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2022年10月08日03:08:41 熱門 1220

童年》這首歌陪伴了我整個學生時代,無論是那優美歡快的旋律,還是那膾炙人口、朗朗上口的歌詞都讓人印象深刻、聽起來「流連忘返」。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每當唱着「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我就會不禁地感嘆:誰這麼有才,可以寫的這麼生動,這麼貼切,這麼得有畫面感,長大後才知道這是羅大佑寫的。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當知道《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野百合也有春天》、《愛的箴言》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金曲都是出自羅大佑之手時,更是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感情經歷

羅大佑,1954年出生在台灣台北,他的祖籍是廣東梅州,羅大佑出生在一個名醫世家,他的爸爸、哥哥都是醫生,媽媽是護士,姐姐是藥劑師,羅大佑原來也是學得醫學,後來他放棄了醫學,選擇做一個音樂人。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羅大佑的初戀是他醫學院護理專業的夏志仁,他們一起攜手走過了7年,他們這段美好的校園時光可以在戀曲1980找到回憶。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早在1977年,羅大佑和張艾嘉因合作電影《閃亮的日子》而相識,當時兩人就互生情意,但因為年輕羞澀,兩人都沒有向對方表白,錯過了這段緣分。

張艾嘉不久後認識了一個二婚男人,並義無反顧踏入了婚姻的殿堂,這個男人比她大16歲,

當時儘管家人都強烈反對,但張艾嘉執意跟他結了婚,那羅大佑就只好繼續着他的美好愛情。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1980年,羅大佑從大學畢業併當起了實習醫生,但他的心始終在「做醫生」和「做音樂」糾結,最後他選擇了音樂,但他心裏始終沒有忘記張艾嘉,並為她創作了專輯《童年》。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隨後,羅大佑把自己歷經幾年心血才創作的那首《童年》送給張艾嘉,張艾嘉被羅大佑的才華所打動,而羅大佑也早已愛上了大他一歲的張艾嘉。

《童年》這首歌是羅大佑在醫科大學上學期間所作,他把童年的那種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勾勒得活靈活現,只要《童年》的音樂響起,相信每一位聽眾都會不由得回憶起屬於自己的那段陽光燦爛的時光。

《童年》在華語樂壇的意義非凡,它代表着那個時代的記憶,更見證了羅大佑對張艾嘉的愛情。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後來,羅大佑還專門為她量身打造了《小妹》(小妹是羅大佑對張艾嘉的愛稱),

羅大佑心疼張艾嘉,因為她幼年喪父,他想用他的愛來撫慰她受傷的心靈,

張艾嘉也不懼流言蜚語,也不顧自己已婚的身份,婚內出軌,跟他相知相愛,但即便是這樣,他們最終還是沒有走到一起。

張艾嘉說羅大佑愛她,但他更愛音樂,所以從小缺愛的張艾嘉選擇了離開。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羅大佑雖然跟張艾嘉在一起沒多久,但是這段時間,兩人之間的愛情卻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不僅為張艾嘉創作了專輯《童年》,他個人也出了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

由於台灣的唱片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他就由日本好友帶去大阪編曲演奏然後再寄回台灣,由他來給配唱,當時沒有經紀公司,他就自費出唱片,這時,一向反對他做音樂的父親不惜拿出全部積蓄來幫助兒子實現音樂夢想。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儘管如此,他的唱片還是不被認可,幾次歷經周折後,成立之初的滾石唱片決定冒冒險試一試,結果,唱片一發行,就在台灣樂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轟動,

羅大佑打開了流行音樂的新形式,不像以往的流行音樂那麼「狹窄」充滿男女之愛,兒女私情,他的流行音樂顯得宏觀,反映了社會問題,充滿了人文情懷,一下子就激起了大家深深的共鳴之心,羅大佑被台灣同胞稱為:「社會的良心」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接着,羅大佑又趁熱打鐵,發行了《未來的主人翁》、《家》等專輯,由於他的音樂太過敏感,很多的唱片一度遭到了台灣當局的禁止,這樣一來大家反而爭相購買,他被人們視為「音樂英雄」

