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2022年10月11日06:02:27 熱門 1823

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 天天要聞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李小反

編輯 | 馮羽

擁有兩千餘年歷史的滷味,被部分網友稱之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味道」。近幾年,這個普通的品類,正煥發出新面貌。

除了最常見的休閑滷味和定位於家庭餐桌的滷味之外,不少滷味還巧妙地和小酒館、火鍋等形式結合了起來。商場內也出現一些熱鹵品牌,不僅有小吃,還有粉、面等主食。

滷味巨大的可塑造空間,吸引來了眾多掘金者和資本捕手。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滷味行業至少發生6起融資事件,「菊花開」和「盛香亭」分別獲得億元級別融資,其中,盛香亭稱品牌整體估值約10億元。

消費者的喜愛和資本的看好,也使得滷味行業「內卷」起來,「創業最前線」在走訪時發現,北京合生匯商場內,至少有11個滷味品牌。居民區周圍2公里內的滷味門店更是多達20多家。

在這樣密集開店、市場過分擁擠的情況下,滷味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1、「滷味+」的新變局

很長一段時間裏,滷味行業都保持着煌上煌、周黑鴨、絕味鴨脖「三家爭霸」的格局。今年7月,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交IPO招股書,這意味着,三家巨頭即將迎來一個強勁有力的競爭對手。

不過,對於三巨頭來說,來自滷味行業的挑戰恐怕不只這一個,大量湧入的新玩家也同樣值得他們警惕。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滷味相關企業的註冊量超過12.3萬家。自2011年至2020年,滷味相關企業註冊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18年的註冊量首次超過1萬家,2020年為歷年最高,達到1.7萬家。

一些新進入的玩家很快就得到了資本的助力。

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 天天要聞

據企查查統計,今年以來,滷味行業至少發生6起融資事件,其中,家庭餐桌滷味連鎖品牌「菊花開滷味」(以下簡稱「菊花開」)和熱鹵品牌「盛香亭」分別獲得億元級別融資。企查查數據顯示,菊花開和盛香亭至今已分別完成B輪和A輪融資。盛香亭的加盟手冊中還寫道,品牌整體估值約10億元。

除了玩家增多之外,滷味產品也表現出極大的可塑空間。滷味行業較為常見的模式是休閑鹵食食品,代表品牌就是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等。

還有一類是定位於家庭場景的滷味品牌,如紫燕百味雞,其品類比滷味小吃品牌更加全面,除雞、鴨之外,還有豬蹄、涼菜等品類。在外賣平台上,紫燕百味雞的套餐內還搭配了米飯類主食。

早在4年前,創業者程霄開始做滷味生意時,就將門店開在社區,瞄準了家庭場景。在他看來,社區店是非常穩定的商業形態。「老客戶居多,復購率能達到80%至90%。」程霄對「創業最前線」表示,他打造的「味小熟滷味」品牌,已經在全國各地開出300多家門店。

除了這兩種最常見的形態外,滷味界還衍生出了不少新業態。

比如熱鹵。今年獲得融資的玩家中,盛香亭和熱鹵食光就是主打熱鹵的品牌。「創業最前線」在走訪時發現,北京合生匯商場21街區的B2層,就有一家名為「翟門仙鹵師」的熱鹵品牌,其品類除了翅尖、豬蹄等小吃外,還有拌粉、拌面等主食,在店內消費的也大多是年輕人。

盛香亭一位負責加盟業務的工作人員劉冉(化名)表示,其品類除了滷味小吃,還有粉、面等主食。因此,其店鋪所需面積較大,店內要留出客座區。「我們主要開在當地比較大的購物中心,或者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客群主要是年輕人。」

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 天天要聞

熱鹵食光的加盟工作人員也表示,這種小吃加主食的模式,有利於門店多時段經營。「中午和晚飯時間可以賣主食,其他時間段還可以賣小吃。」

另外,還有從業者將滷味和其他餐飲業態相結合,比如滷味+小酒館,消費者可以一邊喝酒一邊吃滷菜;再比如滷味+火鍋,據公開信息,今年獲得融資的「京派鮮鹵」的主打業務就是滷味火鍋外賣。

普通的滷味行業,正在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2、陷入內卷

隨着眾多新玩家湧入,滷味行業也在逐漸走向內卷。

在北京,吸引眾多年輕人前去打卡的合生彙算是新消費的風向標。在這裡,滷味行業的「內卷」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進入合生匯21街區B2層,一眼就能看到一家名為「鹵西西」的滷味品牌,它的隔壁就是絕味鴨脖。

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 天天要聞

轉到商鋪背面,「周黑鴨」和「廖記棒棒雞」則映入眼帘。再往裡走,分佈着「小蹄大作」、「無骨鳳爪」等幾個品牌。「創業最前線」在走訪時看到,晚上6點半和7點半兩個時間段正是晚餐高峰期,而這些商鋪的顧客卻寥寥無幾。

乘上扶梯來到B1層,出扶梯口就看到上述提到的 「翟門仙鹵師」店鋪,堂食區有6位顧客在就餐。

據粗略統計,僅合生匯B1和B2兩層,就有至少11個滷味品牌。

不僅商場如此,在居民區附近,滷味品牌開店的密度同樣很高。

「創業最前線」在美團上搜索北京東城區景泰附近的滷味外賣,粗略統計,發現2公里以內的門店有20多家。

雖然滷味門店已隨處可見,但新入局的品牌方仍然在緊鑼密鼓地拓展市場,開放加盟則是通用且最快速的方式。

「菊花開」的一位加盟商張威(化名)表示,菊花開是河南本省企業,之前只在河南省經營,今年4月中旬開放了周邊省份幾個城市的經營權限。

要加盟這些滷味門店,成本也並不低。菊花開的加盟商稱,建議門店面積在10至20平米左右,兩年的冷鏈配送費、保證金、設備、裝修費等成本加起來,單店投資金額總計在7.5萬至8萬元左右。

