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璋,太原祁縣人,唐咸通年間擔任正天府府尹。溫璋貪污財物,性格暴戾嗜殺,人們畏懼他的殘酷嚴厲,所以都不敢犯罪,因此,他得到了治理有方的名聲。當時制度規定,京兆尹外出,要清掃大道,關閉房門。如果有人敢在他前進的道路上喧嘩大笑,立即用棍棒打死。
這年秋天,溫璋從天街出來,要到南面五門去,一路衙役大聲呵斥,路人紛紛躲避。有一個戴黃色帽子的老人,穿着破舊的衣服,扶着拐杖,駝着背,從他們中間慢慢地橫穿過去,騎馬的侍從大聲喝斥,老人像沒聽見一樣。
溫璋命令手下人把他捉來,往背上打了二十大板。打完後,老人揮動衣服袖子撣了撣塵土就走了,好像一點也不疼。
溫璋感到很奇怪,就叫來一個老成的小吏,命他扣上一頂黃帽子,跟蹤老人。小吏就偷偷地跟在老人身後,到日落時,走到一處破爛的房子前,這裡是老人居住的地方,小吏也跟隨着進了門。
這時有幾個也戴黃帽子的人出來,很恭敬地拜見老人說:「真君怎麼晚了呢?」
真君回答說:「被惡人羞辱了,你們給我準備一些熱水。」
一個戴黃帽子的人在前引路,兩個青衣童子也跟隨在老人後面走去,小吏也緊跟着進去。過了幾道門後,裏面的景色大變,屋宇光彩壯麗,修長的青竹夾路而栽,彷彿王公大臣的豪宅。
還沒走到庭院,真君回過頭來說:「這裡怎麼會有凡塵俗物的氣味?」
戴黃帽子的人都出來搜索,小吏沒有地方隱藏,就被他們抓住了。小吏沒辦法,就供述了溫璋的意思。
真君大怒:「這個酷吏太可惡了,不知道大禍臨頭,家族即將覆滅,死期很快就到,還敢這麼放肆地害人,罪在不赦!」
真君大聲呵斥小吏,讓他離開,小吏連忙拜謝,快步走出了門,就跑到府衙求見溫璋。當時已經是深夜了,溫璋聽說小吏到了,急忙起床召見他,小吏就詳盡地述說了他所見到的一切,溫璋越發感到奇怪。
第二天,天要黑的時候,街上行人漸漸稀少。溫璋招來小吏,穿着便服,讓小吏帶路,一起來到老人的居所。小吏上前叩門,裏面的人問是誰。小吏回答說:「京兆溫尚書,前來拜見真君。」
不久,有人打開小門,小吏先進去拜見真君說:「京兆君溫璋求見。」
隨後溫璋邁着碎步,快步進門,上前拜見。真君高傲地坐在大堂上,頭戴遠遊冠,身穿九霞衣,臉色容貌很嚴肅。
溫璋見狀非常害怕,伏在地上解釋說:「我的責任是治理百姓,使用權力只是為了震懾地方,嚴肅綱紀,如果稍有仁慈軟弱,就會降低聲威。所以昨天才對您施刑,沒想到您是位大仙,我已經知罪了,現在前來自首,承擔責罰,希望您可憐我為官不易,從輕發落。」
真君斥責溫璋說:「你利用殺戮,樹立名聲,貪贓枉法,不知滿足,大禍即將到來,還敢亂逞凶威!」
溫璋再三地磕頭,請求饒恕,但真君始終是滿含怒氣。
這時候,有一個戴黃帽子的人從屋裡出來,跪下啟奏說:「正天府府尹雖然有罪,但他也是天子的高級官員,何況真君您的洞府,還是在他管轄的地界之內,您該稍微降低一點身分,給他一些禮遇。」
真君聞言,就讓人請溫璋來到大堂上,給他設置一個小小的座位,命令左右賜酒,但是真君的怒氣始終沒有化解。
那個戴黃帽子的人又對真君說:「正天府府尹的忤逆冒犯之罪確實很大,要想得到寬恕,實在很難。可是真君您變化成普通百姓,在塵世中遊覽,凡俗之人怎麼能認識?從前白龍變化為魚,尚且被漁人射中眼睛,幾乎遭難,請您慎重地考慮此事。」
真君思索了好久才說:「好吧,饒恕你的家族,你不要久留在這裡,現在可以走了。」
溫璋於是起身,來在庭院中拜謝真君,然後就離開了。他和小吏快速地走到府衙,這時天快要亮了。溫璋命令小吏,雖是最親近的人,也要保守這個秘密。
第二年,同昌公主病死,唐懿宗悲傷不已,深恨醫師韓宗紹等四家的藥石不靈驗,詔令正天府追查到底,要處死他們。但是溫璋接受韓宗紹等人的金銀賄賂,總共有幾千萬錢,給他們爭取到了緩刑。
後來此事被發覺,溫璋畏罪,喝毒酒自殺了,唐懿宗也沒有處罰他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