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小吃作為平民美食,種類豐富,各有風味。如果你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吃貨,那街頭小吃一定逃不過你的胃。
今天,小布就給大家介紹咱們浙江美味的街頭小吃,還減什麼肥,造作起來吧!
杭州篇
▲知味觀小籠包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知味觀百年老字號可是名不虛傳。當家點心鮮肉小籠包,皮薄餡大、肉汁鮮美,配一碟醋,咬破一個小口,將湯汁吸入口中,淡淡的醋味穿過麵皮,與內餡融合得恰到好處。
▲蔥包檜兒 || 一副疊起來才好吃
「來杭不吃蔥包檜兒,游遍西湖也枉然。」烤熱的蔥和半根油條一起裹到皮子裡頭,壓得扁扁的,大口咬下,甜味里混着一絲辣意,滿足感油然而生!
▲片兒川 || 老杭州就好這一口
片兒川是一碗風靡杭城百餘年的美味麵條!一份地道片兒川的澆頭主要由倒篤菜、筍片、瘦肉片組成。嗦一口麵條,喝一口熱湯,再來一片筍,簡直回味無窮。
▲建德狀元餅 || 淡淡清香,有媽媽的味道
相傳乾隆年間,建德新葉有個秀才赴京趕考,鄰里鄉親爭先恐後,送吃送衣。秀才懷揣着鄰里鄉親們的期盼和他們親手製作的餅點,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京城,並高中狀元。皇上為其所感,賜名為「狀元餅」。
寧波篇
▲「缸鴨狗」湯圓 || 絕對要嘗嘗的美味
百年老店缸鴨狗可謂是寧波湯圓的鼻祖。這個中華老字號,將湯圓的細膩發揮到了極致,色澤潔白如玉,香甜軟糯,可以說是最地道的寧波湯圓。
▲梁弄大糕 || 可食用的吉祥糕
製作大糕的手工技藝,乃是餘姚梁弄古鎮的獨創,它的歷史至少存在了幾百年。大糕外形方正,雪白的表皮上被印上了可食用的吉祥話,一口咬下,香甜的氣息瞬間盈滿整個口腔。
▲老鼠糖球 || 曾經風靡街頭的小吃
老鼠糖球是小時候露天電影場、廟會旁的街邊美食。其製作猶如把玩一條水蛇,成形後又似一隻老鼠。把它放入冰箱冷凍後拿來慢慢品嘗,入口即化,另有一番風味。
▲烤菜年糕 | 有上千年歷史的年糕
特色的手工年糕上蓋着充分吸收濃郁湯汁的菜葉,軟糯不黏,噴香撲鼻,讓人一口就愛上。
溫州篇
▲敲魚&魚丸 || 鮮美到極致的魚丸湯
海鮮向來是溫州人的心頭好,單是對魚,他們就有無數種吃法。在溫州街頭巷尾隨便找一家小吃店坐下,點一碗熱氣騰騰的魚丸湯或敲魚湯,溫暖包圍全身。
▲燈盞糕 || 香氣瀰漫整個大街小巷
燈盞糕外皮原料為大米與黃豆浸泡後磨成的米漿,油炸時,米漿在沸油中迅速發酵,充氣成球形,到通身金黃時即熟。咬上一口,外皮鬆脆,圓邊酥軟。
▲豬油糕 || 兒時香甜的記憶
豬油糕又名脂油糕,由糯米和白糖製成薄薄的糯米團,放在豬油里煎到外皮稍脆,吃時撒上些白糖,然後用粽子葉包着,入口油而不膩。
▲豬臟粉 ||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老味道
豬臟粉可以說是去溫州必嘗的特色小吃了。豬大腸是從鍋里撈出來現切的,酥爛軟糯,入味又新鮮,豬血鮮滑又爽嫩,粉干細嫩滑膩,尤其熱湯特別鮮美。
湖州篇
▲巴掌月餅 || 好吃得連打巴掌
巴掌月餅,用湖州的話來說,就是好吃得連打巴掌,嘴巴都停不下來。湖州最被熟知的就是老人民布廠的月餅,酥、松、香、脆,一口下去就被驚艷。
▲丁蓮芳千張包子 || 此味只應天上有
很多老湖州人的一天就從一碗熱氣騰騰的千張包子開始的。這包子身着薄如蟬翼的千張,韌勁十足,加上特製的餡料,配上綠豆粉絲,吃起來哧溜溜的。
▲諸老大粽子 || 充溢的滿足感
諸老大粽子最出名的就是細沙甜粽和鮮肉咸粽,這種粽子伏天存放一周不餿,冬季半月不變質。甜粽清香撲鼻,咸粽肉質鮮嫩,一口咬下去,怎一個滿足了得。
▲長興干挑面 || 百吃不厭的面
長興的干挑面,深受南方人的喜愛。這裡幾乎每家早餐店都有賣,不僅價格便宜,那入口的爽滑和嚼勁,讓人百吃不厭。
嘉興篇
▲嘉興粽子 || 大肉粽我能吃倆
嘉興粽,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著稱。把一整塊肥瘦均勻的東坡肉用黃酒、醬油、白糖、蔥姜水腌制,粽子吃出東坡肉拌飯的味道!
