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被人殺害,湖南慈利倆姐妹為父追兇25年,直至2019年9月29日警方找到犯罪嫌疑人。11月17日上午,案件在湖南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在長達5個多小時的庭審中,犯罪嫌疑人張某標突然當庭翻供,表示自己並非故意殺人,而是過失致人死亡。其姐姐張某春在庭審中表示對檢方指控的窩藏罪認罪認罰。15時30分,法官宣布休庭,擇日宣判此案。
受害者小女兒張阿琴表示,「二十多年來,張某標改名換姓一直在逃避法律的制裁,且張某標及其家屬從未有過任何道歉安撫行為,在經濟上也從未協商過補償,還變本加厲破壞父親的墳墓,不可原諒。」
此外,張阿琴還表示,母親當年在追兇路上出車禍死亡,肇事司機逃逸,等父親案件結束後,自己和姐姐還要為母親討回公道。「他逃逸23年了,今年8月底肇事司機終於向我們當地公安表達自首的意願,父親案件結束後我還要為母親討回公道。」

11月17日庭審現場。受訪者供圖
嫌疑人當庭翻供不承認故意殺人
11月17日9時,此案在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中午休庭一個小時後繼續審理,直至15時30分法官宣布休庭,擇日宣判。
庭審中,犯罪嫌疑人張某標當場翻供,對此前簽字的故意殺人罪認罪認罰具結書的內容予以否認。張某春表示,對其窩藏弟弟的行為沒有異議,對檢方指控的窩藏罪認罪認罰。
張某標說,其父親在和張國恆爭執期間,張國恆揮舞着鋤頭打傷了自己的母親。張某標看到後,上前搶奪張國恆的鋤頭,期間被張國恆掐住脖子,於是用綁在腰間的刀砍傷了張國恆的手臂。之後自己逃跑,張國恆緊追不放,自己出於正當防衛又用刀捅了張國恆的肚子。張某標表示自己並非故意殺人,而是屬於過失致人死亡。
此前,慈利縣公安局發佈通報稱,據犯罪嫌疑人張某(張某標)供述:25年前,當他意識到張國恆被自己故意傷害致死後,趁着現場混亂逃往後山,並翻過後山到達公路攔車前往寧鄉,躲在寧鄉的小姨魯某英(目前已患病去世)家中,不久後被張某春接到廣東。2008年,在小姨的幫助下,張某標在湖南某地重新上戶口並更名為張某,之後,張某(張某標)將戶口遷往妻子戶籍所在地廣東省雲浮市,並在廣東打工。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張某標犯故意殺人罪,根據法律規定,對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犯故意殺人罪者可以從輕減輕處罰。張某標犯案時16歲,檢方在庭審中建議法院判處張某標無期徒刑。
張阿琴沒有想到,張某標會當庭翻供。其表示,「二十多年來,張某標改名換姓一直在逃避法律的制裁,且張某標及其家屬從未有過任何道歉安撫行為,在經濟上也從未協商過補償,還變本加厲破壞父親的墳墓,不可原諒。我們要求法院對張某標處以死刑的處罰,張某春因包庇重大犯罪,應給予5年至10年的處罰。」

被告人張某標(右)、張某春(左)。受訪者供圖
父親被刺死,嫌疑人一人逃跑一人被取保候審
據慈利公安微信公眾號,1994年7月2日11時許,慈利縣洞溪鄉洞溪村村民張某卓一邊向鄉政府跑一邊叫着:「我把張國恆殺了!我把張國恆殺了!」一聲聲驚叫讓這個深山小村的寂靜被徹底打破。
當鄉政府工作人員得知消息,準備趕往案發現場時,張某卓已到達鄉政府,嘴裏不斷念着:「我把張國恆殺了......」鄉政府工作人員只好先把神情驚慌的張某卓帶到洞溪鄉公安執勤室,交由公安機關偵查處置。
慈利縣公安局此前發佈通報稱,經執勤室民警初步調查,張某卓與張國恆、張某兵因在稻田引水灌溉期間發生衝突,在扭打過程中,張國恆被張某卓用殺豬刀砍傷,之後張某卓之子張某標(16歲)拿着另一把殺豬刀來到事發現場,與張國恆進行扭打,最終張國恆被張某標用殺豬刀刺傷,造成急性失血性休克。案發後,犯罪嫌疑人張某卓被警方控制,張某標卻逃離現場,不見蹤影。
經法醫鑒定,張國恆系他人用單刃銳器多次刺擊造成急性失血性休剋死亡。
1994年7月7日,張某卓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慈利縣公安局收容審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標外逃。1996年3月,張某卓被關押847天後,因證據不足被取保候審。警方稱,事發現場部分痕迹已被案發後聞訊趕來圍觀的村民踩踏破壞。

