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歡看WWE的粉絲應該都清楚,WWE從上世紀60年代建立到現在,經過了數十年諸多其他聯盟挑戰,終年站於頂峰而不倒,並且在2002年擊敗了強敵WCW成為了世界第一摔角聯盟,而且是唯一一個上市的摔角聯盟。當然WWE能做大也是有原因的,WWE是全世界最多樣化的一個聯盟,他的賺錢手段非常多,幾乎涉及的所有領域都能給自己帶來收入,在傳統賺錢方式略顯老道之後,如今的WWE似乎看到了又一種新式的賺錢方法,而且收益比預想的還要多不少。
先說WWE的第一種賺錢方式,也是全世界所有摔角聯盟最常見的收入來源,就是巡演賣票,據了解摔角聯盟巡演的票價普遍在人民幣100-3000元之間,聯盟出賽選手牌面越大、聯盟規模越大,票價就會越高。WWE售票數量無疑是全世界最高的,WWE作為世界摔角屆T1級別的摔角聯盟,普通巡演的現場觀眾數量在三千到兩萬人之間,PPV通常在4-7萬;而CMLL、Impact、NJPW這種T2級別的摔角聯盟,PPV人數都只有一萬左右,日常巡演千百來人已經是家常便飯;世界頂級聯盟的觀眾數量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那些T3級別甚至更小的聯盟了,許多地方摔角聯盟的上座人數都是個位數,還沒有比賽選手多,全憑一腔熱血,對摔角的熱愛在支撐。
WWE第二種賺錢方式就是售賣視頻音頻的版權,1942年,當時NWA摔角聯盟的領導去洛杉磯電視台(KTLA-TV)簽署了一份摔角比賽TV轉播協議,從此以後摔角就從「街頭藝術」變成了「電視節目」,現如今WWE與全世界140多個國家簽署了電視轉播協議,動則就是幾十億美元的大合同,每期PPV還有額外收費。除了視頻以外,WWE選手出場音樂也都是由WWE音樂製作部門製作的,或者是購買獨立音樂人的音樂版權,WWE擁有音頻的所有權。甚至WWE的選手擂台形象也是WWE的版權所有,所以WWE的明星出去拍廣告,參加綜藝節目,還有一些玩具廠做WWE選手的人偶,版權費都在數億美元,再加上每年都炒的火熱的WWE系列遊戲,都會為WWE增加不少收入。
WWE第三種賺錢方式就是周邊售賣,WWE在周邊方面種類花樣堪稱「花里胡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WWE的周邊種類實在是太多了,而且許多都是莫名其妙的東西,比如名人堂翻模的戒指,貼着WWE LOGO的凳子,印着WWE圖案的鋼筆圓珠筆,甚至一些悠悠球、指尖陀螺、零食小吃上面都會印着自己的圖案,本着螞蟻雖小也是肉的原則,在這些小領域也賺到了不少錢。WWE周邊90%以上的收入是在衣服與人偶方面,WWE的衣服在全世界有墨西哥、美國、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加拿大五個大廠,全世界售賣的90%以上的正版衣服都是這五個廠製作的,出廠價幾十人民幣,而售價在人民幣200元左右;WWE的人偶生產廠家在中國廣東深圳,人偶的出廠價不到50人民幣,售價在160-220元;而腰帶的製作廠家在中國浙江溫州,出廠價在300-500人民幣,而售價通常高達3000人民幣。
WWE此前的收入基本就是以上三種,但是從今年開始,WWE似乎找到了新的收入渠道,那就是讓一些城市來「申辦」WWE大型比賽舉辦地,要知道在此前WWE舉辦PPV和現場秀都是自己決定的,需要自己給主辦方掏錢,但是如今他們換了一種方式,讓想舉辦比賽的城市自己開個價格來申請,這樣不光減少了自己選地的精力,還能賺不少錢。這種方法在今年已經看到了成效,比如上半年舉辦的沙特超級現場秀,沙特政府出資5000萬美元一期比賽,一紙合同簽了10年的,也就是5億美元買了10場比賽的舉辦權,創造了史上最貴摔角賽事紀錄,還有前兩天剛剛結束的澳大利亞超級秀,這些地方的土豪甚至出價2000萬美元只為了看到某位選手出場,這在一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在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城市買下超級秀的主辦權變成自己城市的特色節目,未來在中國能看到一場「WWE SUPER SHOW」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