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2022年10月09日02:10:28 熱門 1735

養育孩子,常有出乎意外的收穫——就如同你原本只是想用心地種好一棵小樹苗,意料不到的是它居然長得這麼好,或許將來就成長為參天大樹。雖然,種的時候未曾想過要任何的回報,但一路走來,收穫了與樹苗共同成長的諸多快樂,這就是對園丁的最好的回報。

女兒於2019年5月、7月,以中山大學保送生資格分別參加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過選拔,獲得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國際商務雙學位(DDIM)錄取資格(至少一等全額獎學金),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碩士(MiM)錄取資格。

2020年,女兒以榮膺中山大學優秀畢業生、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最優秀本科畢業生(紀念林植宣博士)等畢業,併入讀清華大學攻讀管理碩士。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在清華大學就讀期間,自強不息,任學校互聯網產品學會副會長、學院學生會年度負責人等社團職務,積極籌劃組織學術交流及實踐活動,獲清華大學綜合優秀獎學金(二等)。在美團、位元組跳動、快手、微軟等企業實習期間,其出色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勤勉盡職的職業態度得到了主管領導的高度肯定。

在女兒有幸成長為「別人家的孩子」的過程中,不少親朋戚友在送上美好祝願的同時,也殷切希求作為家長的我們能分享點心得體會,以資借鑒。值此女兒將從清華畢業,結束學生生涯,走上就業、創業的新的人生階段之際,撰寫此文回顧孩子的求學之路,以及作為家長的我們的所思、所為、所得,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懷念。如能對讀者有所啟迪,更是善莫大焉。

一、熱愛讀書——一個令孩子終生受益的習慣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堅持讀書,形成習慣,在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同時,可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得益於太太從事教師職業在早教上的先知先覺,自女兒牙牙學語起,我們就着手指引她讀兒歌、背童謠與古詩詞。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盡量使用中英文跟她講,培養其語言能力,甚至把每天洗澡的十幾分鐘也利用起來。稍大一點,便着手教她認字。先用彩色圖片認單字,再玩配對識字遊戲。

女兒尤其喜愛聽講故事,我們就採用大人講,她用手指着書本上的漢字,做到多種感官並用。這不但擴大了女兒的詞彙量,同時也激發了她的好奇心與觀察力。每當外出遊玩時,女兒特別喜歡問這問那,看到不懂的字就發問。女兒一歲半時,已能背誦古詩詞30多首。

讀幼兒園時,女兒已經能閱讀一般的少兒讀物。上小學後,開始引導其閱讀《讀者》(我家每期必買)、《羊城晚報》等刊物。閑暇時刻,一家人各讀各書就成了我家一道風景。

因喜好讀書,善於思考,女兒從小就表現出了優秀的寫作能力,從小學起就開始在《廣東第二課堂》、《廣州日報》、《廣州青年報》等報刊多次發表文章。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女兒發表於《廣州日報》的文章

2017年母親節前,女兒通過公眾號寫了《母親節|致我的大仙女》,從我太太的小升初「狀元」、數學短板「忒短」到顏值「賊高」一路調侃,到最後「我會一直努力努力,成為一個讓你,讓老爸,讓你們都驕傲的女兒」的正兒八經,亦諧亦庄的套路,看得我們是笑中帶淚。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致我的大仙女》截圖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致我的大仙女》截圖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致我的大仙女》截圖

現今,一家人在一起,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說起「闖鍋(禍)」、「兔(免)檢」、「你是大人,我是小人(未懂『小人』的含義)」等女兒幼兒期認錯字、會錯意的陳年舊事,就是一家人的歡樂時刻。女兒的兒時趣事,成了一家人的賞心樂事。

二、把優秀作為一種習慣——與優秀的人在一起,想不優秀都難

(一)越努力,越優秀,越幸運

習慣是通過一點一滴、循環往複的行為動作養成的思想與行為方式。常說:「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可見,養成良好習慣對孩子後續良性發展的驅動作用。

