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2022年10月08日03:09:08 熱門 1794

原創 2017-11-19 為你發現美- 美物計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文 | 美物計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像朵永遠不調零的花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

看世事無常 看滄桑變化

一次演唱會上,

李宗盛將《愛的代價》作為壓軸歌,

舞台上的他抱着一把吉他,

將人生的苦與掙扎娓娓道來,

期間數次哽咽。

原本坐在嘉賓席上的張艾嘉

衝到舞台上攬着他的肩,

與他合唱完這首歌。

這麼多年,又有多少人的愛

是伴着那首《愛的代價》在成長?

1992年,

張艾嘉讓李宗盛幫她寫一首歌,

拿到《愛的代價》時,

她對李宗盛說:

這個名字會不會太俗氣了點?

25年後,

當張艾嘉再次唱起這首歌時,

她說:「經歷過更多的事情,才發現,

這首歌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

每一句,都是一個故事。

每次唱這首歌,都一定會哭。」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多少前塵往事,

多少刻骨銘心的記憶,

已成過眼雲煙,

誰又能逃開李宗盛的大筆一揮?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就像張艾嘉一唱起這首歌,

就會笑中帶淚地想起自己的曾經,

所以,李宗盛遞給她這首歌時,

會說:「這個歌名放在你身上很合適,」

大家會好奇你經歷的那麼多事情。

1

我一直以來就很叛逆大膽

我只是不咋呼

2017年11月3日,

張艾嘉的最新電影相親相愛上映,

這部由她導演並且主演的電影,耗費4年打磨,

講述了一個簡單暖心的家庭故事,

電影一經面世,就獲得7項金馬獎提名。

豆瓣評分從8.2飆到了8.6,

好於92%的劇情片,高過96%的愛情片。

有網友評論:「這是今年最好的華語電影,

很久沒有看到一部這麼感人的電影了」。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一提到張艾嘉,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

喜歡拍文藝片的台灣女導演,

很多人用「人淡如菊」來形容她的個性,

其實,這是一種最大的誤解,

就連張艾嘉自己也曾說:

我一直以來就很叛逆大膽,我只是不咋呼。

張艾嘉出生於書香門第,

父親是空軍,在她一歲多時因飛機失事離世,

留下母女倆相依為命,

單親家庭讓她很小就學會了獨立

看似溫和隨性,骨子裡卻固執、不妥協。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13歲那年,母親送張艾嘉去美國讀書,

最初在那邊的她受了很多欺負,

因為英文不好,總是被猶太同學恥笑,

她們說她的名字念出來,

像鍋碗瓢盆掉在地上的聲音,鏘鏘鏘,

張艾嘉心裏一片怒火,就跟她們打架。

「她們說我們的男孩子一定不會喜歡你,

好,試試看,我就一定要讓你們男生喜歡我!」

結果她真的成為最受歡迎的女生,

那些年的她,十個手指帶了十個戒指,

是一個標準的嬉皮士少女,聽搖滾、唱民謠,

參加各種抗議集會,交不同的男朋友。

別人說她是小太妹,

她卻真實感受到了自己自由的靈魂。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後來,母親擔心她過於叛逆,

就勒令她回台灣。

回到台灣以後的張艾嘉,有沒有太平一點?

沒有,她說:「結果我玩得更凶。」

回到台灣繼續上學的張艾嘉,

依舊是學校里的風雲人物,嬉皮范兒,

頭髮剪得比男生還短,

是學校里唯一一個穿短裙的姑娘。

16歲時,張艾嘉意識到自己並不愛讀書,

而母親為她的學費承受了很重的負擔,

於是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輟學。

輟學後,熱愛唱歌的她,便一腳踏進了娛樂圈。

所有人都羨慕現在的張艾嘉,

歷盡浮華,走過喧囂,

留下了歲月里雲淡風輕的美麗,

卻不知她一直是叛逆大膽的張艾嘉。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11歲去香港,13歲到美國,16歲回台灣……

張艾嘉豁達、開放、自由的個性,

讓她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融洽相處。

她說自己從未有任何的漂泊感。

因為一向認為「我們就是這個世界的人,

每個地方我都應該可以很自在地活下去。」

多年以後,在《十三邀》的採訪中,

許知遠問張艾嘉:

「如果一直呆在美國,可能會成為什麼人?」

她很認真地想了想,說:

「可能會成為一個嬉皮士。」

個性豐富,色彩鮮艷,

張艾嘉從來都是那個活得最酷的女人。

2

走了很多不同尋常的路

這女子啊,沒有一天服氣的

張艾嘉是怎樣的女子?

