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軍新銳解析——22160型遠洋巡邏艦「瓦西里·貝科夫」號
作者:王笑夢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一年一度的海軍節上,有一艘非常獨特的俄軍隱身艦,這就是俄海軍新銳——22160型遠洋巡邏艦「瓦西里·貝科夫」號。有意思的是,該艦並非北方艦隊屬艦,而是從遙遠的黑海一路開來的,證明了這並非是一艘只能夠在近海打轉的軍艦,而是名副其實的遠洋巡邏艦。
1、參加俄羅斯海軍節活動的黑海艦隊22160型遠洋巡邏艦「瓦西里•貝科夫」號。
高爾基造船廠的戰艦們
「瓦西里·貝科夫」號的誕生之地是黑海艦隊著名造船基地之一的澤廖諾多利斯克-高爾基造船廠。2014年,位於俄羅斯聯邦內陸腹地的韃靼斯坦共和國澤廖諾多利斯克的高爾基造船廠開工建造了這艘22160型巡邏艦的首艦,隨後的同型艦也在這個造船廠建造着。
2、在澤廖諾多利斯克-高爾基造船廠中建造的22160型遠洋巡洋艦。
要區分的是,位於伏爾加河畔高爾基市的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有時候也被稱為高爾基造船廠,而真正被正式以高爾基命名的船廠其實是澤廖諾多利斯克市的這個船廠。高爾基造船廠是蘇聯時代一個重要的中小型艦艇建造基地,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建立在當地的一座修船廠,二戰的時候隨着西部蘇聯紅軍的東撤,將很多造船設備運到了該地,船廠於是開始為蘇聯海軍生產潛艇。
3、澤廖諾多利斯克-高爾基造船廠自蘇聯時代以來就是中小型艦艇和內河客船的建造基地。
戰後,高爾基造船廠和澤廖諾多利斯克船舶設計局密切合作,專門建造獵潛艇和小型護衛艦,比如著名的201型獵潛艇(北約稱之為喀朗施塔得級),對該艇的仿製成就了中國海軍的037型獵潛艇。此外,204型小型反潛艦(北約稱之為波蒂級)、 1124型小型反潛艦(北約稱之為格里莎級)、1159級輕型護衛艦(北約稱之為科尼級)等也都是高爾基造船廠和澤廖諾多利斯克船舶設計局合作的產物。
4、澤廖諾多利斯克-高爾基造船廠建造了一大批獵潛艇和巡邏艇。
上個世紀80年代,蘇聯海軍開始規劃設計一種1500至20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以取代現役科尼級護衛艦、帕契姆級和格里莎級小型護衛艦,新艦項目代號「11660」,後被命名為「獵豹」級。這項任務仍然交給了有着豐富建造中小型艦船經驗的澤列諾多爾斯克船廠,不過設計局變成了位於列寧格勒的金剛石中央海軍設計局。
首艦「雛鷹」號的準備工作在1988年展開(廠方編號No.901),1990年5月正式開工,在蘇聯解體後建造工作仍未完成,直到1993年7月才下水,1995年接近完成,但由於資金短缺,該艦後續舾裝工作時斷時續。1996年10月3日,「雛鷹」號改名為「韃靼斯坦」號(廠方編號No.951),計劃代號也改為「11661」。該艦原本計劃於2001年6月加入波羅的海艦隊,但到2002年7月才重新下水,並且就近改撥給裏海區艦隊。2003年8月31日,「韃靼斯坦」號終於加入裏海區艦隊服役,並作為艦隊旗艦。
5、裏海區艦隊兩任旗艦,左為前任11661型「韃靼斯坦」號,右為現任11661K「達吉斯坦」號。
「韃靼斯坦」號護衛艦建成後吸引了越南海軍的目光,訂購了4艘改進後的11661E「獵豹3.9」級護衛艦,成為其主力艦艇。而在為越南海軍建造11661E艦的同時,「韃靼斯坦」號護衛艦的姐妹艦「信天翁」號自1994年下水後就一直泡在水中,越南人的資金救活了這艘艦。
該艦在充分借鑒11661E型護衛艦改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俄海軍最新技術發展成果,進行了諸多重大改進,計劃代號改為「11661K」,艦名換成了「達吉斯坦」號(舷號693)。「達吉斯坦」號於2011年4月1日下水,2012年11月28日加入裏海區艦隊服役,並接替「韃靼斯坦」號成為艦隊旗艦。另外一艘同型艦「暴風海燕」號至今未完工。
