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5月25日電據「中國駐布基納法索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駐布基納法索大使李健就中布復交三周年接受布《真理報》專訪,全面梳理三年來中布合作成果、展望未來合作前景。全文如下:

問:2021年5月26日是布基納法索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三周年。三年來,兩國合作情況如何?
李健:復交三年來,中布關係持續快速發展,雙邊務實合作立柱架梁、深耕細作,在衛生、教育、農業、基礎設施、經貿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並建立了成熟的溝通協作機制,領域多元、層次豐富、結構開放的合作格局基本確定,中布人民親如兄弟、互信互鑒、共克時艱、共謀發展的合作局面已經形成。中布關係順應中非關係發展的大潮,起步晚,抓緊趕,呈現出許多鮮明特點。一是有着充分政治互信和頂層設計。在習近平主席和卡博雷總統的高度重視和共同指引下,兩國合作始終保持前瞻性和規劃性,始終有着明確、清晰的重點合作領域和方向,始終沿着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的方向穩步前行。二是有着堅實的民意基礎。中布復交順應歷史潮流、民心所向,中布合作符合兩國共同發展利益,合作成果看得見、摸得着,給當地帶來了變化,蘊育了希望,提高了民眾的生活質量,增強了友好感情,得到兩國人民的衷心擁護。三是有着克服一切挑戰的團結意志和堅定決心。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背景下,兩國合作的熱情不褪、動力不減,我們迎難而上,既推進多個雙邊合作項目取得顯著進展,更在攜手抗疫的過程中雪中送炭,彰顯兩國人民情比金堅。中布合作還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中方將一如既往,盡已所能,支持布早日戰勝疫情、重振經濟,在尋求符合自己條件的發展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績。
問:兩國雙邊合作有很多主線。您能否列舉在教育、衛生、職業培訓以及體育等方面的主要行動?
李健:三年里,雙邊合作可以說全面開花,教育、衛生、技術合作、文化等等各領域都亮點頻出。教育合作中,最亮眼的就是中國援布113所茅屋小學改造項目竣工交付,高等教育合作方面,百餘名布優秀學子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赴華求學,博博孔子學院即將啟動,中方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幫助布方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水平,從而進一步為布創造就業、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涵養人才。在衛生領域,中布復交後探討實施的第一個大規模援建項目—博博醫院去年舉辦了奠基儀式,醫院設計床位500張,建成後將成為布具有先進水平的國家級綜合教學醫院,輻射西南部數百萬人口,極大緩解當地醫療基礎設施嚴重匱乏的現狀,對加強布醫療衛生領域基礎設施、改善民生等具有重要意義。中方在布還有一支常駐醫療隊,在定點醫院與布方醫務人員密切配合,從事日常診療工作,並在地區醫院和鄉村地區廣泛開展巡診、義診活動。迄已舉行兩期的「光明行」活動,累計完成白內障手術近400例,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新冠肺炎疫情在布出現以來,中方社會各界為布方提供大量醫療物資,特別是中國政府派出的第一支援非抗疫醫療專家組幫助布方完善疫情防控體系,增強醫護團隊應對疫情能力,對布取得疫情防控的進展功不可沒。職業教育領域,目前的中國援布專家組涉及6個專業,在首都瓦加杜古、博博、金亞雷培訓數百名老師和學生,安排學員到中國實習,舉辦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並將經驗彙集成冊。在體育領域,國際馳名的中國功夫之鄉—少林寺派出武僧代表團,與布武術愛好者深入交流,讓布民眾近距離欣賞中國武術之美,中國大使杯武術、乒乓球、羽毛球比賽年年火爆,點燃了民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也增進了布方對中國的感情。
問:在農業領域,由中方援助的小米項目今年即將完成。您能否對此項目做一個簡要的小結?