作家林燕妮曾感嘆張艾嘉:

「這女子啊,沒有一天服氣的。」

如果電影圈也是江湖,那她就是黃蓉。

在張艾嘉的骨子裡,

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敢想敢做的勇氣,

當你剛剛認為:啊,原來張艾嘉是這樣的!

她接下來的動作就會立馬顛覆你的看法。

她並不絕頂美麗,

但她的一生,活過了我們幾輩子的精彩。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如果你以為憑藉性情和才華,

張艾嘉就可以自由地行走在電影江湖,

那你就錯了。她的成功,是她自己拼出來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香港影視的黃金時期,

林青霞林鳳嬌鍾楚紅王祖賢……

美女如雲,跟她們比起來,

張艾嘉都算不上標準的美人兒。

一次,一個香港導演給張艾嘉講戲,

他舉起左手說:「這是男主角。」

又伸出右手說:「這是反派男主角。」

「你在中間演不知所措。」

張艾嘉悶聲不吭演完花瓶,

轉過身就開始磨鍊起演技、配音。

終於,1976年她憑藉《碧雲天

拿下了當年金馬獎的最佳女配角,

風頭一時蓋過了主角林鳳嬌。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1977年,李翰祥要拍《紅樓夢》

張艾嘉作為備選進了劇組,

原本她演寶玉、林青霞演黛玉。

可開拍前才發現林青霞比張艾嘉高了十公分,

導演臨時又調換了角色。

磨了幾個月,殺青時李翰祥說:

「林青霞是個偶像,但張艾嘉是個演員。」

1981年,喜歡嘗試不同戲路的張艾嘉,

接演了一部家庭片我的爺爺

裏面她是一個要照顧痴呆公公的兒媳婦,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

她仔細揣摩與痴呆老人的相處方式,

最終憑藉精湛的演技,

奪得了第1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那一年,她才28歲。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金玉良緣紅樓夢》劇照

可正當所有人都覺得

她的演藝事業會順風順水的時候,

張艾嘉卻轉變了方向,做編劇、做導演、做製片……

她不是固定刻板的「張艾嘉」,

她會玩到哪一天?還會玩出什麼花火?

一切未知,但這樣的人生想想就帶勁!

由她編劇的帶有自傳性質的電影心動

是張艾嘉在心裏醞釀了十年的故事,

後來,看到金城武才有寫出來的衝動,

所以她一口咬定要找金城武來演。

金城武的檔期、投資方的壓力,都不能動搖她。

還回應道:「金城武今年沒檔期,我今年就不拍。

他明年還沒時間,我明年也不拍。

他老了,我也就不拍了。

1999年,這部電影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心動》劇照

很多人知道張艾嘉當年拍《少女小漁》,

是因為李安跑去做別的項目,指派她來接任導演,

殊不知,當她拿到劇本後,

發現李安的製片人(一個老外)

把劇本改得基本沒有小漁這個人物了,

她不服氣,跟製作人吵了一架。

「他們罵人嘴巴都很臟,李安一句話沒說,

可是我忍不住了。」張艾嘉回憶,

「我說你覺得這樣一個非法移民她能做什麼?

你根本就不Care她,你根本就不懂小漁!

你改好那個男人的部分,剩下的不要你管!」

在拍攝過程中,不管經歷怎樣的衝突,

她始終保持強硬姿態,堅持這部電影的初衷,

「那部戲讓我受了很多的苦。到現在為止,

我惟一一次在拍攝時當著所有人哭,就是這部戲。」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少女小漁》劇照

在《十三邀》中,她說:

「是有一個問題,就是說這一腔熱血,

究竟是為了什麼?」

所有張艾嘉參與編劇、導演的作品中,

幾乎都能看到這一腔熱血。

雖然她作品的氣質是淡淡的,

就像她這個人,看似雲淡風輕,

但內在熱血澎湃。

3

那時我很壞,因為沒有狗仔隊

所以我在盡情地談戀愛

還記得1989年

張艾嘉與周潤發主演的

阿郎的故事》這部電影嗎?

摩托倒地升騰起來的煙火,

阿郎重摔在地時,波波和孩子奔向他的慢鏡,

羅大佑粗獷深沉的《你的樣子》,

是許多人至今想起來都會淚崩的場景。

長發大波浪卷的張艾嘉

飾演的波波清純勇敢又一往情深,

一時受到無數人的喜愛,

而現實中一向大膽的張艾嘉,

對待愛情,也從不退縮,

「那時我很壞,因為沒有狗仔隊,

所以我在盡情地談戀愛。」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阿郎的故事》劇照

張艾嘉的性格俏皮活潑,

一幫人出去,她經常搶着買單,

再加上愛玩、會玩,

喜歡電影、音樂等文藝事物,

所以,認識了很多才華橫溢的朋友。

她的愛情無關風花雪月,

與志同道合的人聊得來,處得來,

呆在一起就很快樂。

彼時已是當紅明星的張艾嘉,

認識了剛剛回國的楊德昌、辭職待業的羅大佑、

還在幫爸爸送瓦斯的李宗盛.......

