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2022年10月05日04:38:07 熱門 1291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文·段宏剛

從沒有一個動物能像馬這樣討人歡喜,它把那些美好的精神品質演繹得令人心醉神迷。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詩人、畫家和哲學家,都對馬錶現出了愛屋及烏的情懷,通過謳歌馬的風采,把個人的人生況味,上升到抒發家國情懷的境界,強烈釋放了藝術的教化功能。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在南北朝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心中,馬兒是最好不過的代步工具,可以把自己更快地運送到前線殺敵報國。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在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意識里,馬兒是敵人的鐵蹄,阻擋它們就是阻擋敵人的殘忍。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徐悲鴻《奔馬》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在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心中,馬兒雖然是非常重要的個人資產,但它比起自己的歡樂和自由,是可以拋棄的。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思想里,馬兒雖然可愛可敬,但騎在惡人胯下的馬兒卻是可憐的犧牲品。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在中唐著名詩人孟郊眼裡,得得的馬蹄聲是傳達自己歡快心情的音律。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在宋代大詞人辛棄疾心中,馬兒是陪伴自己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好戰友。

經過數千年各位騷客對馬兒精神品質的挖掘,馬兒逐漸成為民族精神里最重要、最有力的擔當和象徵。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駿馬奔馳

流線型的外形,矯健的身姿,堅韌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忠心耿耿的品質,自強不息的生命力……

從外在形象到內在素養,馬兒充滿了正能量,面對這樣的尤物,人見人愛,尤其深得文人士大夫的鐘愛。

在和平年代,馬兒是人們的好幫手好朋友,在戰爭年代,馬兒搖身變為英雄的左膀右臂。

通過馬,文人士大夫似乎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有瀟洒放達和自由不羈的個性,有頑強不屈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有神采奕奕和卓爾不群的氣質。

當馬兒的高貴精神跨越千年的漫漫長路,奔馳到20世紀30年代,遇見繪畫大師徐悲鴻(1895年——1953年)後,兩者合力為人們演繹了一場關乎龍馬精神的文化抗戰史。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徐悲鴻《三奔馬圖》

1919年3月,乘着「新文化運動」的東風,24歲的徐悲鴻看到中國畫從清代中後期開始,就陷入了師古不化的惡習,如若不能及時矯正,將會一代不如一代,傷害到國畫的品質。

於是,他當機立斷,決定不遠萬里來到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地,學習正宗的西畫技藝和藝術理念,以此來探索出改善中國畫的路子。

經過近3000個日日夜夜的苦心孤詣,至1927年秋季,32歲的徐悲鴻終於功成名就,回到上海、南京一帶,展開了他對國畫的改造夢。

然而,他還沒有把「中西合璧」的藝術想法完全釋放出來時,日寇已經在我國東北蠢蠢欲動,做各種小動作。尤其在1931年9月18日和1932年1月28日短短4個多月時間,日寇相繼在瀋陽和上海製造了兩起震驚中外的事件,把這種狼子野心從暗地推向了明處,拉開了蛇吞象的架勢。從此,華夏大地不再安寧。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徐悲鴻《八駿圖》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危難時刻,軍人扛起槍雄赳赳氣昂昂地奔赴戰場,用武器跟敵人針鋒相對。

而像徐悲鴻這樣的藝術家,則掀起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文化抗戰」。他們包括作家、詩人、畫家、作曲家,等等,以手中的筆寫出一行行詩句、一幅幅繪畫、一串串音符,從精神上鼓勵全體軍民眾志成城,抗戰到底。藝術家的所作所為,同樣為抗戰貢獻了洪荒之力。

從1930年起,徐悲鴻開始刻意選取那些能表現民族精氣神的歷史故事,並把這些歷史故事以繪畫形式創作出來,用繪畫的寓意對軍民加油助威。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徐悲鴻《田橫五百壯士》