李健:小米組項目自2019年4月15日開始實施以來,在中布兩國政府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在雙方團隊的努力和配合下,兩年來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階段性成果。一是完善基礎配套。該項目在中部高原大區隆比拉農場建設了65公頃的核心育種基地,包括基地辦公室、培訓教室、種子實驗室、種子貯藏室等配套設施,構建出一套適合布方實施的良種繁育和示範推廣體系;建立了中布穀子聯合研究中心,向布方移交了價值約7500萬西法的種子檢測實驗設備和儀器,並培訓了一批會操作、懂理論的實驗技術人員。二是示範種植成果喜人。在全國建設了12個示範種植點,累計提供原種超過5000噸,提供一系列農機具、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和種植補貼,並帶動數百農戶對1000公頃土地進行良種繁育,為布增產糧食約20萬噸;開展小米良種培育和技術示範推廣,成功引進珍珠粟良種並篩選出幾個適應當地種植的優良中國小米品種,其中引進珍珠粟品種(SUPERSOSAT)平均產量可達2.8噸/公頃,試驗種植的中國穀子最高單產可達4.4噸/公頃。三是擴大培訓,帶動自主生產能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分享中方在小米種植管理技術和育種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累計培訓逾8000人,大大提高了參訓學員的種植實踐能力,為先進的小米種植技術在布全面推廣打下良好基礎。此外,在生產過程中,該項目累計僱傭當地員工10000人次以上,提升了當地農戶的種植能力,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四是幫助建立產品工業化加工體系,提升產業層級。中方援建的小米加工廠即將運營,引進國產全套小米加工生產線,幫助布方實現小米產業化,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問:博博-迪烏拉索醫院建設項目已於2020年10月舉行了奠基儀式,請問該項目建設進展如何?
李健:博博—迪烏拉索教學醫院建設項目是布民生髮展重大關切和兩國醫療衛生合作領域的旗艦項目。中方始終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有關進展。2020年6月布政府正式決定換址後,中方「急布方之所急」,在最短時間內派組逆行來布完成新址地質勘察,並於2020年10月與布方共同舉辦奠基儀式。目前,我地質勘察小組已於2021年3月初將更新後的圖紙等相關專業資料交布方審核,待布方確認後,中方即組織施工企業招標等後續程序。使館將繼續協調各有關部門加快推進相關工作,力爭年內早日正式開工。
問:布基納法索與中國雙邊貿易額增長較快,請問新冠疫情對兩國貿易往來造成了什麼影響?
李健:中布兩國復交以來,雙邊貿易量質齊升,發展勢頭良好。根據布方主管部門發佈的《2019年貿易平衡報告》,中國是布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其中布方對華出口增長10.6%。雙邊貿易不僅直接為兩國完善商品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來自中國的商品物美價廉,極大豐富了當地市場,為布民眾生活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好處。
不可否認,受疫情初期航班停飛、邊境關閉、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世界貿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經濟全球化面臨嚴峻考驗。但隨着中布兩國相繼成功控制疫情,特別是中國作為品類齊全的「世界工廠」和規模超大的「國際市場」,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為支持全球抗疫和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2020年中布貿易逆勢上揚,不降反升,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全年雙邊貿易額達4億美元,同比增長24.5%,創歷史新高,其中布方對華出口增幅近30%。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再一次證明中布貿易結構互補性強,具有堅實韌性,發展前景廣闊。2020年中方給予布97%稅目輸華產品免關稅待遇正式落地,為幫助布抵禦疫情不利影響、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動力。下一步,中方將以構建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非洲自貿區建設為落腳點,鼓勵援布技術合作項目專家組和中國企業幫助布方進一步發掘特色出口產品潛力,提升農產品等深加工水平及附加值,落實好中非合作論壇新一屆會議相關舉措,並通過中非經貿博覽會、進博會等全球優質貿易產品展示交易平台,提高布相關商品在華知名度和准入便捷性,進一步推動雙邊貿易平衡健康發展。
問:目前雙邊合作中有哪些正在實施的重要項目?