她知道他們有才華,想要拍電影出唱片,

但無人問津,張艾嘉就站出來幫他們演幫他們唱。

試問,誰不會愛上這樣一腔熱血的姑娘?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羅大佑和張艾嘉

那首曾傳遍大街小巷的《童年》,

是羅大佑創作將近5年的歌曲,

張艾嘉是第一個拿去唱的,

並且一唱而紅!

「羅大佑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我一看他寫的歌,嘩!

那個年代能寫那些歌,真是驚為天人。」

這是張艾嘉多年以後對羅大佑的評價,

而羅大佑則把對她的喜歡都唱到了歌里,

他的那首《小妹》就是送給張艾嘉的,

她是他心中永遠的小妹。

後來,張艾嘉因為偶然機會認識了李宗盛,

還把他推薦給自己認識的音樂人,

再後來,他為她創作了

風靡華語樂壇的《愛的代價》。

張艾嘉來做李宗盛演唱會的嘉賓,

李宗盛就這樣介紹她:

「這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女人。」

最酷的事是她在演唱會上

公開問李宗盛的那句「你有沒有愛過我」

上一秒還談笑風生的李宗盛,

突然變得語無倫次,他是所有人的大哥,

但在張艾嘉面前卻永遠是小李。

李宗盛對張艾嘉說:

「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想着你寫的,

想着你為什麼嫁給別人了。」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李宗盛和張艾嘉

後來有人問張艾嘉,

為什麼遇到了那麼多有才華的男子,

都沒有走到最後?

張艾嘉說:「有些人走到最後,都分岔了。

愛的人和結婚的人,都是註定的。」

對於那些曾經傳得沸沸揚揚的過去,

張艾嘉從不迴避,

沒能牽手的情感,都留在了各自的心中,

他們之間早已超越了愛情。

當年她一手提攜的歌手,

如今都已是華語樂壇的大哥,

但她依舊是他們記憶中不變的那個姑娘,

不遺餘力地綻放,發光狠勁地漂亮,

不淋漓盡致,不痛快。

4

我知道你們為什麼哭

是在為我的皺紋哭對不對

2015年《念念》在台灣上映,

電影還沒開始放,很多人就哭了。

張艾嘉笑嘻嘻地說:「我知道你們為什麼哭,

是在為我的皺紋哭對不對?」

一句話又把大家逗笑了。

已經60多歲的張艾嘉,

還是當年那樣的洒脫可愛,

如此打趣,一點不把歲月放在眼裡。

就像年少輕狂的少年,

張艾嘉說:「60歲才是新開始,

我才不過是64歲,跑起來,路仍長。」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跟隨着團隊到埃塞俄比亞、

剛果、印度、緬甸、越南、朝鮮、

蒙古等地去做公益,保持閱讀的習慣,

她還時刻帶着筆記本記東西,

開玩笑說小時候念書不想寫功課,

現在全都罰回來。

這樣的女人怎會輸給時間,敗給歲月?

以前不了解張艾嘉的時候,並不覺得她有多美,

也許那些和她同時代的美人都太過耀眼,

可當時光逝去,美人遲暮,

張艾嘉的美卻反而突顯了出來,

這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撼動人心的美,

不僅在於皮囊,更在於靈魂。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90年代,香港文化界著名人物

林奕華香港大學的學生開通識課,

請張艾嘉過來講座,

課題就取為「成為張艾嘉」。

後來林奕華談到初衷說:

因為張艾嘉直至六十多歲,

依然活得很現代、自我,從來不封鎖自己。

這很值得去讓學生去探討和了解。」

很多姑娘都希望成為張艾嘉那樣的女子,

毒舌如小S,也曾說:

「艾嘉姐是所有女孩子都想變成的那種人。」

張艾嘉與李宗盛再唱《愛的代價》,聽完已是淚流滿面…… - 天天要聞

張艾嘉和劉若英

張艾嘉卻說:

「我從頭到尾沒有跟着潮流走,

潮流跟我完全無關,我就做自己的事情。」

不想成為任何人,只想成為自己。

所以,多年後,

當她再雲淡風輕地唱起《愛的代價》,

才真正唱出了愛真正的代價。

不要成為任何人,只願每一個人,

都能夠像張艾嘉一樣,成為你自己。

本文「美物計」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