▲嘉興醬鴨 || 外酥里嫩的口感
嘉興醬鴨與粽子、南湖菱合稱「嘉興三寶」。它色澤褐紅,咬下去油而不膩,味道極鮮,是吃貨不可錯過的美味!
▲海寧缸肉 || 入口即化
海寧缸肉的美味很難能用文字表達:那種酥爛的口感,肉汁迸發口中的鮮香……要知其味,只有親自品嘗才行。
▲烏鎮姑嫂餅 || 不粗礪的鄉野滋味
姑嫂餅在烏鎮至少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出爐的小酥餅比棋子略大,不膩不寡,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咸,充滿鄉野滋味,但不粗礪。
紹興篇
▲臭豆腐 || 「遠臭近香」的美味
沒嘗過臭豆腐的人生,怎麼能是完整的呢?紹興的臭豆腐,在魯迅的筆下名揚海內外,咬一塊臭豆腐,外焦內脆,閑看古街人來人往,時光彷彿穿越千年。
▲新昌炒年糕 || 加湯版的炒年糕
新昌年糕最大的特色在於「帶湯」,先炒後煮,年糕充分吸收湯汁,久煮不爛,既有米糕的醇香又獨具特色。
▲嵊州小籠包 || 數一數二的小籠包
嵊州小籠包因餡不同分為鮮肉小籠和豆腐小籠,皮薄肉多汁鮮,稍一夾,金黃的油水便流了出來。
▲茴香豆 || 紹興最地道的滋味
到了紹興,不妨去咸亨酒店坐一坐:長條凳、四方桌、藍邊高腳碗,呷一口黃酒,嚼一粒茴香豆……紹興最地道的滋味都在這裡。
金華篇
▲金華酥餅 || 連李白也「聞香下馬」
金華酥餅色澤金黃,香脆可口,咬下一口,唇齒留香。據傳金華酥餅的首創者是「混世魔王」程咬金,到明代時已經聞名於世,民間更有着李白「聞香下馬」的傳說。
▲永康肉麥餅 || 皺成一團的乾菜肉餅
永康肉麥餅雖然外表看起來普通,但一下嘴,餅內的鮮汁就順口流出,乾菜肉香撲鼻而來,引得旁人也饞得不行。
▲東陽烤豆腐 || 「遠親不如近鄰」的由來
《東陽風俗志》里專門說到,東陽烤豆腐最先用於祭祀典禮。而祭祀必用烤豆腐,是取其「靠」音,等到祭祀完畢,便將其饋贈鄰里。也許,這就是「遠親不如近鄰」之由來。
▲浦江一根面 || 300米長的面匯聚成海
浦江縣潘周家村的「一根面」,是金華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一根麵條可以拉上好幾百米不斷,韌性十足,口感超贊。
衢州篇
▲三頭一掌 || 不怕辣你儘管來
魚頭、鴨頭、兔頭和鴨掌是衢州有名的「三頭一掌」。與四川明晃晃的辣不同,這裡的辣是陰柔的,浸入骨髓的那種,來了就不要錯過!