在這一年春天,他創作了油畫《田橫五百壯士》,畫面描繪了田橫受漢高祖劉邦招安去洛陽,田橫明白此行兇多吉少,不得不跟手下500名出生入死的戰友告別,那是「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決絕,縱然前方有刀山火海,也對其視而不見。通過這幅畫,徐悲鴻旨在表達英雄人物身上所具備的寧死不屈的精神,給戰場上的勇士提升士氣。

1931夏天,徐悲鴻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相馬名家九方皋為秦穆公挑選良馬的故事,歷時3個多月,創作完成大作《九方皋》。此畫中,刻畫了四匹駿馬和四個人物,尤其畫面中央那匹被馬夫牽着的黑駿馬,看到九方皋即將挑選它,口中發出嘶鳴,兩隻蹄子抬起來,試圖從馬夫手中掙脫韁繩,既充滿動感,又表現出一絲桀驁不馴的氣質,形神兼備,把馬的性格和神態都刻畫得相當精準。

黑駿馬將要被九方皋領走,離開主人投奔到另一個新主人門下,此時此刻,它對老主人戀戀不捨,唯有用刁難馬夫的肢體語言,來體現它對主人忠誠不二、不離不棄的精神品質。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徐悲鴻《九方皋》

更由於徐悲鴻在歐洲深造時,打下了深厚的素描功底,在刻畫黑駿馬時,他不但把馬的外在造型刻畫得活靈活現,而且把黑駿馬的內在的骨骼和肌肉,通過高超的筆墨技巧,也給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因此,這樣的作品,在任何人眼裡,都是妙品。

當這幅畫在當年秋天展覽時,獲得了所有觀賞者的認可和讚揚。沒想到第一次用國畫畫馬,就取得成功,這無疑給徐悲鴻帶來極大信心。

緊接着,日寇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把戰火從東北引燃到長城以南,民族命運頓時陷入危難時刻。

「人不可以有傲氣,但不可以沒有傲骨」,這是徐悲鴻的口頭禪。面對列強的踐踏,山河破碎,對徐悲鴻這樣的仁人志士來說,雖不能踏上戰場跟敵人正面交鋒,但他完全可以像啦啦隊之於運動員那樣,在後方從精神上給英雄們吶喊助威。當所有人的精神凝聚成一座雄偉長城,還怕豺狼虎豹的侵犯嗎?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徐悲鴻《負傷之獅》

此時,為了家國情懷,徐悲鴻把自己的全部熱情融入到藝術創作中,融入到馬這個繪畫對象中,馬在他筆下,儼然成為一個精神象徵,英姿颯爽,充滿激情活力,面對任何羈絆都能信馬由韁,敢於衝出桎梏,自由自在地奔馳在原野,迸發出積極向上的力量,引領着人們追逐自由和光明。

「哀鳴思戰鬥,回立向蒼蒼」。

「秋風萬里頻回首,認識當年舊戰場」。

「百載沉菏終自起,首之瞻處即光明」。

這些詩句都是徐悲鴻創作完馬畫後的落款,強烈展現了他的決心和信仰。

徐悲鴻愛畫馬,是因為他懂得用龍馬精神為「文化抗戰」貢獻力量 - 天天要聞

徐悲鴻《柳馬圖》

事實上,徐悲鴻不僅僅從精神鼓勵全體軍民,他還從物質上給軍民很大支持。從1938年起,他四處奔走相告,先後踏入印度、東南亞、歐洲等許多地區,一邊講學、演說,揭露日寇的暴行,一邊通過舉辦展覽和賣畫,來籌集資金捐獻給前線,完全盡到了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擔當。

從1931年到抗戰結束這14餘年,徐悲鴻整整創作了1000餘幅以馬作為題材的作品,平均每年要創作將近100幅,包括國畫、油畫和素描,其中,90%以上變賣後,把款項捐出,實實在在為抗戰勝利盡了一份力量。

正是這樣高強度的創作,嚴重損害了他的身體健康,最終積勞成疾,讓他在1953年9月,僅僅58歲就撒手人寰,為後人留下了說不完的「龍馬精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