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與負債的種類分別有哪些呢?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資產與負債的各種分類呢?
很簡單,就像下象棋,先別說遊戲規則了,你連最基本的每顆棋子的意思都不知道,你又怎麼愉快地玩耍呢,你又怎麼可能贏得對手的勝利呢?
所以,萬丈高樓平地起,想要高樓大廈,就得掌握其最基本的基礎要領,築建其最牢固的地基結構,才不會空中樓閣,搖搖欲墜以致最後轟然倒塌。
所以了解並且知道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資產有哪些,負債有哪些;
這就是投資、經營領域裏最基本的基礎知識。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進行資產和負債的分類吧:
資產=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貨幣資金+非貨幣資金
貨幣資金=現金+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資款等。
通俗簡單點講,就是你擁有的支票、匯票和其他可使用的資金。
非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項+預付款項+存貨+其他流動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通過積極管理和交易以獲取利潤的債權證券和權益證券。
企業通過頻繁買賣這類證券以期在短期價格變化中獲取利潤。
那麼哪些投資品可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呢:
⑴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贖回。
⑵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⑶ 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鈎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簡單通俗點總結下:不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變動計入到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我們可稱其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應收票據是指: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簽發、由付款人承兌、到期無條件付款的一種書面憑證。
應收票據按承兌人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按其是否附息分為附息商業匯票和不附息商業匯票。
商業匯票既可以依法背書轉讓,也可以向銀行申請貼現。
在我國,應收票據是指企業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兌現的商業票據。
是一種載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點、付款金額和付款人的無條件支付的流通證券,也是一種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轉讓給他人的債權憑證。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符合條件的商業匯票的持票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和貼現憑證向銀行申請貼現。
簡單通俗點講:就是你手裡持有的支票還沒到兌現日期,日期到了你就可以去兌現了,你要着急用錢的話,就去找銀行貼現承兌,銀行扣你點手續費,然後把支票里的錢兌現給你。
這類可以兌現的書面憑證,包括支票、銀行本票、商業匯票等稱之為應收票據。
舉個小故事的例子吧:
小明銷售給比爾一百斤魚,貨款1000元,可比爾手裡暫時沒有資金支付貨款給小明,經雙方協商一致,小明同意接收比爾開具的六個月期限的銀行承兌匯票。
小明收到比爾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後,準備出國去旅遊了一圈犒賞下自己,小明玩了一個月回國後,發現自己口袋裡沒啥錢了,這時小明便向銀行申請該票據貼現,比如貼現率為3%。
小明最後收到的錢是多少錢呢?
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吧
小明的貼現費用為:1000*3%/12*5=12.5元
小明實際收到的資金為:1000-12.5=987.5元
通過計算,很明顯,我們看出小明的實際所得要少於票麵價值,
所以表明這種付款方式,實質上是增加了銷貨方的負擔,產品銷售出去暫時收不回來錢,如果着急上火就得支付貼現費用。
所以在分析一個企業的時候,它在市場上是否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企業的收款能力、支付能力,都能從很多細節中窺探出一二,從而發現該企業在市場中所佔地位如何,是龍頭還是蛇尾,一辯即出。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
應收賬款是伴隨企業的銷售行為發生而形成的一項債權。
應收賬款包括已經發生的和將來發生的債權,前者是已經發生並明確成立的債權,後者是現實並未發生但是將來一定會發生的債權。
簡單通俗點講就是賒銷,就是你把東西賣給了別人,但別人還沒給你錢,對於你來說這筆錢就叫應收賬款。
所以呢,一個企業的應收賬款越多越好呢?還是越少越好呢?
