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8日,金鷹杯第四屆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南京晨報赴台交流團走進新北市南山中學。在該校二樓階梯教室,南京小團員們和來自上海、台灣等賽區的小夥伴們,一起聆聽了台灣人氣暢銷作家東燁和勵志超級馬拉松冒險家、作家林義傑老師帶來的兩場寫作專題講座。
寫作文原來是
這麼一種玩耍的方式
當天上午9點半,大師講座在聯合報教育事業部教學與教材中心負責人王譽超的主持下開場, 東燁老師年輕帥氣,生動活潑的語言,贏得孩子們陣陣掌聲。
東燁,2003年以筆名「穹風」發表第一本作品《大度山之戀》。他用16年時間寫了40餘本書。
昨天上午,東燁老師用自己小說故事人物做引子,娓娓道來,點出這堂課的主題:那就是超能力啊!其實,東燁老師說的超能力就是一種寫作的想像力。
東燁老師說,兒童文學之所以有趣,吸引讀者,其中關鍵的元素之一就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從而以虛幻或荒誕的超現實手法表達現實的主題。他現場發給孩子們每人一張白紙,讓他們畫「井」字,隨意在中間寫一個字,然後在周邊填寫因這個字而想到的字,完成後再任選周邊的一個字,放到另一個「井」字中心,再去聯想填空。短短5分鐘時間,大多數小朋友都填滿了3個「井」,包括南京莫愁新寓小學三(5)班的蔣帥、天正小學五(5)班的周俊涵、南外青奧村小學三(1)班的劉保逸在內的十多名小朋友甚至填滿了5個「井」。那些由他們聯想出來的字,東燁老師認為都是正確的。「大家填寫的都是對的,因為這個試題本來就沒有邏輯和固定的答案。」
課堂上,南京晨報交流團的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並且很快給晨報記者發來了感想——
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六(1)班 高子騰:
感覺超能力注滿全身
什麼是超能力?超能力或許是當你遇到困難,自身就會產生一種能量,也或許是在你一籌莫展時,大腦里閃過的一個念頭……而今天,通過講座,我才知道了真真正正的「超能力」。
演講者——東燁說:「我寫作只是因為很好玩!」寫作,就是非現實地奇思妙想,然而創意,更是沒有標準答案。他也說過,「如果我是自己的主角,被閃電擊中後,有千萬種可能。」
不需要大師,只需要朋友,令我感受深刻,因為這次演講,東燁並沒有教我們寫作方法,而是寫作的思路,從而讓我們明白了創作的思維:自己是自己的導演,要能編、能演、能導也需要換位思考。
通過這次聆聽,我們茅塞頓開,感覺超能力注滿全身,由此發出感慨:「這真是超能力啊!」
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二(5)班 趙君言:
超能力?我有一個問題!
我們來到教室,只見一位老師站上台,他自我介紹說自己叫東燁。東老師說我們寫作文不是任務,是為了給生活添加色彩。
我覺得東老師說得太對了!你想想,沒有故事,我們會掉一塊肉嗎?會缺一口水嗎?寫作不會長出莊稼,但是寫作會給世界增添一點色彩。所以寫作文是一種玩耍的方式,我寫作文就是在和讀我作文的人說故事。
下課後,我立馬舉手提問:「東老師,聽了這麼久,題目是超能力,我怎麼感覺你沒有說清楚什麼是超能力呢?為什麼一直在講想像力?」
老師說:「因為想像力也是一種超能力啊!」我一下子明白了。
察哈爾路小學六(1)班 楊鈺萍:
原來文字是有「溫度」的
上午第一場的講座,在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什麼是寫作最重要的地方。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文字是有「溫度」的,比如蘇軾悼念亡妻時所寫的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正因為這首詩中飽含了蘇軾的深情與悲傷,才讀起來讓人如此動容,被文中的情緒所感染。但若是文章中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只會讓人感覺虛假,所以一篇有溫度的文章比一篇冷冰冰的文章更能深入人心。
當我們擁有了豐富的想像力,學會從一樣東西聯想到另一樣東西,還有有意思的角色設定,那麼不僅自己會喜歡上寫作,文章也能大添文采。
這些是我們在平時學校的課堂上學不到的,相信經過了這次的名師講堂,大家都會在寫作方面更進一步。
冒險家帶來勵志故事
當天下午,在中午短暫休息後,金鷹杯第四屆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南京晨報赴台交流團,繼續和各地獲獎選手一同聽課。下午給孩子們開講的是知名超級馬拉松冒險家林義傑,他結合自己的經歷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十分勵志的演講。
在這次的大師講座「新世界新極限」中,林義傑老師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堅持向自己的夢想邁進,帶着「創新、意志力、初衷」三個重要元素。來自南京晨報交流團的小團員互動踴躍,氣氛十分熱烈。
南京晨報/愛南京特派記者
常芬 李燦倫 劉彩雲 攝影報道