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巴斯激烈開打後,俄烏衝突走向了下一個階段,這也意味着衝突不會在短期內結束,甚至有可能向持久戰演變。而如今,烏克蘭境內不少城市都已千瘡百孔,淪為一片廢墟,按照烏官方的說法,其損失已經高達1萬億美元,但烏軍卻沒有收手的計劃。最大原因還是美歐仍在背後不斷拱火,歐盟不僅表態要為其平攤戰後重建費用,還積極向其提供武器援助。美國則更過分,除了提供裝備還拚命拱火,試圖將戰火燒到俄本土。
美媒稱烏軍已經擁有了打擊俄本土的實力,可以利用無人機,對莫斯科發起空襲,而烏克蘭明顯是被這種吹捧吹昏了頭,竟然揚言烏軍的作戰實力僅次於美軍。在美國的明示與暗示下,其也果然動起念頭,就在最近,烏軍揚言要炸毀克里米亞大橋。這引起俄方的高度重視,雖然其可能並沒這個膽量,但克里米亞大橋對俄羅斯來說太重要。
其不僅是俄方建造規模最高、投入資金最多的公路鐵路兩用橋,還是將克里米亞半島與俄本土連接起來的關鍵大橋,將路程縮短整整800公里。因此烏軍若敢對大橋發起打擊,必將遭到俄軍的猛烈報復,而為了保證大橋完好,俄軍已做好應對準備,絕對不會給其可乘之機。但在「莫斯科」號沉沒後,烏軍的「膽量」已迅速膨脹,因此光口頭警告恐怕沒有用。
就在不久前,俄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起火爆炸,俄軍稱是意外,但烏軍卻主動「認罪」,聲稱是自己發射了兩枚導彈將其擊沉。如果這是真的,那烏軍已經接連擊沉俄軍兩艘大型軍艦,無論膽量還是實力,都值得讓俄軍警惕。如今頓巴斯前線正在激戰,烏軍卻盯上克里米亞,意圖炸毀大橋收復失地,另外這還能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若俄軍分散兵力到克里米亞大橋,那無論頓巴斯還是馬市烏軍,都能鬆口氣。
總而言之,俄羅斯千萬不能低估如今的烏軍,其已完全淪為西方的傀儡,再加上美國等不斷在背後煽動,真說不準其會幹出什麼事來。而如果烏軍真的炸毀克里米亞大橋,其也將被貼上極端分子的標籤,哪怕是在戰鬥狀態下,其也無法避免被指責。因此烏克蘭需要儘快冷靜下來,繼續聽從西方蠱惑,最終只能走向滅亡。
(文/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