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侯順毛
近期,賓利品牌重啟首台T系列車型的全面修復工作,以重現這台貯藏數十年之久的經典車的魅力。
在沉寂至少15年後,這台車搭載的6升推桿式V8發動機再次啟動,發動機和變速箱仍處於良好狀態。賓利品牌預計開展至少一年半時間的修復工作,在幫助這台T系列車型復原至最佳狀態後,會將其納入賓利典藏系列。由賓利典藏系列收錄的車輛均滿足上路標準,不斷豐富的系列車型旨在彰顯賓利品牌103 年的輝煌歷史。
這台歷史最悠久的T系列車型歸屬於賓利汽車公司,在1965年9月28日日下線後即前往全球各地,進行系列測試。這款車型採用貝殼灰色車身,以藍色皮革材質打造內飾。
同年10月5日,賓利T系列車型於巴黎車展首度發佈亮相,顯著區分於前代的S-Type車型。值得一提的是,T系列車型是首個採用單體橫造結構的賓利車型,以單體殼式車身設計取代了此前的獨立底盤及車身技術。
該車型搭載的6升V8發動機,輸出功率達225馬力,於1959年設計開發而成,最初裝載於賓利S2車型上。當時,這款發動機的推重比達到2.7磅/馬力(約1.2公斤/馬力),當屬全球量產車型發動機推重比之首。儘管這款實力超群的發動機一度被認為過於超前,但也正是其強勁動力、可靠性能和巨大的開發潛力等諸多優勢,讓它在隨後半個世紀成為賓利品牌選用的主力引擎。當這款發動機在2019年退役時,改進版本的輸出功率超出最初版本兩倍,扭矩為原來的三倍,同時排放量降低了99%。
2016年10月,一批賓利汽車學徒開始展開這台識別代碼為001的T系列車型的復原工作。他們首先着手卸除裝飾物、修復白車身,自那時起,這台T系列便踏上了「回歸之旅」。隨後,由於賓利品牌將產品重心放在新的車型產品組合以及電氣化轉型領域,已完成預備流程的T系列修復工作不得已暫停。近期,伴隨品牌對賓利典藏系列的加大投入,這台經典車的修復工作再度啟動。
1958年,賓利開始設計第一款採用單體殼式車身的車型。此前,賓利汽車以獨立底盤的造車技術聞名。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客戶對於汽車有了新的需求,當時的車身交易量也有所下降。賓利客戶期待座駕在保持內部空間感、豪華格調和舒適性的同時,具備更加緊湊的外觀。
1962年,John Blatchley全新設計了鋼鋁材質單體殼式車身,這位設計師此前曾為賓利歐陸R型車設計車身,頗具名望。對比前代S3車型,新的設計改善了乘坐空間,車身長度、高度和寬度卻分別縮減了7英寸、5英寸和3.5英寸,不僅座艙更加寬敞,改進後的行李廂空間也更大,便於客戶裝載更多行李。
隨後,7台搭載新開發 發動機的原型車接受了一系列高強度的車輛測試,其中包括超過10萬英里(約16萬公里)的續航測試。其他設計創新還包括可承載發動機、變速器、懸架、轉向裝置和後橋組件的獨立副車架,配備「Vibrashock 」橡膠副車架安裝座,以隔離道路噪音和降低震動。
T系列車型搭載先進的底盤系統,四輪獨立懸架可根據負載自動調整底盤高度。三重液壓制動系統可為自適應懸架提供壓力,該系統在四個輪轂上均配備盤式制動器。懸架由前部的雙叉臂和螺旋彈簧以及後部的半拖曳臂組成。
賓利T系列車型一度被譽為工程製造領域的創新典範,因為它是第一台不再使用獨立底盤的賓利汽車。不僅如此,這款誕生於1965年、採用單體殼式車身設計的賓利 系列車型憑藉輕量化優勢,最高時速約185公里,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10.9秒,為四門轎車樹立了性能標杆。
第一代賓利T系列車型共計生產了1868台,未稅建議售價為5425英鎊,其中大部分為標準版四門轎車。1966年,T系列車型推出雙門版,並在一年後發佈了敞篷版,產量共計41台。第二代賓利T系列車型(也被稱為T2車型)於1977年問世,持續生產直到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