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克斯豪爾Omega於1994至2003年間在英國有售,主要有兩大原因:一、作警車用途;二、人人都有一兩個朋友的老爸開Omega。對那些沒錢買寶馬或積架的中級行政人員來說,Omega在當年可謂夢寐以求的座駕,在1996至2001年間更一度以凱迪拉克Catera的名義發售,所以各位說不定有一兩個美國朋友的老爸開過美版Omega。
Omega的造型出自Wayne Cherry手筆。這位美籍設計師在1980年代效力於歐寶/沃克斯豪爾,其間設計了老一票車迷記憶猶新的一整代汽車,信手拈來的例子就有Calibra、Corsa和Tigra。後來此君回到美國為通用汽車監製了一大堆新型號,果然厲害。
1990年代末,那時候World Wide Web風靡天下,人人都急於登上信息高速公路風馳電掣。無論什麼東西也好,總之在名稱後面加上「.com」自然就會顯得很前衛,於是乎1999年法蘭克車展上便出現了這件名曰歐寶Omega V8.com的高科技概念作。
說句公道話,這部概念車並非僅靠蹩腳屏幕畫面和三幾個噱頭裝備撐場面。Omega V8.com其實是一個流動辦公室,車上甚至設有流動互聯網熱點,以便乘客隨時查看電郵,或者用所謂MP3播放器播放從網絡下載得來的音樂。拜輪距延長了130mm所賜,這個車廂非常寬敞,后座腿部空間尤其充裕,而且前後四個坐位一律設有9.5英寸LCD屏幕,以便乘客查閱電子郵件,或者瀏覽1999年屈指可數的網站。此外,方便乘客進行視頻會議的攝像頭亦不失為十分前衛的補筆。哈,真虧他們想得出這麼牽強附會的噱頭。
這部概念車最令人精神一振的地方,其實是那副硬塞進車頭的5.7公升小缸體V8。這副來自通用汽車零件庫的推桿式引擎,馬力超乎300bhp,同期雪佛蘭Corvette也有使用。Omega V8.com的計算機小玩意也許只是科技花招,不過廠方倒是為這副引擎制定了一個大計。
短短几個月後,配備5.7公升怪獸級引擎的准量產型Omega便在2000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亮相。按理說這款房車應該是火氣十足力能吞噬autobahn的猛獸,可惜歐寶在量產前測試三十二部完成品期間,居然發覺被吞噬的原來不是autobahn,而是Omega。由於可靠性存在問題,這些Omega未能達到油門全開絕無問題的要求,投產計劃因此驟然告吹;好一個如假包換的.com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