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果媽~
果媽是最近才看到「天線寶寶」事件的,看完之後,心裏痛了很久,為那個5歲的男童痛,為自己痛,為無數個得不到父母信任的孩子痛。
01 5歲男童「天線寶寶」事件,因監控反轉
「天線寶寶」的事件,被很多人所關注。
父母帶着孩子去商場玩,忽然,一個高達1.8米的天線寶寶摔倒在地,碎了。旁邊,有一個5歲的男孩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裡,然後店員衝上來指責,說自己看到是這個男孩踢倒了天線寶寶。
於是,男孩的爸爸媽媽趕緊賠禮道歉,並主動賠償。
這麼一個天線寶寶,價值5.28萬港幣,最終協商,賠償了成本價,也需要3萬多。
賠償完,媽媽看上去有點生氣,爸爸的狀態也不算好。而孩子就低着頭看着那個破碎的天線寶寶,想必,心裏很害怕,很惶恐吧!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覺得,家長是為孩子花錢買教訓,教訓了一下熊孩子。
只是,當天的監控視頻出來後,事情也出現了反轉。
男孩根本沒有踢天線寶寶,只是在擁擠的人群中,男孩躲避了一下,後背碰到了天線寶寶,男孩的第一反應是轉過身去抱天線寶寶,只是,還是倒下了。
也就是,撒謊的是那位服務員,不信任孩子的,卻是父母。即便媽媽憤怒地說,看到視頻才知道,兒子被冤枉了,但是,也改變不了孩子是內心受傷的事實。
最終,公司道歉,錢也退回給了父母,孩子短時間內,卻沒能走出這場風波所產生的陰影。
男孩回到家的當天,話都不說,父母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之後,男孩問了爸爸三次「為什麼玩偶這麼可怕」,而且,好幾天也沒去上學。
監控視頻一出來,父母更內疚了,但凡他們多相信孩子一點,孩子也不至於這麼害怕。
02 父母給孩子的痛,真的很難治癒
5歲的男孩,語言表達能力還沒有那麼好,遇事處理能力也沒有那麼妥善,所以,在天線寶寶倒了、服務員指責的那一個瞬間,孩子是懵的,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而父母看到孩子這樣的表情、狀態,會誤以為,服務員說的是真的。
所以,無論是從孩子來說,還是從父母來說,他們似乎都沒有錯。
只是,如果父母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一下,或者先蹲下來問一下孩子,而不是直接相信了服務員的話,或許,孩子的情緒狀態,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果媽的一個朋友說:「這對父母沒有因為這件事情打罵孩子,已經很好了。」
但是果媽想說: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就這麼低嗎?
父母給孩子不信任、斥責等等,對孩子來說,都是痛,而且還非常難治癒。
果媽的一位朋友,很少給父母打電話,她性格比較孤僻,而她內心的創傷,很多都是她的父母給她留下的。
大一那年,朋友勤學儉工,然後一個不注意,手機被偷了。她委屈地打電話回去和父母說,然後等來的,沒有任何安慰,而是一頓痛罵,以及哭訴自己賺錢多不容易。
回想起長大以來,父母的無數指責、不信任,朋友還是心痛,但是也離父母越來越遠。
後來畢業工作了,有一次加班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壞人,朋友第一反應是跑,還好是跑了,回到出租房的時候,衣服已經被扯壞了,肩膀上還有烏黑的指印。
朋友只是找我電話哭訴了一番,我問她:「你告訴你爸媽了嗎?」
朋友說:「算了吧,告訴他們,只會覺得是我沒用,找了個要加班的工作,所以才會遇見壞人。」
心灰意冷,或許就是如此吧!
所以,她的朋友,真的很少,談戀愛也談不久,她自嘲說:「能治癒我的人,可能不會出現了。」
父母給孩子的痛,真的可能一生都難治癒。
03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危機」,如何解?
有人說,「天線寶寶」這件事情是有了反轉才如此,但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去相信自己的孩子?
甚至有位朋友說:「我孩子經常撒謊,我怎麼判斷?」
也有親戚說:「有的家長太盲目相信自己的孩子了!」
其實在果媽看來,無論孩子是否撒謊,都取決於家長怎麼說。孩子因為害怕而撒謊,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1、父母表達信任
首先,父母一定得表達自己對孩子的信任。
無論孩子是否說謊,家長都要先相信孩子,這是取得孩子信任的第一步。即便孩子是撒謊的,但是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對事的態度後,也會逐漸改掉這個壞習慣。
2、父母表明態度
態度,是讓孩子增強信心,又或者改掉撒謊這個毛病的重要因素。
即便是信任孩子,也不可武斷地做出決定,還是要去「獲得真相」,比如找「人證」、找監控、從孩子細節描述來判斷找漏洞等等。
這個過程,孩子如果沒有說謊,那麼他會很自信的配合父母。
如果,孩子說謊了,那麼他也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說出真話。並且說出真話後,父母依舊要表示信任:「下一次,爸爸媽媽還是願意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辜負我們的希望。」
讓孩子明白,沒做錯,自有父母為你撐腰,而做錯了,就要懲罰、知錯就改,這是對孩子最公正的教育。
3、解決
在解決一件事情的時候,道歉、賠償等,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家長不要自己想躲避,孩子沒錯,那麼要討回公道,孩子錯了,既要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雖小,但是孩子的事情卻不小。
果媽寄語
孩子和家長的信任,應該是相互的。
所以,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是會先詢問孩子呢,還是根據自己的判斷直接解決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