受益於早期智力開發,女兒自小就表現出優於同齡人的智力表現——博聞強識,思維活躍,善於表達。我們鼓勵主動自發學習課內、課外知識,養成認真嚴謹、日事日結的學習習慣;倡導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上,作同齡人的領頭雁。在小學、初中階段,我們經常會給女兒灌輸踔厲奮發追求優秀、追求美好人生體驗的觀念。每學期結束,在家校聯繫冊上肯定女兒的成績及指出不足的同時,都會把「將優秀培養成習慣」作為對孩子的寄語。

在我們的引導下,女兒在小學階段幾乎每學期都是年級第一名,獲得廣州市三好學生榮譽,憑藉廣州市小學英語競賽一等獎、奧數(華羅庚金杯獎)三等獎兩大獎項擠進廣州二中初中部重點班。就讀該班後,方了解到就讀的基本都是奧數二等獎及以上的獲得者,女兒當年如無市英語競賽一等獎作為加分項,估計也無法進入該班。

在高手林立的該重點班,女兒真正理解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真正涵義。如數學考試,班裡的牛人常規成績是115+(滿分120分),得滿分是常事。女兒的最好成績也就115+,差距明顯。考試時,女兒還在想破腦筋解題,牛人已交卷,看着她嘿嘿傻笑——用時興的網絡語言講是「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在數理化與同班頂尖同學相比,處於相對弱勢的窘況下,女兒以勤補拙,通過加長語文、英語優勢科目長板,縮小數理化短板,將綜合成績基本穩定保持在年級10名之內。但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如影隨形,物理、化學考得好時,可進入前5名;稍有差池,就跌出前10。

作為二中的優等生,升中考前,女兒已作為推薦上本校高中重點班的重點人選預錄取。高中階段,在周邊優秀同學的裹挾下,女兒繼續成為二中諸多璀璨明珠中的一顆。期間,被評為廣州市三好學生、廣東省三好學生,多次獲校級獎學金。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二)越幸運,越努力,越優秀

但,期間孩子付出的努力也是空前的。高中階段,自高二年級起,課室、飯堂、寢室三點一線就成為常規校園生活軌跡,一個月左右才能爭取回廣州市區的家裡一次。

女兒在高二時曾以年級綜合排名第一名的身份在全校師生會上作經驗分享,她是這麼描述她每天的在校生活的:「我在二中的每一天是這樣的:早上,6:10起床,晨跑,與此同時,利用空閑間隙默背英語與語文;中午,在第五節後留在課室中自習到12:35;午餐,午休;下午,晚餐後在自習室自習到18:50,再回課室晚自修;晚修後,在課室中與高三同學一同自習至22:20,再回宿舍就寢。」「很多人評價道,這似乎就是苦行僧似的修鍊路途。很多人會擔憂,這樣的日子都是為了學習,是否還有意義?誠然,當你選擇踏上這條道路,你就要面對努力學習帶來的苦累、疲倦……你就要面對許多次正午或深夜了,孓然一身走在校園路上的孤獨。」

女兒的手寫發言稿件,我一直珍藏着。據她講,接到學校請她作經驗分享的時點,到開會發言也就半天時間,發言稿是倉促之下趕出來(上面還有塗改液修改的痕迹),就是想啥說啥,忒真實。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女兒發言稿的一部分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女兒發言稿的一部分

我不時會看女兒的稿件,看着看着,眼睛不經意就濕潤了。作為通過苦讀實現跳出「農門」的我,深諳所謂的「優秀」,都是熬出來的,極度不易。

三、賞識孩子——尊重個性,給予力所能及的人生引導

(一)尊重個性,賞識孩子

「結婚,建立家庭,接受每一個出生的孩子,使他們在這個動蕩不安的世界上存活下去,甚至還加以引導,堅信這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極限。」(弗朗茨·卡夫卡)——講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得不提起奧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的經典名篇《致父親的信》(全文約2.9萬字,是我見過的最長的信,沒耐性無法卒讀)。信中,卡夫卡向讀者曆數了父親的暴戾、不可理喻,對孩子人格的無限摧殘,使其一直生活在恐懼、孤獨之中。由此,卡夫卡提出了接受孩子並加以引導是作為父母的「極限」的說法。