張威稱,總部會將成品配送到門店,這種模式不僅節約了門店面積,還省去了人力等成本。

而熱鹵品牌一般開在商圈或者客流量集中的位置,且需要在店內進行食品加工,並留出堂食區,租金成本也會更高。盛香亭負責加盟的工作人員劉冉表示,店鋪需要30-70平米,門頭最少需要3.5米。

除此之外,加盟盛香亭還需要承擔多種名目的加盟費。「品牌授權費是6萬元,每年管理費1.5萬,1萬的保證金是可退的,培訓費5000元,設計費是按照店鋪每平米200元的標準收費。」 劉冉稱。

盛香亭的加盟手冊中列舉了投入成本,按照40平米的店鋪面積計算,前期投入需要30多萬。

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 天天要聞

圖 / 盛香亭的成本投入明細

雖然前期投入不低,但是按照加盟商的說法,滷味品牌的利潤是很可觀的。

「我們回本周期一般是9-12個月,毛利為60%左右。」 劉冉稱。

「最少有40%的利潤。」 菊花開加盟商張威也向「創業最前線」表示。他還補充道,「今年5月,一位濟南的客戶開店營業,營業額每天保持在4000到5000元,差不多三個月就能回本,這個客戶馬上要開第二家門店了。」

熱鹵食光等熱鹵品牌大多將門店開在商場,其加盟商也表示,其門店面積建議在30至50平之間。前期的投資包括加盟費、設備、房租、裝修等成本在內,預計為25萬至30萬,商場店的回本周期差不多在4-6個月之間。

「商場客流量較大,中午能賣4000至6000元,下午賣5000至7000元,其他零散時間還能賣幾千塊,每天的營業額大約在萬把塊。」這位加盟商表示。

他稱,熱鹵食光有一家30多平的加盟門店,一個月的營業額能達到28萬元。「毛利一般在60%至65%左右。」

雖然在大多數品牌商口中,加盟滷味品牌後的門店經營情況和回本周期都十分理想,但當滷味成為一門被資本追逐的生意後,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早已不止於產品口味本身,而是成為品牌規模和經營效率的一場賽跑。

毫無疑問的是,市場嚴重內卷,更多投機者將會被無情淘汰。

3、高淘汰率的滷味生意

除了被資本追逐的新玩家,還有一些夫妻檔常年經營着小本滷味生意。

每天上午11點左右,李劍的父母開始製作滷菜,下午4點半準時出攤。這樣的流程,李劍父母已經重複了六七年時間。

李劍回憶稱,父母是在親戚的帶領下做起滷味生意的。「我家親戚第一年做滷菜,就賺了20多萬。」李劍是一位90後,大學畢業後,先是在杭州工作了一年,然後加入父母的行列,一起在武漢做生意。

李劍和父母每人負責一個攤位,他出攤的位置在武漢市江岸區天聲街的一處菜市場門口,每天的營業額有1000元左右。「我們沒有開店的計劃,因為不僅成本高,生意也不一定比現在好。」李劍稱。

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 天天要聞

圖 / 李劍母親的攤位

在滷味行業,有相當一部分從業者都是夫妻檔口生意。可見傳統滷味行業競爭激烈,且門檻不高。

「創業最前線」還在抖音看到,無論是經營幾十年的滷味老店,還是個人擺攤做生意的草根玩家,都在火熱地招學徒、傳授滷菜製作技術。

滷味陷入內卷:一家商場11個品牌,居民區聚集20多家滷味店 - 天天要聞

李劍父母也曾收過幾位學徒,「技術不難,3天左右就能學會。」他表示。

不僅如此,就連在淘寶上買滷味料包,店鋪都會贈送詳細的製作教程。

程霄認為,滷味行業看似門檻低,實際上並非如此,想要經營好這門生意,也需要從業者下一番功夫,比如如何保持產品穩定性、門店選址、後期運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程霄稱,相比於其他餐飲品類,滷味對產品的穩定性要求更高。「因為鹵食製作一次就是上百斤,如果產品品質差,損害的是一波顧客,這些顧客可能再也不會光顧。」

但恰好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他們認為想要賺錢,就得壓低成本,從而使用一些不好的原料或者偷工減料,久而久之門店就倒閉了。」程霄解釋。

程霄還注意到,滷味行業也一直在優勝劣汰。「前年出現一些新品牌,但去年又死掉一大批。」

他解釋道,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只顧着瘋狂擴張,求數量不求質量,導致出現一系列問題。「要麼供應鏈不健全,要麼模式很難複製,要麼就是操作培訓、門店經營不到位,反正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程霄表示。

而資本的進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攪亂了原本平靜的行業。「導致一些玩家將精力重點放在拓展市場、賺取加盟費上面。」

不過,市場競爭的加劇也讓滷味行業快速走向成熟。

「與前兩年相比,今年的競爭壓力要低一些。我們門店的存活率提高了80%至90%。」程霄解釋道。當然這也歸因於他們主打社區店,受疫情的影響較小,有利於品牌的成長。

程霄看到,近幾年,從業者也變得越來越正規,他們的很多加盟商都是之前的鹵食夫妻店,他們為了長遠發展會選擇加盟一個連鎖品牌。

這也是草根玩家的生存之道。「必須要不斷改變,跟着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從產品、形象包裝等多方面進行升級。」程霄說道。

Frost&Sullivan的數據顯示,中國滷製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268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1235億元。

千億市場之下,夫妻檔走向正規化,新玩家靠標準化跑馬圈地,傳統滷味行業也正在被注入更多新鮮元素。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