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晉江鄉訊》「尋找他鄉的故事」專題報道徵文活動發佈以來,得到了海內外各晉江社團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編輯部收到不少讀者投稿,已刊發旅菲華文作家陳畋地的《藝術情濃,家國情深——訪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理事長施永昌》、施文芳的《我在美國過大年》等五篇專稿,本期刊發陳金土采寫的《烈火煉就真金,奮鬥成就男人》文章。希望海內外廣大文學愛好者繼續賜稿支持,以優秀作品記錄晉江人「他鄉的故事」,傳播晉江正能量!
年少出鄉關 烈火勵遠志
一場大火,可以毀掉一切;一場大火,卻也可以創造一切。
1995年,17周歲的陳文章就到廈門九洲集團打工了。雖說廈門與泉州看是比鄰而居,畢竟隔了近百公里,但這時的陳文章卻將目光看向了更遠的地方。隔年,陳文章的二哥去了千里之外的菲律賓,投奔在那謀生的祖父,希望在菲律賓闖出一片天地。這,撬動了陳文章那顆早就「不安分」的心。老實巴交的陳家父母只希望陳文章兄弟能打一份工,做到自食其力即可。陳文章卻不想按照父母的「常規要求」生活,他要走出自己的路!
2000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漫天的「火樹銀花」成了為陳文章壯行的禮花。他帶上家中多年攢下的1萬美金,渡海找到了二哥。陳文章憑着吃苦的天性,很快就熟悉了菲律賓的風土人情和語言習慣,和二哥合夥租了家店面批發拖鞋。正盼着過好日子時,一場潑天橫禍突然破空而來。
那天,店鋪所在的商場憑空遭遇無名大火,煙火迅速蔓延開來,在店鋪里的賬單恐被大火燒掉。說時遲那時快,陳文章猛地記起店鋪後牆連着商場的圍牆,恰好旁邊另有在建的商場。於是兩兄弟在老鄉的幫助下,從那建築工地找來大鐵條,硬是在牆上狠命「撕」出個可容一人進出的「洞口」!陳文章完全忘了危險,雙手緊攥幾條沾水的毛巾,捂住臉部,就衝進了火海。憑着記憶,在濃煙烈火的夾擊下,摸摸索索地「搶」出賬單和部分貨物。為了不被嗆死在濃煙滾滾中,他用儘力氣再次將毛巾捂住臉,沖回了「洞」口,被烈火焚燒的商場也在他身後即刻化為一片灰燼。
新千年的這場大火,讓他永生不忘。在異國他鄉的滾滾濃煙中,年輕的陳文章就像鳳凰涅槃一樣,被熏燒得渾身烏黑,只有兩顆不屈於生命的霍亮眼珠子,在黑煙中迸射出熠熠之光。大火讓他煉成了火眼金睛,也鍛造了他堅毅昂揚的人生鬥志。
商海出奇兵 異國酬壯志
沒有時間感嘆和悲傷,陳文章和二哥迅速再找了家店面將生意繼續做下去。為節省開支,他們在偏離市區處租了狹小的房間作為起居處。椰島氣候濕熱,他們卻連一台必備的電風扇都捨不得買,每天還要起早摸黑地搭乘簡裝的「集尼車」去市區上班。
一分堅持,一分成績。陳文章開始向當地商人批發鞋子來賣,每日忙得團團轉,連工人都沒捨得雇。漸漸地,他贏得了信譽和客戶,積累了本錢和經驗。
要想真出色,就得有特色。善於思考的陳文章決定調整運營方向,不再向當地的菲律賓人批發鞋子了,而是從晉江、浙江等地進口各式鞋子到菲律賓發售。後來,又改變男鞋、女鞋和童鞋一起販賣的做法,專註於童鞋生意。
2007年,陳文章向菲律賓政府申請註冊了SPEED鞋業貿易公司,為了不重名的緣故,最後定為「C—SPEED」。公司的Logo是人在向前奔跑的狀態,「SPEED」是「速度」,「C」是「陳」字拼音開頭的第一個字母。「有速度才有激情,才會發展,速度就是效率,是人的動力和企業的活力!」每逢有人問起公司名稱的由來,陳文章總笑着如是說。
△陳文章簽名的公司註冊商標
陳文章對市場有自己的深入觀察和獨到分析。一款新鞋面市十天,往往就會被別人仿製,與其建造流水線來生產,倒不如狠下本錢,注重市場研發,依託專業的合作生產商。這樣做,隨時都有新品問世,即可搶佔先機,又進退自如,刷新品牌效應。陳文章將銷售方向定為童鞋後,從嬰幼兒到七八歲小孩所需的鞋子,琳琅滿目,樣樣都有。他還故意在發送的每批貨物里「摻雜」一雙次品鞋,讓客戶「送上門」來換貨。他說這樣就多了與客戶接觸的機會。陳文章熱情周到的售後服務和不失時機的新品推薦,常讓客戶大為折服,一樁新的生意往往在交流還未結束時就已成交。商業感情培養出來了,客戶群不僅固定且壯大了,企業的品牌地位也就更加穩固了。現在,菲律賓許多大公司、大商場和各省份都有他經營的童鞋。