答案當然是:越少越好了,
應收賬款越少,說明企業對下游企業的議價能力越強,產品的競爭性越大。
就像一個小鎮上,只有小明一家賣魚,每天都是供不應求,而比爾賣的豬肉卻有十家店鋪,供過於求。
很明顯,小明很輕鬆的就賺到錢,而比爾賺錢就比較困難。
其他應收款項是指:企業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準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其主要內容包括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如因企業財產等遭受意外損失而向有關保險公司收取的賠款等;
應收的出租包裝物租金;
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如為職工墊付的水電費、應由職工負擔的醫藥費;
備用金(向企業各職能科室、車間、個人周轉使用等撥出的備用金);存出保證金(如租入包裝物所支付的押金);
預付賬款轉入;
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
簡單通俗的總結下:其他應收款項就是各種「雜費」的統計,類目較雜、較多,產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分析企業報表時,如果發現企業的其他應收款項與之前金額相比差值過大,或者說金額增加明顯,那麼就得重點關注了,對於大額的其他應收款,企業有可能通過其他應收款實現利潤的調節以達到操縱利潤的真實目的。
預付款項是指:企業按照購貨合同的規定,預先以貨幣資金或貨幣等價物支付供應單位的款項。
包括預付的貨款、預付的購貨定金。
施工企業的預付賬款主要包括預付工程款、預付備料款等。
在日常核算中,預付賬款按實際付出的金額入賬,
如預付的材料、商品採購貨款、必須預先發放的在以後收回的貨品預購定金等。
由於預付款項是預先付給供貨方客戶的款項,也是公司債權的組成部分,
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貨款給供應方而發生的一項債權。
對購貨企業來說,預付賬款是一項流動資產。
作為流動資產,預付賬款不是用貨幣抵償的,而是要求企業在短期內以某種商品、提供勞務或服務來抵償。
借方登記企業向供貨商預付的貨款,貸方登記企業收到所購物品應結轉的預付貨款。
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向供貨單位預付而尚未發出貨物的預付貨款;期末如為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補貨和獲得勞務的款項。
看着是不是有點繁瑣複雜呢
那咱們還是通過一個小故事把它簡單化吧:
比爾下個星期就要過生日了,為了招待朋友,比爾準備找小明買十條魚,一共1000元,但是鎮上又只有小明一家賣魚的,如果當天去買的話,肯定無魚可買,所以比爾與小明達成一致,決定周一的時候就支付給小明500元的預付款,希望小明周末的時候給他送十條魚到家裡,然後再支付剩下的500元尾款。
所以對於比爾來說,小明就是他的供貨方,比爾向小明支付的500元,對比爾來說就是預付款項。
存貨是指: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加工物資等。
按經濟類目可把存貨分為大概7種:
(1)原材料。
它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備料(備品備件)、包裝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等。
(2)在產品。
它是指在企業尚未加工完成,需要進一步加工且正在加工的在制品。
(3)半成品。
它是指企業已完成一定生產過程的加工任務,已驗收合格入庫,但需要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
(4)產成品。
它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驗收合格入庫,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
(5)商品。
它是指商品流通企業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
(6)周轉材料。
它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
(7)委託代銷商品。
它是指企業委託其他單位代銷的商品。
關於存貨應該很好理解吧,說簡單點就是你的庫存。
例如:小明今天抓了十條魚,賣了8條魚,家裡原來還剩2條魚,那麼小明今天的存貨一共就是4條魚。
其他流動資產是指:除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等流動資產以外的流動資產。
一般企業「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益」科目未處理轉帳,報表時掛在「其他流動資產」項目中。
企業其他流動資產增加,應當借記「其他流動資產」科目,貸記其他有關科目,企業其他流動資產減少,應當借記其他有關科目,貸記「其他流動資產」科目。
簡單通俗點講:其他流動資產屬會計術語,此流動資產在待處理為相對應的流動資產科目時,均可暫時掛記在其它流動資產項目下。
好了,直到這裡,才終於講解完「什麼是流動資產」,看來一口氣是寫不完的了,你們看的估計也累了,我碼字也碼不動了,那咱們還是分成幾個小節吧,下次再與大家接着分享「什麼是非流動資產」。
今天是兒童節,快樂的「六一」,
祝願所有的小朋友們有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祝願所有的大朋友們有個童心不改的初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