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就業數據
華說
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說,該國4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6.6萬,遠不及預期的增加100萬,相比前值增加91.6萬大幅回落。同時,失業率從6.0%升至6.1%,而市場原本預期將降至5.8%。勞工統計局同時也修正了前2個月的非農就業人口數據,3月份從最初的91.6萬下調為77萬,2月則從46.8萬上調至53.6萬。
即便以修正後的77萬為衡量基準,26.6萬這一數據也算得上「斷崖式下跌」。在美國經濟呈現逐步復蘇的背景下,非農就業人口增加數量的大幅下降以及失業率的逆勢上揚,確乎令人意外。
對這一爆冷的數據,主事者似乎並不以為然。美國總統拜登說,經濟復蘇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當我們通過《救助法案》時,我就提醒大家,這個計劃旨在一年而不是60天內提供幫助。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在最初的50或60天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如今,有更多的證據表明我們的經濟正在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但是很顯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財長耶倫則認為,數據向來是不穩定的,經常會有意外和臨時性因素,不應把一個月的數據作為基本趨勢。
那麼,非農就業人口增加數量的驟然下降究竟因何而起?
美國商會將矛頭指向了1.9萬億美元新冠肺炎救援法案中的「聯邦政府失業救濟金每周增加300美元」這一措施:「令人失望的就業報告清楚地顯示,向人們發放失業救濟金正在抑制本應更加強勁的就業市場,政策制定者現在應該採取的一個步驟是終止每周300美元的額外失業金。」該會認為,300美元的額外失業金導致大約四分之一的領取者領取失業金的金額超過了他們的工作收入,因此,他們不願回去上班。
南卡羅來納州州長亨利·麥克馬斯特(Henry McMaster)得更為直白:「在疫情高峰期,對脆弱和流離失所者的短期財政援助,現在變成了一種危險的聯邦福利,激勵和支付工人留在家裡,而不是鼓勵他們返回工作場所。」為此,在本周早些時候,他單方面命令該州的就業和勞動力部在6月底前退出聯邦政府的救濟計劃。
不幹活而有錢拿,而且拿到的錢超過工作的收入,傻子才會工作。美國商會給出的答案,經濟邏輯無懈可擊,無疑是有力的。而勞動力市場的人才供需比也提供了相應的證據:「如果看四月份,似乎每個職位空缺大約有1.1名失業工人。因此那裡有很多工作,勞動力供應仍然很少。」
1.9萬億美元的新冠肺炎紓困救助法案是拜登政府「百日新政」的核心內容。「聯邦政府失業救濟金每周增加300美元」則是該法案中的主要舉措之一,即將因新冠疫情失業民眾的聯邦失業救濟金每周增加300美元,搜尋了一下時間線:3月6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1.9萬億美元的新冠紓困救助法案;3月10日,該救助法案在美國眾議院過關;一天之後的3月11日,拜登簽署後付諸實施。
而這時間線顯然與非農就業人口增加量的下滑直接契合。3月份的非農就業人口增加從最初的91.6萬下調為77萬,以及4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的大幅回落,正是「聯邦政府失業救濟金每周增加300美元」實施後同步發生的。因為從3月下半月起,失業人員將比以往多領取300美元,加上原有的失業救濟金,按照美國商會的說法,「大約四分之一的領取者領取失業金的金額超過了他們的工作收入」。躺着比工作掙的錢還要多,換了是你,你還會不會去找工作?
按照救助法案設定的日期,「聯邦政府失業救濟金每周增加300美元」將實施至9月6日,這意味着對美國四分之一的失業者而言,「躺着掙錢」的快活日子還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202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