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北部烏軍的反攻進展之快,實在讓人驚掉下巴,用勢如破竹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俄羅斯軍隊花了幾個月所取得的進展,幾天之內就在烏克蘭軍隊的閃電攻擊下化為烏有。
周日最大的新聞就是,烏克蘭軍隊確認已經收復了哈爾科夫州的軍事重鎮伊久姆。
9月10日早些時候,俄羅斯代理人表示,俄羅斯軍隊已經撤出了伊久姆和哈爾科夫州的其他幾個定居點。
伊久姆是北頓涅茨克俄羅斯軍隊的重要物資補給點和交通樞紐,烏克蘭軍隊重新奪回伊久姆的意義重大,這將使俄羅斯軍隊在北頓涅茨克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對於伊久姆等重鎮的丟失,俄羅斯軍方表示,它決定撤出庫皮揚斯克和伊久姆,以便將關注重點放在頓巴斯。與此同時,臨時被占的伏夫尚斯克佔領當局表示,俄羅斯軍隊也將放棄這個地方。
伊久姆的丟失,不僅讓俄羅斯人員損失慘重,而且還將讓在頓巴斯作戰的俄軍面臨嚴重缺乏火炮彈藥以及補給的風險,更是讓烏軍獲得了這個夢寐以求的進攻頓巴斯的中轉站。這就意味着,俄羅斯軍隊在後續的戰鬥中可能將面臨更嚴重的失敗。
戰場上的烏克蘭軍隊
烏軍進展的最新地圖表明,在過去24小時之內,他們一鼓作氣成功拿下庫皮揚斯克、伊久姆、斯維亞托希爾斯克、利曼之後,烏軍並沒有絲毫停頓,而是乘勝追擊,向著雙子星城利西昌斯克方向推進以壓縮俄軍防線。
由於一路上望風而降的俄軍太多,烏軍先鋒部隊不得不讓這些俘虜原地待命,等待後續烏軍到來後受降。俄羅斯國內媒體已經將這次敗退稱之為「史詩性的大潰敗」。
有消息指出,俄軍已經從沃爾陳斯克(Volchansk)撤離進入俄羅斯境內,烏軍則已經渡河進入霍季姆利亞(Khotimlya),烏軍已經全面控制了哈爾科夫以北的邊境。
烏軍的進展遠不止這些,在拿下伊久姆後,烏軍乘勢在周日傍晚拿下了利曼,兵臨利西昌斯克城下。最新消息表明,烏軍前鋒已經在該市的煉油廠附近和俄方士兵展開了戰鬥,頓涅茨克機場也發生了激戰,估計以後我們要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頓巴斯地區了。
俄烏雙方在哈爾科夫州的交鋒中,指揮方面的差距顯而易見。
快樂的烏克蘭軍人
顯然烏克蘭指揮官正在控制這場戰鬥的節奏,俄軍則完全被動地被牽着鼻子到處轉悠。
在戰略層面,俄軍先是將北方的重兵調往南方支援赫爾松,導致北方兵力空虛;而當哈爾科夫的俄軍敗相顯露的時候,又慌不擇路地將頓涅茨克方向的軍隊調往哈爾科夫。
可惜這些疲於奔命的俄軍甚至還沒有到達哈爾科夫,那裡的俄軍就已經全線潰敗,所以他們又不得不重新回到頓巴斯。然而,就在這不經意的一來一往的折騰中,俄羅斯軍隊在頓巴斯的防線已經開始出現了鬆動的跡象。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這場戰爭中俄羅斯軍隊信息化作戰的能力可能和烏軍存在着不止一代的代差,當然這和美國及北約對烏克蘭提供的情報支持有着極大的關係。
烏克蘭軍隊似乎已經收復了大約3000平方公里的領土,並在幾天內快速進行機械化推進,導致俄羅斯軍隊迷失方向,瀕臨戰略崩潰。
被烏軍俘虜的一名俄軍中校
在烏克蘭成功的快速反擊中,似乎並沒有使用大量的坦克部隊,以至有一種理論認為,坦克在現代戰爭中已經過時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坦克不一定過時,但是俄羅斯軍隊的軍事理念肯定已經過時了。
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的全面失利,在俄羅斯國內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消息表明,俄羅斯國內的一些地方議會已經開始出現挑戰俄羅斯總統普京權威的現象,要求他為戰場失利負責,這是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