6、敘利亞戰爭爆發初期,俄羅斯海軍裏海區艦隊4艘艦艇向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目標發射了26枚巡航導彈。
「達吉斯坦」號的最大改進是取消了向前傾斜發射的3M24DU反艦導彈,而在主炮後面的B炮位上安裝了艦載的8聯裝3P-14UKSK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出口型號為3S-14E),可以混合裝填「口徑-NK」系列反艦、反潛、對陸攻擊型導彈,該彈是出口市場上異常紅火的「俱樂部」導彈的俄軍自用型。
在地處封閉的裏海中,「口徑」導彈的火力綽綽有餘,其射程375千米的反艦型號可以完全覆蓋平均寬度僅320千米的裏海海域,而裏海沿岸海上力量也沒有先進的潛艇,反潛型號基本用不上。在俄羅斯對敘利亞極端武裝的打擊中,「達吉斯坦」號就發射了射程2600千米的對陸攻擊型巡航導彈,足見一坑多用的多用途垂直發射系統為現代海上作戰帶來的便捷。
此外,澤廖諾多利斯克設計局和澤廖諾多利斯克-高爾基造船廠搭檔還研製生產了暴徒M級小型導彈艦,並在打擊敘利亞極端武裝的戰鬥中發射了「口徑-NK」巡航導彈。
7、21631「暴徒-M」級小型導彈艇後視圖,可見上層建築頂部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黑海守護者
進入新世紀,俄羅斯敏銳地覺察到黑海地區的不安定局面。2008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因為南奧塞梯問題爆發了一場短時間但激烈程度堪比車臣戰爭的武裝衝突,在這場衝突中,俄羅斯黑海艦隊首次參加戰鬥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俄格海上衝突雖然以俄黑海艦隊勝利而告終,但是也暴露出黑海艦隊艦隻老化,戰鬥力捉襟見肘的窘境。到了201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圍繞克里米亞問題爆發衝突時,黑海艦隊更是只能夠以鑿沉退役的卡拉級「奧恰科夫」號巡洋艦的辦法來堵塞烏克蘭海軍的出海航道。這些爆發在黑海沿岸的衝突使得俄羅斯對黑海艦隊的建設問題高度重視,近年來先後建造的多艘新型導彈護衛艦、小型導彈艦、常規潛艇等都配屬在了黑海艦隊,以確保在這片紛爭不斷的海區保持強有力的海上存在。
8、在俄格海上衝突中立下戰功的俄羅斯黑海艦隊「幻影」號導彈艇,水兵正在沖洗導彈發射筒。
除了主戰艦艇外,黑海艦隊的沿海巡邏艦艇也老化嚴重,格里莎級這樣的老艦幾乎沒有什麼用處了,所以只能夠出動導彈護衛艦、大型導彈艇來執行日常的巡邏任務和對西方艦艇的跟蹤作業,使得本就不多的主力艦徒增了不少機械損耗。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決定為黑海艦隊添置數艘噸位適中,擁有較好航行能力,具有一定武裝的新一代巡邏艦,這就是22160型巡邏艦。
這次沒有讓輕型艦艇設計經驗豐富的金剛石中央海軍設計局和澤廖諾多利斯克設計局接手,而是由位於聖彼得堡的北方設計局負責,該設計局以設計大型水面艦艇見長,由其設計一艘巡邏艦足見俄羅斯海軍對該型戰艦的重視。
9、北方設計局公布的22160型巡邏艦模型,注意尾部起豎的集裝箱式巡航導彈發射裝置。
22160型巡邏艦項目最初總共建造6艘,全部裝備黑海艦隊,後來有報道稱這一數字未來可能增加到12艘,在優先裝備黑海艦隊的同時兼顧其他三大艦隊用於保護領海和邊境巡邏,並在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長時間巡邏,打擊走私和海盜,搜索和救助海上遇險人員。
