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是《偶像練習生》的最後一期,那天晚上在朋友圈的高刷屏之下,我也看完了整期。在跟着練習生們回顧了好幾個月的努力,跟着粉絲們興奮狂歡後,《偶像練習生》終於落幕,蔡徐坤以4700多萬票、遙遙領先第二名陳立農兩千多萬票的成績奪冠。
全文2407字,閱讀約需5分鐘
▲出道的9人
蔡徐坤以「甜美」、「娘」、反差等特點,成為受熱捧、熱議的中心。他的濃妝艷抹、漁網式洞洞表演服裝、中性妖艷的舞颱風被追捧者稱為精緻男性的代表。
稍作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無性別意識的審美,如蔡徐坤的「娘」、陳立農的「可愛」,在本次節目中佔主流,不少練習生戴着雙耳環——以前男性一般只戴一隻。他們會向同性友人撒嬌,說甜蜜的話,「我來幫你印個口紅印」,在一起討論畫眼線、濃妝,等等。
節目播出期間,屢屢讓人驚嘆審美男性的另一種姿勢,與幾十年來世界演藝圈的主流何等相左。
中國人的審美起初是偏於趙丹、王心剛的,要濃眉大眼國字臉,五官要正、鼻子要挺,要有氣勢,性別一眼即辨。
這股審美主流多年不變,直到改革開放之初,《追捕》作為第一批引進的海外電影、第一部公映的日本電影在全國掀起追逐硬漢的熱潮,主演高倉健的長相仍然沒有逃脫主流審美,他展現在熒幕上的人物性格,也符合東方人所欣賞的男性。
▲《追捕》里的高倉健
杜丘寡言,講究「少年老成」的東亞人一向把男性話多視為不成熟的弱點,然而寡言又不可以木訥,要有魏晉之風度,比如謝安讀淝水之戰捷報後,半天不說話,過一會兒繼續下棋,客人詢問,回答說:「小兒輩大破賊。」
高倉健一系列硬漢影片,其中都有「默然無言,徐向局」所展現出的悠長韻味,比如《夜叉》里聽完田中裕子的傾訴和請求,高倉健幾無贅言,冷峻的外表下,目光和行動透出豐富、細膩的心理活動,使他與情感淡漠而導致的木訥性格以及無技術含量的面癱表演區別開來。
繼之而起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是歐美電影。
俊美如阿蘭·德龍,號稱法蘭西五百年第一美男子,他最先深入中國觀眾內心的熒幕形象是《佐羅》中的義俠佐羅、《黑鬱金香》里鋤強扶弱的雙胞胎,深受男女影迷喜愛,沿襲了硬漢路線——可以美可以瀟洒、風流,同時必須硬朗。
▲阿蘭·德龍
好萊塢電影進軍中國市場時,硬漢電影如史泰隆《第一滴血》、柯克·道格拉斯《斯巴達克思》曾風靡一時,儘管前者被批評為爛片而後者被奉為經典。
這種審美一直持續到廣電決定每年引進十部大片,施瓦辛格以《真實的謊言》拉響了新一輪進口片狂潮。
這些硬漢大多是兼具女性柔情的成熟人格,史泰隆敘述中流下眼淚,施瓦辛格衛國兼且保家,保護妻子、女兒。當妻子把新生的兒子舉到臨死的奴隸起義領袖面前,我們透過道格拉斯的眼睛看到了希望。
▲柯克·道格拉斯《斯巴達克思》
硬漢之外,阿湯哥、皮特以陰柔之美出現在《夜訪吸血鬼》里,那是男性的陰柔之美,全然不同於當下的「娘」。
兩個人從成名作到代表作都不乏硬漢形象,《壯志凌雲》、《碟中諜》系列、《七宗罪》、《十二羅漢》……等等。再加上文迪賽爾、巨石強森等人,一輪又一輪身價昂貴且耳熟能詳的好萊塢一線明星,沒有一個以「娘」取勝。
▲《夜訪吸血鬼》里的阿湯哥和皮特
「娘」風大約十幾、二十年前從日韓颳起,主要是一些由二十歲左右男生組成的偶像團體,寶島台灣稱這類男生為「花美男」。時光飛逝,大浪淘沙,日韓娛樂圈一線男星里能找出一名刮「娘」風紅出來的嗎?沒有。
木村拓哉不是,小栗旬不是,張東健、元彬、宋仲基……沒有一個娘的。趙寅成曾不謙虛地說過一句:「前輩們也沒有我的長相。」
這位以俊美聞名的「雅痞」,成名作是《卑劣的街頭》,剃了平頭演黑社會的小混混,整天打打殺殺,最後慘死街頭。
男人可以美,但美不等於「娘」。
美如「小李子」李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心之全蝕》里飾演詩人蘭波,同性戀,盛世美顏,但他不娘。
▲任何時候看都是美的讓人驚艷
