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老美壞蛋得很,多次修改芯片禁令制裁華為,讓其遭受到嚴重打壓,重創華為手機業務、華為海思半導體、華為服務器等業務。甚至長時間,導致華為無法正常推出5G手機了,無論是麒麟9000版還是驍龍888版,都僅僅只是一款4G手機。例如:華為P50系列以及新產品P50 Pocket。
老美真不講武德,處處卡華為脖子,難道華為一直沒有想辦法解決?是不是就無法崛起了?其實並不是,他正在試探着新的合作模式。
一、品牌延續性的關聯
華為官方在不斷地調整發展戰略,尤其是華為手機業務更是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調整,比如榮耀手機品牌整體打包出售。在一些曾經參與合作推出的品牌,或者自身研發的品牌,也在慢慢地隱藏華為標識,但品牌名稱的關聯仍在,並參與設計加工,提供華為技術輸出。
1、麥芒機型品牌
麥芒系列產品是華為和中國電信在2013年推出的品牌,此後每款產品的背面都有華為的LOGO和一個中國電信的麥形LOGO,意味着是兩家巨頭聯合推出的產品。
直到發佈麥芒10SE時,變成了中國電信獨家推出品牌,讓其脫離華為標識,可以脫離老美的芯片打壓。自此麥芒10SE順利搭載搭載高通提供大的5G芯片方案,但整體設計、操作系統方面依舊由華為手機研發團隊完成。
2、中郵的Hi nova手機
中郵通信設備有限公司12月發佈了兩款新機Hi nova9和nova9 Pro,是與華為一同打造的5G手機(當然華為沒有任何參股),都將成為華為智選新機,正式融入華為生態鏈。
從整體硬件配置方面來看,幾乎和華為Nova 9系列如出一轍,操作系統雖然沒有搭載華為鴻蒙OS系統,但也換成了以安卓為底層鴻蒙UI的新系統;這兩款手機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支持5G網絡,這可以看作為Nova系列的「華為5G手機」將獲得重生。
當然了,Hi nova品牌其實並不屬於華為,只是有着華為技術,華為影子。
二、合作定製
1、華為與中國移動合作,定製了Nzone5G智能手機,並於2021年6月22日,發佈首款產品 NZONE S7 Pro 5G手機;2021年8月15日,開啟預售該產品的升級版S7 Pro+ 5G手機。成為華為智選手機之一。
2、中國聯通於今年1月25日發佈「年輕、創新、友愛、個性」的手機品牌U-MAGIC,同時發佈了優暢享20、優暢享20 Plus兩款5G手機,該品牌的5G手機也是於華為合作定製的,併入選華為智選手機。
3、2021年8月26日,TCL旗下雷鳥科技推出旗下第一款智能手機雷鳥FF,也是一款與華為合作定製的5G手機,集合了當下最新的技術潮流和創新理念,以理性實用主義賦能精彩生活。也為華為智選手機。
這些合作定製的特點:
1)外觀似曾相識,到處都是華為的影子,設計方面類似華為相關智能手機;
2)整個手機的內核、系統、硬件,都是一部妥妥的華為手機,系統都是華為的;
3)手機都是華為智能手機的代工廠生產的。
這些都是老牌手機商,擁有不菲的手機市場銷售渠道,對於華為手機來說或許是一條獲得生存的路子,必然可為華為手機業務帶來巨額的收入,可以延續華為手機的技術研發實力。
三、占股形式合作定製
最吸引人關注的,還當屬華為與諾基亞合作共同占股的鼎橋通信(母公司:香港TD Tech Holding Limited,其股份結構:華為和諾基亞的持股比例是49%、51%),在今年的11月份發佈了N8 Pro5G手機,當時很多網友為之驚喜,認為華為要以這種方式重返5G手機市場了。
N8 Pro為什麼可以被認為是華為5G手機?
除了占股的原因,就是配件和設計方面了,它的元器件是從華為採購的,芯片也是華為麒麟985處理器,另外配置和Mate 40 Pro幾乎是沒有什麼差別,例如:66W超級快充、6.72英寸120Hz曲面屏、6400萬像素四攝、三重混合液冷散熱系統等。
目前唯一的遺憾,系統暫時還是安卓系統,不過不用擔心的是,系統是可以升級成鴻蒙系統的。
N8 Pro如今下架了,但會回來。
據目前了解,鼎橋N8 Pro現在主要針對企業用戶,因此現在在各大電商平台下架了,不過年底會在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架。
寫在最後
所以說,雖然老美多次修改芯片禁令限制華為,但華為也並不是坐以待斃的,他可以另闢蹊徑,找尋不同的合作模式,維護自己的手機業務,開闢自己的5G手機市場。
不知道廣大網友有什麼想法,對此有什麼評論?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歡迎大家關注@百家眾神,這裡有不一樣的科技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