另外,對於戰鬥民族來說有一艘不錯的水面艦艇平台不用來打仗就是浪費。因此,22160型巡邏艦從設計之初就採用了模塊化的理念,可根據任務需求安裝不同的武器設備,一旦到了戰時可進一步加強導彈武器作為輕型護衛艦來使用,用於保護海軍基地和己方海上交通線,並為運輸船隊提供護航,甚至直接打擊敵方水面艦艇等。
10、22160型巡邏艇排水量1700噸,但在俄羅斯攝影師的鏡頭下猶如萬噸大驅。
2013年的聖彼得堡國際海事防務展上,北方設計局首次展出了22160型巡邏艦模型,2014年又公布了設計效果圖,同年2月首艦在澤廖諾多利斯克-高爾基造船廠鋪設龍骨。之所以還是選擇這家位於內陸的造船廠,一方面因為其擁有豐富的建造中輕型水面艦艇的經驗,另一方面建成的戰艦可以順着水道直接進入黑海水域,而不用在北方建造後繞半個地球來到黑海,這其實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沿岸造船基地失去後的不得已而為之。
小軍艦大學問
22160型巡邏艦排水量1700噸左右,艦長94米,寬14米,吃水3.4米,主動力裝置為2台科洛姆納16D49柴油機,另有4台各300千瓦柴油發電機和1台100千瓦柴油發電機,全速達30節,艦員80人,自持力為60天,航程6000海里(16節)。
22160型艦排水量並不大,比我軍的056型輕型導彈護衛艦大一點,但卻採用了非常多的新穎玩意兒,加上模塊化設計,使得該艦擁有不俗的戰鬥力。該艦外形上採用隱身設計,除了上層建築、桅杆和主炮外基本上沒有什麼裸露的設備,而上述設備也都進行了隱身修型,因此該艦的雷達反射面積要遠小於同等級的戰艦。
11、22160巡邏艦選用了一門新型的A-220M型57毫米艦炮。
該艦主炮採用一門新型的A-220M型57毫米艦炮。顧名思義,A-220M是A-220艦炮的改進型,說白了就是「刀削馬鈴薯」版。俄羅斯的57毫米艦炮歷史悠久,蘇聯設計師格拉賓以二戰末期繳獲的德國Flak Gerät 58型55毫米/77倍徑高炮原型炮為基礎研製了蘇聯的57毫米高平兩用炮。有趣的是Flak Gerät 58型高炮研製初衷,也是為德國陸軍和海軍共同研製一種通用高炮,海軍主要將其用於「1942年C型(1944年型)」驅逐艦計劃(艦號Z52-Z56,有資料稱Z52-Z58),這是一種防空驅逐艦,主要武器為3座雙聯裝128毫米C41M高平兩用炮以及新研製的單管55毫米和30毫米高炮。
當然,該計劃和戰爭末期很多德國武器研製計劃一樣最終夭折,而生產出來的2門Flak Gerät 58型高炮原型炮也落入了蘇聯人之手。蘇聯最終於1946年底設計製造出了新型57毫米高炮樣炮,並通過現場測試,1950年1月該炮定型生產裝備蘇聯紅軍,這就是著名的S-60型高炮。除了裝備陸軍外,蘇聯還在該炮的基礎上相繼研製了艦載的ZIF-71單管57毫米艦炮、ZIF-31(B)雙管57毫米艦炮、SM-24-ZIF雙管57毫米艦炮(潛艇用)、ZIF-75四管57毫米艦炮等多個型號。
12、這是第一代ZIF-75型四管57毫米艦炮,充滿了紅色帝國的暴力美學。
這些是蘇聯第一代57毫米艦炮,到1950年代末,蘇聯設計師丘林開始研製新型的全自動AK-725型57毫米艦炮,其主要設計指標就是炮塔無人化,可以安裝在小型艦艇上。與ZIF-75等老式57毫米艦炮相比,AK-725可以鏈式供彈,並不間斷地通過外部水冷系統為炮管降溫,兩根炮管每根擁有550發的彈箱,因為布置該炮不用穿透甲板,這對於小型艦艇非常關鍵。
AK-725的改進型就是A-220型57毫米艦炮,這是一種採用了AK-176型單管76毫米艦炮設計思路的單管57毫米艦炮。該炮被裝在一艘205PE型試驗炮艇上,這艘炮艇最初是為了測試AK-630近防炮的,於1969年1月7日完工後交付黑海艦隊使用。
13、AK-725是蘇聯第二代57毫米艦炮,採用全封閉全自動炮塔,不需要穿透甲板就能夠安裝。
205PE艇的母艇是以領海巡邏和水域警戒為主要任務的205P型「側板」級邊防警戒艇,但它卻擁有裝有類似206M型「圖裡亞河」級大型魚雷艇才有的上層建築,因此北約方面將其單獨列為「牛虻」級,而在此艇基礎上發展出了206MR型導彈艇,也就是上文格魯吉亞海軍的那艘「第比利斯」號導彈艇的型號。
