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羅萊納州的洛城(South Carolina Lowcountry)是個寧靜的濱海小鎮,著名的帕里斯島新兵訓練基地(Parris Island)就坐落在這個小鎮旁。帕里斯島新兵訓練基地成立於1915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新兵訓練營之一,該基地規模巨大且設施完備,每年都要為美軍提供了大量合格兵員。根據該訓練基地的資料描述,每十個美軍新兵中,就有一人在此處完成新兵入伍訓練。
帕里斯島
「坩堝」之中的暴躁教官
不過,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大都稱該訓練基地為「坩堝」(Crucible),因為在他們正式成為海軍陸戰隊隊員前,需要在這裡接受為期13周的入伍訓練,其中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只有兩點:長達54小時的「坩堝」訓練項目和教官聲量極高且內容污穢不堪的呵斥。
女新兵占該訓練基地新兵人數的的25%
「坩堝」項目很好理解,就是一項長達54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在這個項目中,士兵只有最低限度的休息時間和食品量,一般這個項目是訓練計劃中的最後一項。而粗魯的教官就很難讓人接受了,這裡的教官很容易讓新兵聯想到電影《全金屬外殼》中的橋段。
《全金屬外殼》教官少數不帶髒話的呵斥
比如按照流程,在第一天新兵還穿着平民服裝進入這座基地後,需要排隊撥打固定電話向家裡或地方徵兵辦公室報平安,這時就會有幾名教官在撥打電話的士兵背後分別命令他們不斷地拿起話筒和放下話筒,讓新兵不知道該服從誰的命令。只要新兵稍有遲疑,就會遭到教官極高音量的、言語污穢不堪的呵斥,這樣的呵斥,將會整整伴隨他們十三個星期。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為什麼這裡的教官會如此暴躁,這實際上需要和美軍內部等級森嚴的制度結合在一起來看待。
美軍中森嚴的等級制度
美軍是一支等級制度森嚴的武裝,簡單來說組成美軍的一共只有三個角色:軍官、士官和士兵。越戰時期的美軍就非常注重這種制度,直至今天美軍都受這種制度的影響。
「坩堝」內的教官
美軍軍官的主要來源渠道為預備役軍官訓練營(Reserved Officers Training Corps,ROTC)、候補軍官學校(Officers Candidate School,OCS)以及西點軍校等著名軍校的畢業生。其中預備役軍官訓練營,就是大學生畢業後立即參加兵役的項目,只要通過該項目進入美軍,那麼將會直接獲得少尉軍銜;候補軍官學校,則是美軍內部的培訓機構,只對老練士官和優秀的士兵開放,當學員通過候補軍官學校的培訓後,則會被提拔為少尉,成為一名正式的軍官;至於西點軍校等著名軍校的畢業生,則基本不會成為基層軍官,而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後,進入指揮部門工作。另外,一些擁有特殊專業技能的人,在入伍後也會被直接任命為軍官,比如軍醫、飛行員和地勤人員。
西點軍校學員
而訓練新兵的教官,大多數都是士官,為了完成軍官所下達的命令,士官必須保證士兵的執行力,因此執行訓練新兵任務的士官,對新兵的要求都十分嚴格,在訓練過程中用粗暴且污穢不堪的言語呵斥士兵,實際上是在模擬戰場上的高壓環境。
並不是所有士官都像「坩堝」訓練營中的教官那般野蠻,在正式部隊的士官,對士兵們還是比較包容的。比如一些士兵會在營房內喝酒賭博,士官見到了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依靠個人力量來干涉可能有損士官自己的權威。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如果有軍官到營地中視察,那麼士官將會扮演黑臉的角色,對士兵進行適度的懲罰。
俱樂部都分三六九等
要想了解真實的美軍,那就繞不開為美軍而開設的俱樂部。大多數俱樂部只針對特定軍人開放,比如專為軍官開放的軍官俱樂部、專為士兵開放的士兵俱樂部,只有一些沒有條件的駐地中,才會出現軍官與士兵共用一座俱樂部的情況,而在這些俱樂部中,同樣可以小窺美軍森嚴的等級制度。
位於東南亞某地的美軍俱樂部
軍官俱樂部的裝修一般是比較簡約的,不同階級的軍官往往會在這些俱樂部中與戰友、朋友籠絡感情。以高階軍官為例,他們喜歡坐在靠外的位置低聲交談,盡量遠離低階軍官,但他們有時卻一點也不安靜,比如從西點軍校的畢業的高階軍官,他們不會自己去吧台,而是喜歡用西點軍校畢業紀念戒指敲打餐具的方式叫來服務員,因此他們也被稱之為「指環客」(Ring Knocker)。
看樣子啤酒味道不錯
指環客大都非常傲慢,他們打心眼裡看不起從候補軍官學校、預備役軍官訓練營畢業的軍官,認為他們要麼沒有軍事指揮水平,要麼沒有什麼文化。因此,低階軍官在俱樂部活動時,位置會盡量靠里,避免與指環客們發生交集,畢竟指環客們的軍銜都不低。
士官也擁有屬於自己的俱樂部,而且氛圍則會好很多。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任何美軍部隊中,士官俱樂部的裝修絕對要比軍官俱樂部講究的多,因為這些士官是美軍部隊的骨幹力量,常常需要在前線互相支援,因此用於士官們籠絡感情的俱樂部不能湊合。
美軍位於東南亞某地區的俱樂部
至於士兵的俱樂部,就比較簡陋了。比如使用金屬餐盤作為主要餐具,喝酒的杯子也都是塑料馬克杯。不過士兵們也不怎麼在乎這些,他們在這裡可以開懷暢飲。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很少有不同單位的美軍士兵在同一座士兵俱樂部里進行聯誼:在酒精的催化下,大兵們很有可能將聯誼變成鬥毆。
可以看出,美軍內部有很嚴格的等級制度,新兵訓練時就要嚴格執行士官的命令,就連讓軍人們放鬆的俱樂部,都要按照等級進行劃分。
尾聲
如果將美軍比喻成一座工廠,那麼這些高級軍官就屬於這座工廠的管理者,負責制定決策和生產計劃,並將其交付給各部門的經理去執行,扮演經理的人員,便是基層軍官。基層軍官並不會將這些決策和生產計劃接交給工人去執行,而是會交付給各個工作組的組長,由組長分配給不同的工人,扮演組長與工人的分別是士官與士兵。
這現象在現在美軍正式部隊中並不多見
另外,這座工廠還是一座開辦在戰區的工廠,工廠內的所有人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進行乏味而枯燥的工作,剩下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則極度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