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國:俄烏衝突走向研判及對我五條戰略警示

2022年10月12日02:16:10 熱門 1178

曹偉國:俄烏衝突走向研判及對我五條戰略警示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已近兩月,從原來「戰場迷霧重重」到當前「態勢漸漸明朗」,各方博弈意圖、戰爭形勢走向、最終解局方式等似乎都已基本清晰呈現。可以說,在主要大國和集團尚未完全登場進行戰略利益妥協前,這場衝突短期內很難以公眾期待的談判方式來終結。

——俄羅斯:俄對烏動武的最終矛頭指向美國,普京強勢決策出兵烏克蘭,至少在從兩個層面將美國從烏克蘭背後逼到面前。

表層看,是對北約五次東擴的絕地反擊,企圖一戰定勢,在歐洲板塊贏得地緣安全帶、獲取政治影響力。無論普京如何力推「向東看」戰略,其內心堅定認為俄是歐洲國家,最終必須以大國身份、強國姿態回歸歐洲,俄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戰略努力。然而,美國從中作梗,始終是俄歸歐征途上的「絆腳石」。經過20餘年勵精圖治、艱難振興,尤其是閃擊突襲格魯吉亞、收回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入哈平息「一月騷亂」等行動,為俄民眾對普京用兵注入了強大信心,普京自感有穩定政治威信和強硬軍事實力同美「攤牌」,逼美承認俄在歐洲安全邊界與勢力範圍。

裡層看,是對美國霸權秩序的終極挑戰,通過動搖國際體系根基與美共享世界領導權。維護國家利益底線不可能不見血、爭取國家戰略地位不可能不動武。毛澤東主席以抗美援朝戰爭迫使美西方接受了「新中國存在」的現實,普京也想借烏克蘭之戰迫使美北約承認俄大國權力的事實。普京是俄百年一遇的政治強人,絕不願在「天下苦美久矣」的環境中找尋俄的戰略地位,年已七旬的普京決心以個人政治命運和俄羅斯國運作最後一搏,徹底「結束美國及其領導下的其他西方國家旨在國際舞台上全面稱霸的魯莽方針」,至少要使俄成為「新多極世界」中不亞於美的重要一極。

因此,由於烏克蘭被美深度操控,俄烏戰爭從俄羅斯與美北約安全問題對話破裂開始,必將以俄羅斯同美北約談判達成妥協結束,美國不正式出場,俄便很難收場。

——美國:在挑唆衝突收益最大化之前依舊會阻談續戰,拜登只願同筋疲力盡的普京進行對話,弱而不垮的俄羅斯最符合美國利益。

在俄羅斯國力尚未大幅透支、沒有放下強國姿態前,美國不會輕易令烏停戰。美國慣於「從實力地位出發同對手對話」,軍事實力強大且對美姿態強硬的俄羅斯讓美極度不適。美視俄為「世界上唯一有能力毀滅美國的國家」,拱火俄烏開戰後,對俄發動史無前例的制裁大戰,對烏實施大規模軍事援助,根本目的便是將俄長期拖死在烏克蘭戰場上,通過擊垮俄經濟基礎降低其戰爭能力,徹底消除俄軍事威脅。目前,俄在烏特別軍事行動雖「遭到重大損失」,但並未傷及國力軍力基礎,俄也多次宣稱「目標和任務必將實現」,因此美在此時斷然不會收手。

在中國沒有正式介入、沒有完全同俄成為美「捆綁打壓」目標之前,美國不會輕易與俄妥協。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就熱衷於先隔岸觀火,待兩敗俱傷後再入局參戰,成為最大贏家。此次俄烏衝突,美理想方案是分化中俄、各個擊破,從脅迫中國對俄公開譴責制裁,到炒作「中國對俄軍援」,均是在挑唆中俄對立。在不得不接受中俄日漸靠近的現實後,美即將策略轉向「把中俄捆在一起打」,企圖通過策劃美政要竄台行動刺激中國步俄後塵,將對俄制裁措施一攬子升級複製給中國,迫使中國要麼與俄對立袖手旁觀,要麼向美低頭一致對俄,最終眼睜睜看着普京倒台、俄羅斯垮掉。