但在小李子轉身向中年胖大叔的路上奔去時,憑藉《荒野獵人》中粗獷而細膩的硬漢形象摘得奧斯卡桂冠。
▲《荒野獵人》中,曾經的美人在馬屍體里睡覺
這批偶像練習生年紀大多在二十歲上下,一般來說,偶像的受眾是他們的同齡人以及年紀略小一點的,即他們主打的受眾心理年齡應該處於青春期及青春期向青年期進發的年輕人。
節目投放廣告的電商,其消費對象的市場細分直接針對「妹子」——年輕女性。大部分練習生表達情緒、情感時用詞簡單,「厲害」之外,就是「很厲害」了,年輕觀眾也很容易引起共鳴。
這個年紀的觀眾在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下,有着跟風的習慣。一方面他們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渴望與他人分別開來,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同輩群體的認可,流行風吹之下,不甘落於人後。
蔡徐坤的「娘」、陳立農的可愛,不同於電視里日常見到的成人,夠新鮮夠特別。對於未完成性別自我認同的小女生,「娘」的、「可愛」的男生看起來好相處(和她們區別不大嘛),可以一起討論眼線、唇膏,反而多了些和一般男生不能交談的話題。既是男生又能聊女生話題,練習生身兼雙重優勢。
▲可愛的農農
這個年紀的粉絲處於成長、成熟的過程中,她們的喜好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變數極大,說不清什麼時候下一陣風刮來,她們便跟着追去了,或者隨着年齡增長,昨天喜歡的,今天完全沒了興趣。(可參考去年嘻哈的熱度)
主辦單位只和九人團體簽下一年半合同,其實18個月已經是價值利用的極限,普通人談個戀愛也就18個月保鮮期。粉絲們短暫的衝動消費想要變成長久消費,前提是偶像團體不斷成長、發展。
▲一周過去,這個組合的官博還未更新任何內容
從目前偶像市場看,近幾年的「小鮮肉」型偶像李易峰、楊洋、鹿晗轉型上也都遇到困難,注意,他們僅僅是「小鮮肉」,沒有人打着「娘」的招牌招攬觀眾,「娘」的受眾更小眾。
女性偶像方面,當年火爆一時的超女只有少數殺出重圍。成功者如李宇春,當年走中性風,娛樂圈裡打拚這些年,逐漸穿裙子走紅毯,到了《捉妖記2》,扮演的角色儼然已是妖媚女子了。憑藉小眾審美出道,最終與主流審美合流。她的鐵杆粉絲群體也從大、中學生走向職場,成為三十歲以上的資深行業人士。(感慨一句,春春的時尚感和資源是真的很好,可帥可美~)
TFboys出道時年紀小,可以可愛幾年,哪怕一直到二十歲都沒有問題,但這兩年大家已經可以看見三小只在各種技能上的努力和風格上的轉型,哪怕他們有的還沒有成年。
男性二十五歲以上,社會對他們會有責任上的要求,陳立農若干年以後繼續以可愛為賣點便行不通,放眼中外娛樂圈、影視作品,很難找到「三十歲准中年男性以可愛俘獲影迷芳心」的案例,而「娘」的路更難走。
吹捧者稱蔡徐坤為精緻的男性,誤會太大了,應該稱作精緻的「娘」,和精緻的男人之間隔着一條銀河。
精緻的男人,如「臉叔」科林·費斯在《王牌特工》裡衣着打扮上近乎偏執的追求,或者被調侃為網紅的「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伊頓公學的樓長,劍橋大學、皇家戲劇學院優等畢業生,以紳士風度對待粉絲聞名。
▲臉叔和抖森,很精緻了
范丞丞在節目中第一次表演時因緊張兩度忘詞,事後流着淚說:「初中起就知道自己凡事要先比別人快一步才行。」
一句話道盡了明星弟弟的壓力。
然而,假如是一條搭不上主流的小路,快一步乃至快十步有什麼意義呢?
節目結束後,無論是蔡徐坤接演了劇,還是接下來的團體巡演,都會持續有熱度。但熱度總會過的,之後又該何去何從?這群年輕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翠紅 新媒體編輯:吃瓜人
值班編輯 吾彥祖 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