然而,就台灣當時的時局,他的音樂還是「不合時宜」,無奈,羅大佑在開完《最後一個與你相互取暖的夜晚》演唱會後,飛去了美國,

1985年,他應張艾嘉邀約創作了《明天會更好》,台灣的60位歌手傾情演唱了這首歌,一起來共同展望台灣的美好明天。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1985年後,羅大佑將自己的事業重心轉到了香港,在這裡寫下了《東方之珠》、《海上花》等經典歌曲。幾年之後,他在香港定居,定居後,他先組建了錄音製作公司,又創建了音樂工廠,盡己所能得締造屬於自己的音樂王國。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就在這裡,他與李烈相遇,其實,早在他們差不多20歲時就認識了,十年後在異地再次相遇,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戀曲1990》就創作於此。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音樂才子表達愛的方式就是與眾不同,不費吹灰之力之際就是一首歌,沒成想卻成就了歌壇的又一個經典。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後來,《戀曲1990》成了電影《阿郎的故事》的主題曲,風靡一時,在內地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此時正是羅大佑的巔峰時期,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而李烈恰恰相反,她大學學的是新聞,一心都想做一名記者,沒成想,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他成為了一名影星,先後出演了電影《小城故事》、《天長地久》、《上錯天堂投錯胎》、《一剪梅》,成了玉女的典範。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23歲的李烈在拍《海灘的一天》期間遇到了毛學維,她很快陷入了情網,拋開事業,不顧媽媽反對,毅然投入那個有他父親影子,剛回國也沒有什麼收入的男人的懷抱。

他們在台北租了一間房子,因為毛學維沒有穩定收入,所以一切開支都是李烈來開支,這段不被看好不平等的婚姻僅僅維持了兩年就結束了。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離婚後,李烈接着拍戲,後來又創業開服裝店,歷經6年還是失敗了,然後,李烈又重新跟羅大佑走到了一起,並且很快同居。

李烈,一直想找一個如父親一樣成熟知道心疼他的男人,在戀愛的那幾年兩人都很忙,也幾乎顧及不到對方的缺點,

可是,同居後,她發現羅大佑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她需要處處遷就、忍讓,就像戴望舒、錢鍾書一樣,也許才子們生活上大都有點痴氣,或有點迷糊,音樂才子羅大佑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羅大佑曾經痴迷水族,整天泡在水族館,最多的時候家裡有九個水族箱和兩個超大型的,後來他又迷上養魚養花,可是他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沒多久就失去了興趣,那些水族箱、魚啊、花啊都得由李烈來給他「擦屁股」。

除此之外,羅大佑還有一些無厘頭的原則,家人還不能明知故犯,否則後果十分嚴重,

不僅如此,作為一個資深音樂人他喜歡聽着音樂入睡,音樂聲還必須是那種很大聲的才行,比如把《歌劇魅影》放到最大聲,如果李烈說他,他就會說:「如果我一個人生活,就沒人管我了」。後來,沒辦法,李烈也就慢慢適應了。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堅持了幾年,李烈發現他實在不是自己想找的那個人,但那會兒正好趕上羅大佑爸爸病重,為了不讓他再一次受打擊,她就陪在他身邊,又是安慰又是照顧,還一起看護羅父,直到羅父去世,

儘管她陪他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光,羅大佑跟爸爸感情極其深厚,他需要她,他跟相戀11年的她求婚,她就跟他結了婚,可是他們的婚姻僅僅維持了一年零9個月就不得不分開。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這是李烈對於他們離婚的原因,含淚給出的理由。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李烈跟羅大佑在一起感情上不夠契合,物質上她也毫無要求,離婚後,甚至連租房子的錢她都拿不出來,但是她從未怨過什麼。

李烈,人如其名,離婚後,她後來做起了電影製片人,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離婚後,羅大佑把事業的重心又轉移到了北京,並成立了個人的音樂工作室,在事業上混得風生水起,可是感情上卻不盡如意,他甚至說這輩子都不會再結婚,

羅大佑是幸運的,後來,沒過多長時間,他遇到了小他13歲的圈外人Elaine

她跟張艾嘉和李烈相比顯得有點平凡,可是羅大佑卻說她才是對的人,

Elaine對羅大佑十分欣賞,但不盲目,她除了做好一個妻子也有着屬於自己的生活,這樣,對羅大佑和Elaine而言或許是最好的狀態吧。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於是,他們在2010年結了婚,一向堅持丁克的羅大佑,在妻子的提議下他也同意要一個孩子,隨後,他們做了試管嬰兒,終於,在羅大佑58歲那年,他們有了他們的女兒Gemma。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化身女兒奴

有了女兒Gemma後,一輩子搬了19次家,漂泊在外30多年的羅大佑終於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台北,流浪了大半輩子的他想為他的「小情人」安定下來,他選擇在台北定居。