李健:一是基建工程。中國政府投入3000萬美元資金支持,完成113所茅屋小學改造,並在卡博雷總統宣布的「國民承諾項目」項下,為落後地區修建鄉村診所、水井等設施,極大促進民生髮展,目前第三期項目仍在實施當中。博博醫院項目受到布民眾高度關注,中布兩國有關部門正在加強協調和推進,力爭早日正式開工。由中方提供約9000萬美元優惠貸款的「智慧布基納法索」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極大促進瓦加杜古和博博—迪烏拉索的城市安全體系建設。中國企業承建的Coris銀行辦公樓、佩尼油站配套設施工程、東森機場技術樓等項目進展順利,其他兩國規劃中尚待實施的項目亦在穩步推進。接下來,中方還將根據布方實際需求,推動更多項目儘快在布落地。我們去年完成的中布友誼健身園受到瓦加市民的喜愛和歡迎,今年還將繼續實施。
二是物資支持。為緩解糧食安全問題,中方為布方提供緊急糧食援助5331噸,雙方將於近期正式舉行交接儀式。同時,為緩解布國內恐襲難民的物資短缺,中方將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包括水桶、被服、帳篷、藥品等必要生活物資,正在抓緊組織物資準備。此外,中方還將推動習近平主席關於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重要倡議在布落地實施,正積極推進與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機構開展多邊合作,以實際行動為飽受衛生和安全局勢困擾的布國內難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域,2020年中方提供了四個批次的政府援助,其中包括大量的呼吸機、制氧機、口罩、檢測試劑、防護服、手套等。此外,中國的友好城市、企業以及在布中國僑民都先後向布方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援助。根據疫情走勢,雙方將就有關物資需求事宜繼續保持密切溝通。
三是技術合作。援布抗疫醫療專家組是中國向非洲派遣的第一支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布期間通過實地考察、技術交流和專業培訓等,切實幫助布方提升疫情防控能力。農業技術合作項目專家組、小米示範項目專家組示範種植屢屢打破當地單產記錄,並通過小型項目建設、物資捐贈和技術培訓等形式,支持卡博雷總統宣布的「年產百萬噸大米」戰略目標。職業培訓中心技術援助項目組精準施策,因地制宜,根據布方實際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促進當地就業起到了積極作用。醫療隊大力開展巡診、義診,不斷擴大受益面,服務當地民眾,中方連續兩年在布開展「光明行」義診。
此外,中方還將與布方進一步探討在教育、環保、能源、電信等領域的合作項目,協調地方政府、民營企業等多元主體及商業信貸、企業投資等市場化資金參與,豐富合作維度,不斷打造方位更全、層次更深、領域更寬的中布務實合作新格局。
問:中國企業家對來布投資有興趣嗎?
李健:是的。中布復交近三年來,中國企業家非常關注布基納法索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們積极參与當地經濟社會各領域合作和建設,為布提升發展水平、改善民生等發揮積極作用。目前已有20多家中國企業在布註冊分公司或設立辦事處參與當地項目建設,一批醫療、能源、交通、民生等重要項目也在推進或洽談之中。
問:他們主要對哪些領域感興趣?
李健:農業、基礎設施、能源、電信等是中布開展互利合作的重點領域。布是地區農業大國,中國企業很關注布農產品出口尤其是特色農產品出口。目前,已經有中國企業在布開展農產品加工業務。不少中資企業在復交前就來布開拓市場,在布從事業務包括房屋和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建設、電力水利等能源開發利用、電信通訊、物流運輸、製造業等。此外,中國國內有關企業在國土測繪、醫療器械、農業開發等領域表示出了投資意願。
問:您如何看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前景?
李健:復交近三年來,中布合作已奠定良好基礎,未來一段時期應將走實走深走強作為發展方向,着力深化理念引領,拓寬合作領域,以紮實推進大項目落地為主軸,不斷提高合作能見度、覆蓋面和惠民性。一是加強政策對接。將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與布國家發展指針深入對接,找到符合雙方發展利益的工作切入點和着力點。二是傳統與新型領域相結合。繼續做大做強傳統領域合作,同時推動向產業鏈供應鏈聯通、數字經濟、綠色環保等新興領域拓展。三是豐富合作維度。在現有合作模式基礎上,鼓勵兩國地方政府、民營企業等多元主體及商業信貸、企業投資等市場化資金參與合作。繼續拓寬文教、科研、安全等領域合作空間,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合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