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碩鳴
台灣人要移民,全因美國眾議院長佩洛西訪台後,解放軍發動多日圍島,引爆「第四次台海危機」,後續效應還在持續發酵。不願當兵打仗,引發台灣島民眾思走。
台灣有移民顧問公司表示,最近一個月來,台灣人諮詢移民事項的電話暴增三、四倍至上百通,移民顧問公司過去八月的業績更創下三十年來記錄。雖然台灣人表面上對兩岸危局並不恐慌,但不少企業人士已經規劃移出資產避險,還有一些不願當兵、不想打仗的的台灣人也正在辦理移民。台灣新一波移民潮正在悄悄掀起。
媒體報道,一家在台灣有超過30年歷史的移民公司。過去的8月份,月平均業績倍增,突破了30年來的歷史紀錄。在疫情下台灣百業蕭條,移民行業則要感謝佩洛西,托她的福,移民公司近期接到的諮詢電話暴增3-4倍,約上百通,一周的諮詢案量相當於以往一個月的規模。
公司經理說,不少台灣人的詢問電話中,都直接表露,很快要武統了,害怕台灣變成烏克蘭。台灣真的有一群人非常擔心。以往一般台灣的移民,多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但因為佩洛西來訪,多了一個目的:逃難。
據統計,經辦移民業務的公司,8月經手的案件,以移民美國、愛爾蘭和葡萄牙為大宗。美國一向是台灣人的移民首選,EB-5投資移民簽證耗資80萬美元。而有「歐洲硅谷」之稱的愛爾蘭,是歐盟唯一的英語國家,讓不少台灣人心生嚮往,但投資門坎至少200萬歐元。小資族首選的第三位是葡萄牙,環境相對友善,較無種族歧視。儘管投資不菲,但台灣不少人心之嚮往。
台灣最大規模的移民潮發生在90年代,1995年李登輝訪問美國,翌年首度直選領導人,解放軍朝台灣外海發射導彈,引發富人拋售房產並移民海外。
今年八月初佩洛西訪台後,台海陷入20多年來最緊張的軍事對峙。在此敏感時刻,有富豪率先表態留守,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開記者會指已放棄新加坡國籍,「決定會死在台灣,不會死在海外」。
但並不是所有台灣人都決心「死在台灣」。根據台灣《遠見》雜誌在八月中旬進行的民調,63.6%受訪民眾、42%企業擔憂兩岸開戰;被問到若開戰是否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時,65.2%民眾表示不願意,只有約25.8%願意。
許多懼戰的台灣人,都想着買一份「政治保單」,一旦戰事爆發,隨時準備逃難。據預估,台灣自8月以來的移民熱會再發酵半年到一年。
台海關係緊張下,台灣不僅延長後備軍人的教召時間,未來還可能考慮將兵役從現行四個月重新調回到一年,讓許多不想當兵的台灣男性紛紛走避。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