1996年慈利縣公安局開的關於張國恆被殺的案情說明、倆姐妹小時候的合影和父親的照片。新京報資料圖
嫌疑人落網時已改名換姓,並在廣東成家
2019年,湖南慈利兩姐妹為父追兇25年一事經媒體報道後引發關注。同年9月29日,專案組民警在廣東成功抓獲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張某標,被抓時他已有了新戶口、新名字,並在廣東成家。
慈利警方介紹,在抓到張某標之前,專案組民警多次給張某卓做工作,希望其能夠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敦促張某標自首。張某卓始終否認自己及親屬與張某標有過聯繫,並告知民警,自己與大女兒張某春的關係並不好,也未曾有所聯繫。
辦案民警在一次常規調查走訪中了解到,張某卓的大女兒張某春竟主動聯繫了張某卓並叮囑其一定要做好張氏姐妹的工作。
幾天後,蹲守組民警發現,張某春與一男子接觸頻繁,關係密切,該男子很有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張某標。信息核查組人員也發現張某春與該男子聯繫密切,且有多筆大額轉賬。
後經進一步核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張某標的身份信息已改頭換面,出現在民警視線中的男子早已獲得新戶口並更名為張某,並在廣東成家。
9月29日,專案組民警在廣東成功抓獲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張某標)以及涉嫌包庇、窩藏罪的犯罪嫌疑人張某春。張某卓因案情發生變化也被刑拘。接着張某標等三人被慈利縣公安局送檢方審查起訴。
11月14日,受害人家屬委託律師付建告訴新京報記者,這起案件原先是由慈利縣人民法院受理的,後來家屬提出管轄權異議,案件於今年7月31日被移送給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
付建表示此前有三名嫌疑人被批捕,此次開庭針對的是張某標和張某春。「慈利縣檢察院在審查起訴階段,因為證據不足,在今年5月對張某卓做了不起訴的決定。」
檢察院出具的《不起訴決定書》顯示,公安機關認定,1994年7月2日上午,兩家人在田邊因爭水灌溉農田發生糾紛,後張某卓用殺豬刀將張國恆右手上臂砍傷(經鑒定為重傷),張國恆受傷後逃至田埂時,被張某卓之子張某標捅刺身亡。
此案移送至公訴機關後,先後於今年1月13日、3月26日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偵查機關後於2月13日、4月22日補充偵查完畢移送起訴。警方認定張某卓用殺豬刀將張國恆右手上臂砍成重傷,且張某卓與張某標系共同犯罪。但慈利縣檢察院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最終決定「對張某卓不起訴」。
張阿琴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已向張家界市檢察院遞交了《不服不起訴決定書申訴書》。

檢察院的起訴書。受訪者供圖
追兇路上母親車禍去世,肇事司機逃逸23年
張國恆被殺後,妻子鄒茂英帶着兩個十歲左右的女兒,踏上了追兇之路。
怕有仇家來尋仇,每晚臨睡前,鄒茂英都拿一把釘了釘子的扁擔放在床邊。為了給亡夫討要說法,鄒茂英和族人多次到慈利縣公安局詢問案情,「警察說人已經跑了,沒有線索,讓我們提供線索。」
每當族人打聽到張某標的消息或是傳言,鄒茂英就帶着小女兒張阿琴(大女兒上學住校)外出追兇。從洞溪鄉輾轉三個小時到慈利縣,再從慈利縣坐汽車到周邊縣城。
在外地,鄒茂英給小女兒開一間小旅館,買點包子,把房門反鎖,囑咐她誰叫門都不要開,自己一個人去打聽,一去就是一天。「兩年時間,媽媽為了給爸爸追兇,幾乎跑遍了整個湖南。」但終無所獲,有很多次,張阿琴看到母親蒙在被子里悶聲哭泣。
一家人追兇之路的不順暢並非全部來自於尋找兇手本身。1996年3月,追兇路上的鄒茂英乘坐的私人中巴車中途翻車,鄒茂英當場遇難,肇事司機逃逸。張阿琴與姐姐張阿麗成了孤兒,經家族商議,姐妹兩人由開餐館的舅舅撫養。
後來,因為學費、生活問題,張阿麗、張阿琴兩姐妹去了東莞電子廠做流水線普工,月薪四五百元,另外還到過新疆等地尋找兇手。兩姐妹說,她們經常做一個類似的夢,夢到父親穿着白襯衣,一身是血,「在夢裡,父親讓我們給他報仇。」
堅持追兇25年,張阿琴說,她和姐姐想為父親討回公道,讓兇手得到懲罰。
張某標落網後,張阿琴覺得自己放下很多,跟之前的感受完全不同,她和姐姐的生活正在逐漸步入正軌。
今年8月,張阿琴帶老公小孩第一次回老家,並去看望了所有親戚,現在她和老公找了一份電商的工作。因為父親的案件還在起訴階段,姐姐張阿麗平時在老家負責案件情況,一直沒有出去工作,計劃等案件審理結束後和老公一起找份工作。

倆姐妹小時候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此外,張阿琴告訴新京報記者,還想為因車禍去世的母親討回公道。當年肇事司機駕駛的是一輛報廢的車,因為方向盤失靈側翻下懸崖,造成7人死亡21人受傷。慈利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顯示,這起事故屬於特大惡性交通事故。
張阿琴後來多方打聽肇事司機的情況,得知該司機在1998年的時候在當地戶籍管理部門換了姓名,並重考了駕照。「他逃逸23年了,今年8月底肇事司機終於向我們當地公安表達自首的意願,父親案件結束後我還要為母親討回公道。」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編輯 劉倩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