總之,美國不希望中國同自己一樣站在干岸上,而是等中國被迫入場全力救俄時,對中俄進行捆綁打壓。中國不正式入場,美國便不會正式出場。

——歐盟既不想與普京對抗,也不想讓澤連斯基倒台,想推動停戰止損卻無力完全自主,衝突的「爛攤子」最終只能由歐盟自己收拾。

在應對俄烏衝突過程中,要看到歐盟想極力止戰卻又似乎不願停戰。俄不僅是美國的「軍事威脅」,也被歐盟視為「安全夢魘」,歐洲諸國始終有一股恐俄心結。加之歐洲不僅要為衝突引發的資本逃離、難民湧入、能源斷供等問題買單,更要為烏克蘭戰後收拾殘局,唯有烏克蘭敗得不過於難堪,歐盟才能將附帶損失降到最低。因此,一邊是歐盟的軸心法、德兩國極力斡旋調停,一邊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多國元首輪番組團訪烏,為澤連斯基搖旗助陣、提供軍援,妄圖烏克蘭能挽回戰場頹勢。

對俄制裁既有被美裹挾的因素又有自己的「小算盤」。法國總統馬克龍有句名言:「俄羅斯是美國的敵人,那就一定是歐洲的敵人嗎?歐洲配合美國驅逐俄羅斯,這可能是歐洲21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錯誤」。歐俄互搏只會令歐洲「內傷」加劇,同時囿於同俄密切的能源關係、安全關係,歐盟對俄已實施的五輪制裁相當程度源自美國裹挾。然而,歐盟自作聰明,打着借衝突之機耗垮俄的「小算盤」,企圖利用美國之勢「倒普」甚至肢解俄羅斯,為歐洲永久安全、歐盟大幅東擴掃清障礙。

可以預見,歐盟戰略企圖與策略只會導致俄烏戰事曠日持久,最終也必將嚴重反噬歐盟自身利益,不得不吞下危機戰亂的苦果。

——中國:正處在將強未強的爬坡過坎階段,發展不僅需要穩定的內部環境,也依賴於和平的國際環境,想極力避免引火上身,但註定難以置身事外。

戰爭不符合中國發展利益,符合美國資本利益,但當戰爭不可避免時,應牢記「兩霸總要爭取一霸」。1972年在送走訪華的尼克松後,毛澤東主席再次叮囑外交工作人員:「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可以利用矛盾,就是我們的政策。兩霸我們總要爭取一霸,不兩面作戰。」美是俄烏衝突的漁利方,俄也有自己的戰略利益追求,對此,既要防止被俄過度戰略倚重利用,但也要看到俄所做的是武力反抗美霸的事業,應對俄予以堅定支持,不能僅止步於保證俄不會輸大,更得力爭俄打得贏、贏得漂亮。

澤連斯基倒了美國可以再扶植一個,普京倒了中國可能面臨極大戰略被動。俄烏衝突爆發初始,普遍認為美國計劃先俄後中,解決俄羅斯的威脅後再全力「圍剿」中國。事實上,留給我轉圜的時間與空間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充裕,拜登對「抹掉俄羅斯過去15年的經濟增長及未來多年保持增長的能力」充滿信心,這或許是事實問題。假如美「反俄倒普」陰謀得逞,「二次解體」的俄羅斯必然倒向西方,中國屆時將不得不騰出巨大戰略資源確保漫長的北部疆界線穩定,再難以集中戰略精力應對解決台海與南海這「兩海」問題,腹背受敵的中華民族復興進程將會被徹底打斷。

要意識到普京贏得衝突後留下的戰略遺產也會為中國所用,所以既然選擇了與俄「背靠背」,沒有正面直接介入,也無法迴避戰火,就得注重自身戰略信譽,成為俄堅實的戰略後盾,像70年前一樣,讓世界看到中國反抗美霸的精神風貌。

縱觀俄羅斯與美北約幾十年的博弈較量,俄羅斯的戰略運籌與策略運用既有出彩的部分,也有一些掩不住的敗筆臭棋,帶給我們強烈且現實的戰略警示:

一、不能讓美國覺得中國輸不起。

俄在面對美霸權極限施壓情勢下,所展示出的堅定戰略決心與國家意志有效拒止了美國直接介入,很值得我們深思。小平同志當年就曾強調:「對美國一定要有最壞情況的打算,不要怕中美關係倒退,更不要怕停滯,對在停滯、倒退情況下如何同美國交往,要認真準備」。美國的戰略觀是「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只有成為美國擊不敗的對手,才有可能成為美國的朋友。進取圖強的戰略總會伴隨一定程度的風險,不能在對美博弈中因害怕危機風險升級就躡手躡腳。越是怕什麼、越可能來什麼;越是怕可能輸,越可能輸得慘。新中國正是因為不怕「解放戰爭晚幾年勝利」而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讓美國接納了新中國存在的現實。未來必須充分做好同美關係完全破裂的準備,至少要正告美國我們有「我身雖死、卻能讓你生不如死」的能力,迫使美國不敢介入干擾我統一進程、不得不承認我民族崛起現實。

二、不能等敵人將槍口已經抵在胸膛上時再想起反擊。

美國連續操控北約東擴也是在對俄刀刀切香腸、步步踩底線,這次挑動俄烏衝突的考慮是:若俄羅斯贏了、美國不會吃虧;若烏克蘭贏了、北約順勢前推。總之,直到美北約的火炮射程覆蓋到克里姆林宮時,俄才想起絕地反擊、找尋真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戰略反擊一定要有提前量、預留時間與空間,不能總是讓美國試探踩踏我們的底線,到最後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底線在哪裡。如果說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躲不過,那麼中國也必將面臨一場對美博弈的復興之戰,若註定繞不過,那就應明白「晚打不如早打」的道理,須從當前開始拉時間表、算提前量。

三、不能再幻想我與美西方利益深度融合對方就不敢下死手。

俄羅斯是世界最大天然氣出口國、第二大原油和凝析油出口國、第三大煤炭出口國,是歐洲絕對的能源命脈。然而即使俄緊緊攥着歐洲能源「臍帶」,也無法有效阻止歐洲隨美對俄全領域極限制裁打壓。因為能源對歐洲而言只是能源,對俄羅斯則是經濟底盤。降低一國戰爭能力最徹底的方式便是摧毀其經濟基礎,經濟抗毀能力是國家現代戰爭能力的基礎支撐當前,中美經濟深度融合,以為這是美西方不敢同我「撕破臉」的基礎,事實上也恰恰容易成為其擊垮我的關鍵途徑。必須對中西融合度重新審視,一方面,應抓緊改變中美、中歐經濟鏈和科技鏈結構,讓美西方對我依存度大於我對其依存度,發展並攥緊美西方國家命門領域「非中國不可替代」的底牌;另一方面,在涉我核心關鍵領域,要有主動同美脫鉤的意識、計劃和準備。唯有如此,美西方不敢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我們也才會不怕輸更不會輸。

四、不能再幻想面對國際事件時我可獨善其身。

隨着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迅速躍升,中國態度已無可避免地影響世界重大事件的走向,中國立場自然備受各方關注。俄烏衝突中,從美國企圖藉機制裁中國、烏克蘭外交主動示好,到中歐頻繁對話、中俄及時溝通,無不說明我國已然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重要一方。但此次俄烏衝突的突然爆發,着實反映出我應對重大國際突發事件的意識和能力準備均有所欠缺,特別是對美極限制裁俄羅斯始料未及,缺乏強壓力測試的意識和準備。未來任何突發國際事件,不論是美等大國誘壓中國入局、還是小國期待中國作用,我國均再難置身事外,甚至極有可能成為當事方,必須強化對重大危機的應對處理能力,確保在國際風浪中有效維護自身利益。

五、不能單純地認為美國霸權在加速衰落

近年來,中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但美國霸權加速衰落的論調也不絕於耳,民眾陷於極大的麻痹自得,以致於我們很多時候真的以為美國走到了窮途末路。事實上,美國衰落的論調多源自美國自身戰略界。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為「圍剿」俄羅斯,在全球範圍尤其是西方陣營展示出了強大的領導力和動員力,不僅讓俄「閃擊烏克蘭」計劃擱淺,也着實給我們上了「驚心動魄的一堂課」。戰略藐視是必要的,但也要保持清醒,藐視敵人不等於敵人真的不行。中國在快速發展進步,美國也未止步不前,這些年中國也深受美國霸權迫害,但美國尚未像對俄羅斯這樣給中國全方位下猛葯,未來我可能承受的制裁廣度、烈度必定遠高於俄,因此決不能低估美霸權影響力和破壞力。必須心中有數、統籌全盤,把握關鍵環節,以時不我待的戰略緊迫感,抓緊做好應對準備。


(作者系崑崙策特約評論員;來源:崑崙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