A-220炮雖然在205PE試驗艇上進行了充分測試,但最終沒有能夠裝備蘇聯紅海軍,原因是這種非觸發引信的57毫米彈藥防空效果一般,射擊低空快速反艦導彈的效果不如76毫米艦炮。
14、裝在205PE試驗艇上的A-220型57毫米艦炮,該炮是一種單管57毫米自動炮,但沒有在蘇軍列裝。
1987年4月14日在一次太平洋艦隊的實彈演習中,一枚帶有殘存燃料的RM-15M反艦導彈靶彈誤擊中了「季風」號小型導彈艦(1234型納努契卡I級大型導彈艇),該艦上的近程防空導彈沒有能夠做出反應,加之是早期型號沒有AK630等近防炮,只有AK-725艦炮的炮手對着靶彈猛烈開火,但最終由於該炮防空能力有限,導彈靶彈還是命中了這艘倒霉的小型導彈艦,沉沒在了阿斯科爾德南部,艦上39人死亡,37人獲救。
15、被擊沉的「季風」號小型導彈艦。
隨着美國海軍引進博福士MK3型57毫米艦炮,賦予了MK-110的新代號裝在了瀕海戰鬥艦上,俄羅斯也重新復活了A-220艦炮項目,並應用現代科技成功升級為了A-220M,使其能夠安裝在250噸級的小型戰艦上。
該炮採用隱身炮塔,重6噸,射速300發/每分,最大射程12千米,射高8000米,俯仰角-10°~+85°,備彈400發,主要是53-UOR-281U 型高爆彈,能夠在零下40°到50°的溫度下穩定作戰,基本涵蓋了俄羅斯海軍艦艇可能遇到的各種極端溫度。22160型巡邏艦之所以選擇A-220M艦炮,主要看中的還是其適中的威力和小噸位,畢竟作為一艘巡邏艦並不依靠這門主炮來防空或者是反艦。
16、安裝在22160型巡邏艦上的A-220M艦炮,注意與蘇聯時代的試驗型號相比進行了隱身處理。
22160型巡邏艦目前只裝備有一套8聯裝的3М47「彎曲」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備有8枚9М39「針」導彈,是同型肩扛式導彈的海軍型,只具有6千米的防禦射程。
17、3M47型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可以裝載8枚防空導彈,圖中懸臂是空的。
不過,在該艦空着的B炮位上還可以通過模塊化設計增加兩套6聯裝的3S90E冷射式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用於發射9M317M(Buk-M2)型防空導彈,也就是我們熟悉的SA-N-7/12防空導彈,是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的主要區域防空導彈,只是老舊的單臂發射系統換成了更加方便的垂直發射系統。
9M317導彈由俄羅斯阿爾馬茲·安泰設計局下屬的革新者機械製造聯合體生產,彈體中部的控制翼面後移,射程達45千米,具有20千米反巡航導彈和反彈道導彈能力。2005年推出的9M317M放棄了單臂傾斜發射、轉輪垂直發射等模式,改為模塊化的垂直冷發射方式,改進後的燃料使導彈最高速度達到1550米/秒。不過,目前首艦「瓦西里·貝科夫」號是沒有這一導彈系統的,相應的火控雷達也沒有安裝。
18、未來將在B炮位安裝3S90E冷射式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用於發射區域防空導彈。
該艦尾部有一個面積較大的直升機甲板,前方則是一個伸縮式機庫,除了能夠攜帶卡-27PS救援直升機外,還可以選擇攜帶2架無人直升機。目前有可能上艦的是同軸方案的BPV-500無人直升機,該機最大起飛質量為500千克,體長小於5米,有效載荷可達150千克。
這架無人直升機可以在空中停留長達5個半小時,並在距離巡邏艦320千米的地方飛行。同軸旋翼的設計可以提供無人直升機更好的懸停精度,因為這種旋翼布局對陣風並不那麼敏感。如果使用無人直升機,則需要將集裝箱式操控單元安裝在直升機甲板下的塢艙中。
