相當盛大,選在了Napa Valley的Beaulieu Garden。
▲ 偉忠哥牽着女兒走來,面帶微笑,莫名想起了他過去專訪時說過的話(下圖)。
▲ 新娘王羚的兩身打扮都很漂亮。
▲ 婚禮細節周到,就連紙巾上都印着他們的狗狗Snow。
▲ 偉忠哥還跟兩個女兒分別跳了舞。
婚禮後小夫妻倆便去了歐洲度蜜月:
根據台媒起底,這位名叫Christopher Meyer的女婿其實來頭不小。
媒體口中,他來自美國著名公司Cargill的創始人家族。
▲ 該公司從食品加工行業起家,發展到了能源貿易、農產品、醫療健康、金融管理等各個領域,規模龐大。
當然,為了確認台媒的信息,還是稍加嚴謹地做了點研究。
王羚的ins關注里有這兩位,疑似是公公的Jay Meyer和疑似是婆婆的Gwendolyn Sontheim:
▲ 兩人疑似已經離了婚。
婆婆Gwendolyn Sontheim正是Cargill公司的大股東,坐擁幾十億美金身家:
在關於她的一篇報道里有寫過,她的母親正是Cargill公司創始人William W. Cargill的曾孫女,而她又是家中獨生女,便在母親去世後繼承了她所擁有的Cargill的全部股份。這個關係網,也算佐證了台媒報道里知情人的說法。
▲ 她跟Jay Meyer有兩個孩子。日常愛好就是在自家馬場獃著,偶爾參加馬術比賽。
2016年還有篇報道稱她為整個聖地亞哥最有錢的人:
可見,雖然偉忠哥很謙虛地說女婿家庭普通,但其實真的不算普通了……
未來期許
終於說完了王偉忠的故事。
一個有思想有風度有品位有樂趣的老男人。
▲ 他身後牆上的畫,畫的正是童年眷村的巷子。眷村記憶深深地滋養着他的創作,影響着他的一生。
年少成名,經歷過鮮花和掌聲,也要面對如今新媒體時代帶來的種種機遇與挑戰。
對現階段的偉忠哥而言,能回家陪已經88歲的老母親吃飯,聽她重複講着那些或許早已倒背如流的故事,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 去年的採訪內容。
▲ 趁着兩個女兒回來探親,一起跟老太太拍的全家福。
▲ 還有春節必不可少的團圓飯,除了王偉忠夫婦、母親和兩個姐姐外,右邊後排還有胡瓜的兒子胡釋安和胡瓜的前妻秀秀。
至於女兒們,身在海外,鞭長莫及,老爸能做的就是不說教、不爹味,全力支持,任由她們去過自己的人生。
更多時候,他跟太太在台北相互陪伴:
手頭的節目雖然不似當年輝煌,但依舊有拿得出手的。
▲ 憲哥和Sandy主持的《小明星大跟班》就是金星娛樂製作的,當初接檔《康熙來了》,一直做到現在。
他自己呢,堅持寫着文章。過去在《悅己》有個「王姑媽專欄」,聊聊男女情事,可惜最後關停了,而在《今周刊》的這個「吹牛老爹」竟然從2008年持續更新至今:
▲ 大概兩周一更,聊些稀鬆平常事,不乏金句頻出。
▲ 過年期間某一篇的概述,可見他熟練掌握老一輩跟年輕一代的溝通法則。
今年初還新開了電台節目《欸!我說到哪裡了?》,算是找回老本行。
▲ 要知道1995年他第一次獲得廣播金鐘獎最佳主持人正是憑藉其創立的「台北之音」廣播電台的節目《台北什麼都有》。
眼看着即將邁入65歲,偉忠哥還是那個永不認輸的「老頑童」,腦袋裡永遠裝着未完成的計劃。
他說自己在苦練英文,因為想去留學,一圓他的留學夢,也想給從小熱愛漫畫的自己一個交代,去學習如何用動畫說故事。
▲ 在被問及,「學英文不是為了跟女婿溝通交流啊?」偉忠哥不改幽默本性,「我理他啊!」(的確沒理,女婿關注了他的ins,他卻沒有回關,哈哈哈)。
▲ 學習用iPad作畫的成果。
雖說時移勢易,他的很多人生智慧還是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比如「不要在太過熟悉的地方找自尊」,即學會跳出舒適區;比如「沉迷遠比用功重要」,即找到讓自己廢寢忘食的真正愛好,或許才是該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所在(當然手機、電子遊戲除外);再比如,「順着天分做事,逆着個性做人」,仔細想想,實在是至理名言。
而他,縱使功成名就,縱使財富自由,始終都在不斷學習,汲取着新鮮養分:
▲ 他驕傲地說「年輕人的話我都懂」,只有這樣才不至於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淘汰。
事到如今,偉忠哥做節目也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追求什麼寓教於樂,而是「只渡有緣人」,服務真正懂他的族群,陪伴他的觀眾、聽眾一起慢慢變老。
未來的路會怎樣,誰也不知道。
但就像過去篤定說不要修眼袋的偉忠哥:
這兩年不還是乖乖聽話把眼袋割了,換了髮型,堅持鍛煉,整個人都更顯年輕了:
▲ 上下圖對比,是不是年輕許多。
許多文化人,一生不得志,常常埋怨是命運不濟,其實命運多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需要智慧去經營,用謙遜好學去迎接挑戰,王偉忠活出了某種令人艷羨的境界,和他的對待房子的布局一樣,他思路清晰,把這一生活得特別通透,所謂通透就是知道自己是什麼,也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持續不斷的努力,把自己的能量用到極限,活得充分又徹底。
人的一生,何其短暫,但是通過一己之力,可以活成一方人物,養活一家大小,帶給家人幸福,帶給自己平和,自得其樂,確實是一個通達又智慧的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