父女母子一場,本身就是緣分。看着女兒從呱呱落地的小人兒,一步一步成長,到目前發展成滿腹詩書的勵志女——一路走來,滿心歡喜。

教育孩子,從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開始。女兒因識字讀書早,相對同齡人更有「主見」。從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着重引導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自主決定精神,秉承「自由思想、獨立意志」,引導她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利己利他等角度去考慮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除非是涉及到安全等的原則問題,都不會簡單地限制她「一定要這樣」、「不許那樣做」。對孩子的良好表現,比如按照約定看完卡通片就關電視機,協助搞衛生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培養女兒的心得體會

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上,包括課外輔導上,尊重孩子的想法與選擇,讓她真正做感興趣的事情。女兒自上幼兒園起至中學畢業,參加的校外培訓屈指可數:上幼兒園時到廣州市少年宮參加了1學年的舞蹈啟蒙培訓;小學二年級至五年級課餘學習鋼琴3年,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參加奧林匹克數學校外培訓2年;中學階段,僅在中考前參加校外理化強化培訓2個月,未參加其他校外培訓。與很多家長因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而趕集式帶着孩子參加各類培訓班、各類強化班相比,是少之又少。

對於女兒自覺意興闌珊的項目,我們會尊重孩子的意願與選擇,如女兒在通過省音協鋼琴8級考試後,明確表示不想再學了,更不想去衝擊通過10級(最高等級)的考試。我與太太雖然也有些「行百里半九十」的惋惜感,但想起女兒對鋼琴的不太待見,能修鍊成業餘水平也算修成正果,還是很愉悅地接受了閨女的請求。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在女兒學習奧數的兩年時間裏,因太太對數學有「恐懼症」,故不管是在家裡輔導孩子學,還是到校外輔導老師處、或後期到市奧校學習,都是我一路陪同。

初始,我以為小學奧數只是加深了一些難度而已,沒想到第一次做測試卷,自認數學優等生的我,也僅是考了60分左右,給雷到了:沒有一定的數學天賦,孩子還真學不好。為了給女兒樹立起攻堅不怕難的榜樣,能及時為女兒解惑答疑,我也是前前後後把女兒學到的奧數知識都學了個遍,確保先行學懂弄通。

老岳父到我家看到我在書房裡輔導女兒學奧數的認真勁,深表嘉許,後閨女保送上清華,老人家還拿這來說事,認為種下這窮究學問的因,必然會結成學有所成的果。不可諱言的是,被我初診為未有數學天賦的女兒,在她那種不服輸的拼搏下,奧數成績走上了上升通道。高考數學以143分的成績位列所在高中理科第一名,在中大嶺南學院就讀時高數成績考滿分,這確實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二)授孩子以漁,給其力所能及的人生引導

女兒小時候好勝心很強,跟她下五子棋、打撲克等競技類遊戲,輸的多了,不高興就掛臉上了,甚至還耍起了脾氣。單純跟她講,爹媽玩這些遊戲經驗豐富,會算計,顯然效果不強。因此,適當放放水,讓她贏一些,增強其信心;同時,再給她講解玩的技巧,博弈勝負的偶然性,應樹立起向強者學習的理念,採用這種方法,孩子明顯就較為接受的。後來,女兒社交圈子擴大了,接觸的優秀的孩子越來越多,自然也就明白了「向強者學習」、「自勝者強」、「勝利是奮鬥出來」等道理,逐漸放下了勝負心。

