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2022年10月10日03:26:44 熱門 1980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讚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歡迎轉發

中國諺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羅斯和烏克蘭變成如此惡劣的戰場廢墟,是有仇恨起源的。從蘇聯倒台的那階段開始,美國人就不斷介入挑撥離間兩個國家。當時的蘇聯加盟國解體以後,以為換了政權,換了思想意識形態就可以全盤投入西方懷抱。但他們都想錯了,這些都不是美國佬關心的問題。他們另有目的:斯拉夫民族還是體量太大,他們必須再分裂。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烏克蘭戰爭不是突然爆發的,是雙方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才開始)

北約並不想馬上接納剛獨立的俄國人和烏克蘭,因為西方人知道兩者有區別。他必須加以挑撥和離間。比如南斯拉夫內戰時期,波黑地區需要維和。俄國人積极參加維和行動。但美國和英國人把最差勁和最危險的地區送給俄軍。波黑的穆族仇恨被轉嫁給俄軍(因為他們認為俄國人在維和中偏袒塞族人)。當維和行動開始以後,俄國人意識到被騙了。俄軍的高層軍官在會議上陰鬱地看着美國佬:他們背叛了,就像猶大賣了耶穌一樣。俄羅斯人從此以後只相信自己。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波黑維和期間,俄羅斯人就意識到不對勁。已故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說俄國人被北約出賣了,因為美國佬把垃圾工作推給了自己,並且招來了對俄軍的仇恨)

烏克蘭人的待遇完全不同。當烏克蘭要求和北約合作時,美國人立刻伸出橄欖枝:一大堆的軍事教官進入烏克蘭境內培訓部隊。美軍還主動提出幫助烏克蘭搞基礎建設;烏克蘭的軍官和士官去美國培訓的時候,都是美國政府買單,烏軍一分錢都不用出。但一些東烏地區出生的軍官非常反感美國佬的做法:因為美國人一直在強調俄籍人和烏克蘭籍人的矛盾。比如美國把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地區的工業建設說成是產業殖民,一些東烏籍貫的軍官發現自己變成西烏克蘭人鄙視和仇視的群體。因為他們是蘇聯時代整個家庭從俄羅斯遷移到烏克蘭,獨立以後加入烏克蘭籍。「這是很明顯的挑撥民族仇恨陰謀!」一些東烏籍貫的軍官這樣解釋。

北約和烏克蘭的合作非常親密。比如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人就邀請烏克蘭部隊去看守邊境和軍火庫。沒有什麼大的戰場危險,工作很輕鬆還給烏軍發很高的工資。和俄國人的合作就沒那麼愉快了:當時有一筆合同,要租用俄國的貨運飛機;北約故意不用這個方案,即使俄國的報價很便宜;他們選擇和烏克蘭合作包租了烏克蘭的安124運輸機,給烏克蘭政府塞了14億美元的傭金。後來美國更是不斷給烏克蘭政府打錢:原本平均一年的1億美元軍事援助增加到一年4億美元。有這種好處吃的烏克蘭政府當然很開心,全心全意當美國的小弟沒什麼不好。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與此對比,北約給烏克蘭的好處明顯可見。烏克蘭承包了北約的運輸機合同,美國佬塞給他14億美元的紅包。有好處,烏克蘭肯定和美國混到底)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小布殊時代的國務卿布熱津斯基離間烏克蘭和俄國的關係:如果繼續和俄國混,那麼沒有好下場)

等到了小布殊總統上台的時候,拉攏烏克蘭人的情況更加明顯。當時的一場國際會議上,美國的國務卿布熱津斯基居然公開談論烏克蘭的局勢:烏克蘭的前途很有意義,他對歐洲有重要作用;問題在於烏克蘭有沒有美好未來或者烏克蘭不存在!美國人提醒烏克蘭時刻和俄國人保持距離:如果和俄羅斯混是沒有前途的!這種拙劣的離間計居然也有人上當,問題在於有人看破還自願往坑裡跳。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北約培訓烏克蘭軍隊的同時,還不斷加強挑撥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矛盾)

這時候俄國人才如夢方醒:美國佬一直在算計我們!從此俄羅斯開始覺醒,他們要走自己的強國之路。並且想在原來的兄弟之國當中做老大,俄國人第一個任務就是抓住烏克蘭不讓他們走。但美國人早就算計好了,橙色革命開始以後烏克蘭的親西方勢力上台,這些人不斷壓迫東烏地區的俄籍民眾(佔全國人口30%)。基輔政權搞去俄化運動,把俄語的官方地位取消也不和俄國搞經濟合作。但俄國人忍了,因為他需要烏克蘭。所以俄羅斯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廉價的天然氣和一大批給烏克蘭的軍工訂單,打算留住烏克蘭的友誼。

但這個就像一對鐵定要離婚的夫妻一樣,根本沒有什麼作用。有軍事記者指出,自從格魯吉亞戰爭以後,俄羅斯就重點拉動內需,他們強調國產貨;因為遭遇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危機意識加強了。烏克蘭的軍工商品逐漸被邊緣化甚至排擠出局。早在蘇聯時代,烏克蘭的工廠40%(有三千多家工廠)生產的都不是最終產品,它們都是配件廠。這些產品需要和俄國人的產品結合在一起才能賣得動。就以早年銷售給亞洲地區的蘇27戰鬥機系列為例吧,最早有40多家烏克蘭工廠參與外包合同,到了後來只有10來家烏克蘭企業還在參與;賣給印度人的蘇30飛機只剩兩家烏克蘭工廠參與軍火合同。這導致烏克蘭人對俄國人的感情變得疏遠,甚至很冷漠。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烏克蘭與俄羅斯為何從兄弟變仇敵?只因美國給得實在太多了 - 天天要聞

(蘇27系列飛機也有烏克蘭工廠的參與。然而俄羅斯分配的利益太少了。烏克蘭的庫奇馬總統說了實話:跟着俄國混下去,烏克蘭沒有什麼好處吃,所以它要換大哥)

烏克蘭前總統庫奇馬對兩國的關係評價算是很委婉了。他說俄羅斯的獨聯體計劃沒什麼吸引力:俄羅斯自己本身都不富裕,這個群體只不過是一群窮人拉攏另一批窮人;這些人永遠無法富裕。烏克蘭不想加入這個群體,因為它看不出有什麼前途。而且很多烏克蘭人覺得這個分配利益模式和蘇聯時代沒什麼兩樣,俄國人給它的好處太少。從此以後,烏克蘭和俄國的政治、經濟方面的合作關係越走越遠。雙方仇恨的種子就開始在這時候播種下了。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局勢帝,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