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又要被忽悠瘸了。
正解局出品
在烏克蘭,俄烏熱戰正酣。
但實際上,科技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芯片,是我們的短板,美國同樣也非常頭痛。
因為,美國雖然擁有科技霸權,但是美國的芯片製造產能只佔全球的12%左右。
美國很不放心,怕被「卡脖子」,威逼利誘台積電、三星這些芯片製造巨頭在美國設工廠,擴大產能。
但是,全球芯片製造的「扛把子」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這兩天直接給美國潑了一盆冷水:
美國造芯片,是搞不起來的。
事情是這樣的。
前兩天,張忠謀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談話。期間說到,美國要增加芯片製造產能是昂貴浪費、徒勞無功之舉。
要知道,美國是台積電的大客戶。
根據媒體公布的十大客戶營收貢獻名單,美國企業佔了8家,其中光蘋果一家就貢獻了25.93%。
這樣公開說大客戶的不是,就不怕開罪於美國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張老爺子忍無可忍?
首先是明面上的,美國製造芯片的成本太高了。
最重要的是缺人,缺乏工程師。
我先前在文章里說過,美國崛起靠什麼?靠的是工業、科技,靠着「工程師紅利」。
可現在呢,美國年輕人不再願意去廠礦,最頂級的學生去學金融、經濟,去華爾街賺大錢。
比如,哈佛大學的畢業生,33%選擇從事金融行業,只有17%選擇從事STEM行業(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個行業的簡稱)。
這樣的後果就是,美國工程師奇缺,連波音都雇大學生兼職寫代碼,快餐店廚師「轉型」湊數當機械工程師。
先前,我說過,富士康到美國設工廠,結果打算從大陸和台灣地區調工程師。
全球芯片產能分佈
說到美國工廠,張忠謀估計也是氣不打一處來。
台積電去了美國亞利桑那州開廠。
台積電心裏是一萬個不想去,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加上台灣地區領導人對美國更是怕得要死,所以,台積電不得不投資120億美元到美國建廠。
美國工廠上馬的是台積電,也是目前全球芯片商業化最先進的5納米技術。
而且,美國人是獅子大開口,還要台積電還沒商業化的2納米技術。
要知道,台積電先前一直把最先進的工藝,都只放在台灣地區,像在大陸南京工廠,生產工藝就是28納米。
更讓人氣憤的是,去年9月,美國要求台積電在45天內交出芯片庫存量、訂單、銷售記錄等數據。
這些原本都是商業機密。
而且,美國還專門敲打,「我們的工具箱有很多方法能讓業者交出數據,雖然不希望走到那一步,但如果有必要,我們必定會採取行動。」
一時間,雖然貴為芯片製造老大,但台積電也只能委曲求全,任由美國擺布。
張老爺子心中的不爽,也就不難理解。
台積電亞利桑那工廠
招不到人,這也是台積電現在面臨的最棘手問題。
加上其他開支,在美國製造芯片的成本比中國台灣貴50%。
這真的是要瘋了,要知道,商業芯片生意的核心邏輯是賺錢。
這麼高的成本,怎麼賺錢?
當然,當初美國政府說得好動聽、誘人:你來,給你補貼。
拜登政府還專門通過芯片法案(Chips Act),宣稱拿出500億美元補助芯片製造商。
但說到這補貼,估計台積電氣就不打一處來。
因為,這就是拜登畫下的一個大餅。
而且,作為競爭對手的美國英特爾向政府喊話,美國的補貼應優先提供給美國企業。
言下之意,就是不要給台積電。
實際上,這個虧富士康也吃過了。
富士康美國工廠2018年動工,幹了3年多,到去年年底才第一次拿到3000萬美元的稅收抵免。
談到錢,美國政府往往就擺出一副「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的姿態。
要讓他們真金白銀掏錢,比上天還難。
沒辦法,工廠已經開工,只能硬着頭皮干。
就在上周,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公司發了35億美元的債,用來建工廠。
有消息說,台積電美國工廠的興建計劃已經被推遲3到6個月。
畫在紙上的台積電美國工廠
也許就像張忠謀談到美國工廠時說的:
我們,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