「少小離家老大回」,羅大佑調侃地說沒有誰比他更懂這句話的含義了。

在專訪中,一早起床,羅大佑就拉着女兒的手走過巷弄,一路聊着只有他們兩個才懂的話語,到了公園,羅大佑手法兒熟練地給女兒噴防蚊液、塗防蚊藥膏,然後滿眼寵溺地望着女兒玩,活脫脫的一個「女兒奴」的形象。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自從有了「小情人」,羅大佑的生活便失去了原本所有的原則,女兒要羅大佑講故事,陪着尿尿,陪着吃飯,無論是什麼,只要是女兒要求的,羅大佑都有求必應,會立馬放下手頭兒的所有工作。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不知不覺中,那個桀驁不馴的音樂才子已經變成了一個「絮叨大叔」,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會時不時地大談特談他與女兒的點點滴滴,似乎他精心創作的那些經典的作品都比不上他女兒這一個作品,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他總是驕傲地說:「自從有了女兒之後,這幾年笑得比之前58年笑得都多。」甚至,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他都說又想女兒了。自從有了女兒,他的天空里星星都亮了,他幾乎恨不得把他全部的愛都給了Gemma。

他的內心開始變得細膩、柔軟,那個曾經只知道讓人遷就、忍讓的羅大佑也開始變得學會了愛,心甘情願、不計回報的愛原來也可以讓人這麼地幸福。

他作為華語音樂教父,向來關懷社會,曾在2003非典時寫下了《伴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羅大佑又重新改編了《伴侶》,在MV里他首次帶着7歲的女兒出境鼓勵大家一起抗疫,

可見,他始終都是個具有人文情懷也非常有社會責任感的音樂人。

羅大佑的三段感情,無論是青春懵懂時喜歡的張艾嘉,還是與他轟轟烈烈相戀12年的李烈,甚至於比他小13歲的嬌妻,在他的心中,如今都輸給了他的「小情人」Gemma。

歷經艱辛,老來得女的羅大佑將女兒視為了真正的掌上明珠。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良師益友

羅大佑曾經收過一個徒弟——艾怡良,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歌手,可是她的歌壇之路走得並不順利,她在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時候雖然被選進了那英戰隊,但被那英親自給淘汰了,

當時甚至有網友為她抱不平,直言有「黑幕」,可是她已被淘汰,就只能離開心愛的舞台。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後來,她又先後參加了幾個節目,尤其是在《中國最強音》的舞台上她屢屢受挫,勉強進入了全國五強,但是羅大佑看到了她的實力,於是,羅大佑當場收了她這個徒弟。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現在艾怡良在歌壇混得風生水起,她不但得到五月天的青睞,重譯了歌曲《如煙》,而且她還幫助很多知名歌手創作了歌曲,獲得大家的一致稱讚,

她發行自己第三張專輯時,獲得了「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還被提名了台灣金曲獎的最佳作曲,最佳作詞等7個獎項,一躍成為了天后級的女歌手。甚至有的網友說艾怡良都可以給淘汰她的那英平起平坐了。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沒有羅大佑這個伯樂,她這匹千里馬一定不會這麼快地被發現,不得不說羅大佑真的是獨具隻眼、別具慧眼,又為歌壇「發掘」了一位如金子般閃光的實力歌手。

歌曲的影響

關於《戀曲1990》背後還有一個故事,1993年,非洲的剛果,一位母親從華人商店買了一盤不帶封面的磁帶,她反覆地聽一首歌,她對兒子說那是她最愛的一首歌,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後來,母親去世,兒子也從剛果遷到了南非,那盤錄音帶也在搬家過程中丟失,可是每當兒子想念母親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哼起母親最愛的那首歌,之後, 他也去過那家華人商店,遺憾的是早就關門了,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多年後,兒子成了一個的士司機,每當遇到華人乘客他都會哼唱,也會詢問是否聽過這首歌,20年後,一對情侶乘客為他播放了這首羅大佑的《戀曲1990》

這首歌承載了母親的記憶,更承載了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心,終於找到了這首歌,相信他今生對母親再也沒有遺憾了。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羅大佑不愧為「華語流行音樂的教父」,為人們留下了那麼多的曠世之作,他就像一個音樂詩人,把流行音樂推向了文學的高度,他用音樂記錄著一代人的歷史和記憶,他改變了流行音樂的形式,把流行音樂做成了內涵豐富的文化音樂。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結語:

他的音樂直擊心靈,所以才能經久不衰、經久綿長

無論是《戀曲1980》、《童年》還是《戀曲1990》、《伴侶》,最後都成了羅大佑《光陰的故事》。

以前只知道喜歡羅大佑的歌,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終於知道了,

原來他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而且不只是羅大佑一個人的故事,更是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你喜歡羅大佑嗎?你最喜歡羅大佑的哪首歌呢?


1980年,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童年》,令其不懼流言蜚語婚內出軌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