19、22160型巡邏艦可以搭載一架卡-27PL直升機。
22160型巡邏艦的直升機甲板下方是一個多功能塢艙設計,這一設計目前在23550破冰巡邏艦、22386輕型導彈護衛艦等艦艇中得到廣泛應用。這是一個長方形多用途模塊化任務艙,艙室頂部有滑軌式起重機用於移動和安裝各任務模塊。
該艙室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之間都有獨立的水密門隔開,以保證部分「濕艙」作業時其他艙室的水密性,這也是美國「自由」級設計上的經驗。由於直升機甲板可以向兩側翻起,因此這個多功能任務艙內可以擺放2套集裝箱式的4聯裝「口徑-NK」巡航導彈,或者是出口版的「俱樂部-K」集裝箱式垂直發射系統,可混合裝填發射亞音速的3M-54E1反艦導彈、3M-14E對陸巡航導彈以及91RE2反潛導彈,由中央隔艙內的指控艙操作,極大地拓展了這艘巡邏艦的使用範圍。
20、直升機庫下的塢艙內可以搭載2個標準集裝箱,即可以變成醫療方艙,也能夠作為巡航導彈發射單元。
之所以將這個多功能任務艙稱為塢艙,是因為這裡確實可以攜帶一艘10噸級的02800型高速突擊艇。該艇適用於海上特種作戰以及兩棲滲透作戰,還可以為海軍陸戰隊提供火力支援或是執行巡邏、登臨查檢等任務。
該艇吃水淺,殼體裝甲化,速度可達每小時75千米,具有良好的機動性,既可以在公海上作業,也可以在海岸附近航行。該艇長10米,寬3.6米,可以容納12名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士兵。此外,22160艦舯部兩側還有2艘硬式橡皮艇可用於勤務作業。
21、塢艙中可以攜帶一艘10噸級02800型高速突擊艇,船殼裝甲化具有良好的防禦能力。
22160型巡邏艦的主雷達是和21631型導彈艦相同的5P-26「正像M1」X波段3D單面有源相控陣雷達,安裝在艦橋頂部的圓形雷達罩內,主要用於對海和對低空搜索,能夠探測潛望鏡和落水者,最大探測距離80千米,對1000米高度反射截面積大於1平方米的空中目標探測距離為50千米。此外,在封閉式桅杆頂部的結構中還留有S波段固態相控陣雷達的安裝空間,以在未來對空探測能力提升的空間。
此外,該艦還擁有一套MR-123火控雷達用於控制主炮,一套Pal-N艦載導航雷達,以及一套TK-25E電子對抗(ECM)系統。TK-25E艦載電子對抗系統旨在攔截機載和艦載目標捕獲雷達、武器控制雷達和反艦導彈雷達導引頭的雷達波,進行自動信號分類,確定攻擊艦艇的最大威脅,並在威脅方向實施干擾。水聲對抗方面,艦尾安裝有一套「暗礁-M」低頻被動拖曳陣列聲吶,配合艦首的「綠頭鴨」中頻主動聲吶,具備良好的搜潛和反水雷能力。
22、22160型巡邏艦的艦橋和作戰指揮中心。
結語
22160型巡邏艦首艦「瓦西里·貝科夫」號於2018年12月在黑海艦隊入列,首批6艘22160型巡邏艦預計都將於2020年完工並陸續裝備黑海艦隊。此外,隨着22160型巡邏艦多次參加海事防務展,終於迎來了外國客戶的問詢,2018年4月阿爾及利亞表示有興趣購買4艘火力加強型的22160艦,將裝備包括巡航導彈、防空導彈在內的導彈武器,成為了正兒八經的導彈護衛艦。
目前,俄羅斯黑海艦隊已經迎來了一波集中換裝期。屆時,6艘06363型常規潛艇、6艘21631型小型導彈艦、3艘11356型導彈護衛艦、6艘22160型巡邏艦將作為黑海艦隊大換血的主力。在不久的將來,俄羅斯海軍將在黑海沿岸重新構建起較為完整的沿海水面艦艇巡邏防控網絡,這些繼承了「忘我」號護衛艦和SKR-6號警戒艦靈魂的輕型艦艇們,在面對西方艦艇屢屢犯境的重重壓力下,一定還會像紅海軍的先輩們一樣打出「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彪悍信號,頑強地捍衛俄羅斯的尊嚴!
23、22160型巡邏艦的艦員艙室。
24、22160型巡邏艦的輪機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