2018年,菲律賓馬尼拉房地產異軍突起,目光敏銳的陳文章馬上將發展方向瞄準了房地產行業,與朋友合夥創建了百佳房地產發展公司。在華人聚集的黃金地段,毗鄰機場、SM商場、繁華商業區,他們準備建造別墅、寫字樓和倉庫,營造美好的商住環境,共攀再次創業的高峰。
△百佳房地產開工奠基
揚善無遠近 致公凝眾志
「陳文章先生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發生後,積極向災區同胞奉獻愛心、捐款捐物,深切體現了旅菲僑胞對祖籍國同胞血溶於水的骨肉親情……」這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大使宋濤在2008年10月親筆署名,寫給陳文章的感謝信。
2009年5月,在陳文章等人的艱辛努力和卓越領導下,菲律賓中國洪門致公黨第五支部(以下簡稱:第五支部)在菲律賓馬尼拉帕塞市成立,陳文章蟬聯首屆至第四屆主席,現任名譽主席兼決策委員。2017年7月1日,福建寧化縣泉上(致公)中學勒石紀事,碑身正面內容為「致公路」,背面則記載了第五支部參與祖籍國公益項目建設的相關情況。
△時任中國駐菲大使宋濤致陳文章的感謝信
2020年2月9日及12日,中共晉江市委、晉江市人民政府先後致信第五支部與支部永遠名譽主席陳文章,對他們「慷慨解囊,第一時間捐贈了一批防控疫情急需的醫療物資,馳援家鄉疫情防控工作」,對他們的「高尚情操和赤子情懷」致以衷心的謝意與崇高的敬意。3月17日,晉江市永和鎮政府與僑聯寫信感謝陳文章自購贈送8000個口罩的高情隆誼。三個月後,晉江市實驗小學因同樣的善舉為陳文章頒發了「鳴謝匾」。陳文章還是晉江永福里社區翰林春天業委會主任,他費盡周折採購到1950個N95醫用口罩,按照每戶5個的標準,分發給380戶業主……
△陳文章在清點捐贈給小區業主們的醫用口罩
一份份感謝信、鳴謝匾和碑記、證書,都被陳文章「壓箱底」了。在筆者的要求下,它們才被陳文章從不同的「角落」費勁地翻找了出來。他做過的很多善事,自己都忘了,而最讓他念叨不已的,卻是永春蘇坑之行時——那些為了求學爬山涉水而來,摸黑走在山路上的孩子們的身影。
△出席蘇坑鎮中心小學致公樓落成典禮
原來,第五支部曾於2009年年終歸國訪問,到達泉州時,陳文章並沒有沉浸在故鄉的親情和熱情當中,而是「機敏」地「捕捉」到了「行善任務」。他得知永春縣蘇坑鎮中心小學準備翻建校舍,改善辦學條件,但在資金上卻是難以為繼。陳文章不動聲色地記住了這個「信息」。返回菲律賓之後,他第一時間在致公黨內部進行了廣泛宣傳。在他的有力倡導下,第五支部踴躍認捐,並很快得到其它支部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2010年8月底,蘇坑中心小學竣工交付使用,並冠名「致公小學」,成為福建省第一所「致公學校」。由於地理上的固有原因,許多學生上學時,還是要翻山越嶺而來,他們孜孜以求的身影和鄉親們的殷殷謝意,都成了陳文章揮之不去的記憶。之後,鐵山鎮的「致公路」,寧化縣泉上致公中學「致公路」等,都是陳文章為首的致公黨人的揚善傑作,他們在慈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中國致公黨福建省委員會鳴謝陳文章的榮譽證書
這樣的陳文章,為人低調,卻有滿腔的俠者情懷,即使生活富足了,卻不妨礙他隨口道出一些關切民生的話題。勤敏用功、涵養精進是他的表現,急公尚義、任俠盡忠則是他的本性。他是永和力爭村人,所以總是走在「力爭」上游的路上,為寫好自己人生的大文章而努力着。
作者簡介:陳金土,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詩詞學會理事,福建省楹聯學會理事,晉江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等,著有《李五的慈善之路》《李五年譜》《吳魯研究》,主編《揚善而立》,執行主編《絲路晉江》,《安平飛虹》編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