在培養孩子追求優秀的過程中,孩子在卯足勁追求進步的同時,在一個由拔尖的孩子構成的團隊中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深刻記憶的一件事是:女兒在初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考砸了(滿分120分,考了101分),知道分數的當天中午給我打電話,接通電話後,聽到得僅是孩子傷心的哭泣聲,約有1分多鐘。

說真的,那一刻,確實有針扎似的心痛,猛然意識到孩子心理壓力已超負荷了,必須採取斷然措施為其減壓。此後,除了在周末多帶孩子外出休閑度假,放鬆身心外,更多的是開導孩子秉承「健康、快樂、真實、善良」理念,「凡事儘力而為就好,坦然面對不完美的結果」。此事,成為我家家庭教育史上的轉折事件,從此起,我和太太關注女兒的身心健康遠多於關注其成績。不是成績不重要,而是與身心健康相比,成績沒那麼重要。寄語也由原來的「將優秀培養成習慣」改成追求生活本真——「健康、快樂、真實、善良」,鼓勵孩子允許自己偶爾「躺平」——休養生息,學會接受不完滿的結果。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在女兒獲取復旦大學與清華大學保送「擬錄取」之後,因女兒心中對復旦大學這一江南第一名校情有獨鍾,高考時因理綜科目未發揮好,以致與復旦擦身而過一直耿耿於懷,故對到復旦求學有執念。為此,我專門通過微信寫了一段長文向其曉明利弊。這是日誌中所記載的當時所寫理據:

「清華大學的錄取,實屬意外,沒想到閨女居然有機會到國內最牛的大學讀其熱門專業的研究生。但也給閨女造成選擇上的一時糾結,復旦大學是閨女自高中起就心儀的高校,且已擬錄取她並提供至少一等全額獎學金。

對此,我給閨女的建議是:選擇清華。以下是當時給她建議的理由(原話):

「1.站高:清華是中國第一高校,上清華求學,且讀其熱門專業,機會極度難得。姑且不談你今後學業、事業上會因此得到多少提升、發展,僅是上了清華就足夠你引以為傲一輩子的。(當然,還是以求真務實,博學、濟世為目標)清華的資源是驚人的,不僅是校友,還有各種顯性、隱性的特殊紅利,如到各知名央企工作,僅憑清華畢業證基本就敲開了門。這種名校紅利,以後你會體驗到很多。

2.讀管理較讀國際商務還是更有利形成專業優勢些。讀大學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立足於職業發展,形成自己的專業優勢,出來工作後能形成自己的核心職業能力優勢。因此,盡量提高自己專業的技術含量,不管是從事哪個方向的管理學研究,都爭取學懂弄通,多鑽研案例,學以致用。當然,在清華你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環境壓力,不管是校友、導師,還是同學,都是辣么強,也許會很讓你謙卑,但正是這樣的環境才促使你成長得更優秀。另,必須儘快形成良好的習慣,如改掉熬夜,多運動強化體質,確保良好的體質,祥和的心態,以保障自己今後走的更遠,飛的更高。(這方面,老爸雖然不斷努力,也沒做好,沒有發揮身教作用,故不敢於怎麼去教育你,但還是希望你能意識到,努力去做到。人的一生,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選擇!)」

我講的理據,孩子聽進去了。到清華大學求學,踐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融進去了。

越努力,越幸運!——回首女兒的清華之路 - 天天要聞

身教勝於言傳

我與太太常發自內心地跟閨女講:爸媽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沒經驗,只懂得用心待你;肯定有不少事情沒做好,請你理解。你的成長已遠遠超出我們的期望值,好比我們原本只是想用心地種好一棵小樹苗,意料不到的是它居然長得這麼好,或許將來就成長為參天大樹了。雖然,種的時候未曾想過要任何的回報,但一路走來,收穫了與樹苗共同成長的諸多快樂,這就是對園丁的最好的回報。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