▲龍游包子 || 老電影院的回憶
各地都有風味不同的老字號包子,而在龍游,最有名的當屬老電影院包子。剛出籠的包子,色白面柔,個兒不大,頂上留着喉口,湊近一聞,氤氳的熱氣帶着肉香撲鼻而入。
▲開化汽糕 || 本地人愛吃的「披薩」
汽糕又可稱為焙糕,顧名思義,就是用「汽」蒸出來的糕。它香糯可口,潔白晶瑩,鬆軟有彈性。如果隔餐吃,也可以用油炸一下,金黃黃的,就着稀飯,就是賽神仙的美味了。
▲銅鑼糕 || 糕中美味
作為江山廿八都特色糕點,銅鑼糕已有千年歷史,走在老街上,到處可見。在炸得脆脆的表皮上撒上一層糖桂花,濃郁的桂花香氣,配上清茶,很是解膩。
舟山篇
▲海鮮面 || 天下第一鮮
凡來舟山吃過海鮮面的人都會讚歎:「舟山的海鮮面,真叫天下第一鮮」。這裡的海鮮面以海鮮種類多、材料新鮮著稱。幾十種小海鮮鋪滿案台,食客像點麻辣燙似的愛吃什麼選什麼。
▲糍飯糕 || 童年記憶里的小吃
這是許多人小時候都嘗過的小吃。把蒸熟的糯米飯搓捏成糯米糰子,然後切成一片片薄片,兩面撒點芝麻,入油鍋炸到外脆里嫩,就成了記憶里的糍飯糕。
▲舟山海鮮 | 品嘗最新鮮的海鮮大餐
舟山的美食離不開海鮮,而海鮮一定要吃新鮮的。去各大海鮮排擋走一圈,吹着海風,喝杯小酒,剛剛捕撈上來的魚蝦貝蟹前一分鐘還蹦躂着,瞬間便入了鍋下了肚。
台州篇
▲麻糍 || 滿滿一口嫩糯香甜
台州的麻糍種類很多:烏飯麻糍能驅蚊,雞蛋麻糍下飯吃,臨海炒麻糍更是絕佳的民間小吃。總之軟軟糯糯的口感,吃了絕對會上癮。
▲扁食 || 台州特色擋不住
台州扁食有點像北方的餃子、南方的餛飩,但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比餃子精緻,比餛飩豐滿,形狀略帶扁形,頗像耳朵,很是可愛。
▲食餅筒 || 小吃也能管飽
只要說起食餅筒,台州人的眼睛裏幾乎都泛着光芒。一張麵皮里包羅了各種菜肴,皮薄如蟬翼,各種味道在口中成了大雜燴。
▲臨海海苔餅 || 受追捧的小吃
台州臨海的紫陽古街,名點小吃數不勝數。最贊的就是剛出爐的海苔餅,聞着噴香撲鼻,咬一口酥鬆糯口,帶着海苔的鮮咸,是當地最受追捧的小吃之一。
麗水篇
▲縉雲燒餅 || 這裡的燒餅火遍全國
說到縉雲小吃,縉雲燒餅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表皮鬆脆,內質軟糯,麥香、肉香、芝麻香經高溫燒烤熔成一氣,慢慢咀嚼,最是享受!
▲甌江溪魚 ‖ 讓人慾罷不能的鮮味
甌江貫穿麗水,江里的野生溪魚,肉質鮮嫩,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原材料。麗水蓮都大港頭鎮的溪魚,現捕現做,用農家做法簡單的一烹制,舌頭都要鮮掉啦!
▲黃米粿 || 唇齒留香有嚼頭
黃米粿不是水果,是米做的,和年糕類似。年糕沒什麼彈性,但黃粿十分有嚼頭,一口咬下唇齒留香,這滿足感是其他美食不能代替的。
▲豆腐泥 || 嘗一下特有的清爽
豆腐泥是雲和、景寧一帶山區獨有的特產,味道清純鮮美、爽然適口。豆腐泥原料是用自家種的黃豆磨成的,要是用新拔的嫩豆磨成豆腐泥,口味會更勝一籌。
這些超贊的街頭美食,你最喜歡哪一款?來留言告訴小布吧~
來源:浙江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